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二章 电影分级制度 (第1/3页)
5000字大更,求订阅,求收藏,求红包,求捧场。 各位兄弟有兴趣的可以加我的微信号:sechao001,请注明是读者。 —————————————————————————————————————— 中-南海 早已过了下班时间,但邓老依然在办公室里批阅文件,丝毫没有要下班的意思,对此他的秘书早习惯了。 也没有刻意提醒。 “叩叩叩。” “请进。” 随着话音落下,办公室门被推开,一个戴眼镜的老人走了进来,邓老批阅完手上的文件,抬起头, 看到来人,顿时笑道: “是小鹏啊,坐。” 邓老起身朝沙发示意了下,虽然来人算是他的后辈,但毕竟已位居总理之职,于情于理他都不能倚老卖老。 “我就老首长还没下班。” “呵呵,还有几份文件,批完就回去了。” “今天一个退休的老战友刚给我送来了一些福建的大红袍,这可是好东西。你坐,我泡给你尝尝。” “武夷大红袍,我可是久闻大名。” “呵呵,确实是稀罕东西。” 邓老边折腾茶具,边微笑的说:“听说这大红袍最正宗的都出自于一颗长在悬崖峭壁上的母树。” “每年这颗母树最多也就出产几斤茶叶。” “其他的子树谁也不错。” “但就是少了一点韵味……来,尝尝。”说着,邓老已把茶泡好了,端起一杯放在了总-理面前。 总-理连忙端起品了一口。 “果然是茶中极品。” 邓老也美美的品了一杯茶,之后才开口问道:“说吧,什么事,你这个时间来找我肯定有什么事。” “果然瞒不过老首长。” “这是港-澳办那边刚送过来的。” 邓老接过总-理递过来的文件,翻开看了下,见挺长的,就又重新盖上了:“你先给我讲讲。” “这段时间港-澳办一直再跟卫雄沟通。” “已经确定3月20日卫雄到北-京做私人访问,这是卫雄的秘书处刚刚传过来的,主要内容有两点。” “首先,卫弘道林丽雪慈善基金会将施行‘希望工程’计划。” “按照该计划,未来5至10年内,慈善基金会将会在内地经济落后的地方,捐建1000所希望小学。” “其次,卫雄个人向我们政府提供1亿美金的无偿经济援助。” “哦,都是好事啊。” “这应该是他在向我们示好,看来他的政治立场不见得就偏向英国,此次他来北京,我们要多观察。” “希望工程?这个名字起的好。” “孩子就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啊,好名字好名字。”听了总-理简要概述,邓老高兴得连连点头。 “确实都是好事,可是……” “可是什么?” “卫雄有前提条件。” “前提条件?”邓老眉头不禁微微一皱。 “没错,按照卫雄的意思,希望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地方政府大力配合,但不得插手财务。” 卫雄的这个要求,所针对的东西再明显不过了。 邓老陷入了沉思,过了好一会,才长叹了口气,说道:“看来卫雄对我们的一些制度很有意见啊。” 总-理也摇头叹息。 他何尝不知道中国官场,底下的官员是什么样子。 若是让地方政府插手捐款。 估计100万的捐款,最后能有20万用在‘希望工程’上就不错了,可要是不让地方政府插手, 同样问题不小, 最大的问题就是有些地方政府会消极怠工。 “你说这个该如何回复?答应嘛,到时候肯定问题不少,不答应嘛,又显得我们心虚没底气。” “而且之前也没有过类似的先例。” “确实有点棘手。” 邓老一时间也束手无策,说到底还是中国官场的一些弊端,这些弊端他们都知道,可知道归知道, 想改变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像中国这么大的国家,自古以来任何改革都是小心翼翼的。否则,轻则国家动荡,重则改朝换代。 何况目前最重要的是经济发展。 其他的都要先放在一边。 “这个问题容我再想想,你也想想,最好是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说着,邓老又品了一口茶。 “对了,怎么是港澳办直接跟卫雄联系?” “这件事我正想跟你说” “根据赵军同志汇报的情况,卫雄对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许建屯同志有些意见。” “许建屯同志几次约见卫雄都被拒绝了,后来才由港澳-办亲自联系。” “另外,根据国安部的调查。” “之前中央拨给香港分社用于组建公司,增加与香港商界联系的1亿美元,如今已经亏损得差不多了。” “而且许建屯同志在香港的生活作风也很有问题。” “不仅国安部调查如此,香港分社也有很多同志反应了类似的问题,我担心再这样下去,问题会更严重。” 所谓更严重是什么,邓老很清楚。 眉头立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