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4章 我不愿意低头 (第2/2页)
公交卡。 主要采用索尼的Felica技术支持,和国内的第三方支付并不相同。 所以收购一说,无从谈起。 第二种形式,那便是合作。 找一家当地的大集团进行合作,共同持股,一起开发市场,这便是简洁快捷的方式。 没有当地的企业支持,外来企业想站稳脚跟,难度太高。 雅虎当初为了在日本发展,甚至让出了控股权。 而远方虽然不至于让出控股权,可这次的分公司,软银也出资持有了30%的股份。 这些消息,远方并未对外公开。 很多时候,有些消息公开,只能换来无意义的质疑。 对于远方包括其他华夏企业而言,能对外开拓市场,被当地企业持股,这其实是好事。 可对于普通人而言,可能会受到其他的影响,最终导致的结果却是不太好。 远方在国内大多数时候都是独资控股,这次刚进入国外市场,就被外资持股30%,尤其还是华夏人极为痛恨的日本企业。 正式对外公布消息,可能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基于此,远方并未对外公开消息。 …… 打开了日本市场,对于远方而言,意义还是很重大的。 这也是远方零售、远方金融首次打开国外市场,第一次正式进军国际。 而这个方案,并不是李东去做的,而是袁成道带人去谈的。 一开始,袁成道都有些心惊胆战,他觉得最后获得李东通过的概率很小。 毕竟耗资38亿美元,拿下了雅虎日本10%的股份,实际利益看起来并不是太大。 而远方金融,李东一直又看的很重,第一次出国就被人占据了30%的股份,李东可以接受这份协议吗? 也许在李东看来,那38亿美元,更多的还是买路钱。 这对于骄傲的李东来说,不亚于被人胁迫了。 可最终,当袁成道上报这个方案的时候,李东却是答应的很痛快。 直到双方协议正式签订,袁成道都觉得有些恍惚,这次的李东,实在是太痛快了。 办公室中。
袁成道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李东有些好笑道:“协议都签订了,还想什么呢? 很正常的事,出了国,咱们就是弱势者。 这时候,我们得尽快打开市场,趁早占据市场才是最重要的。 要不然,现在磨蹭,到后期,我们想进入都没机会了。 反正只是国外的分部,不进场,咱们什么都没,进场了,那就是赚的。 你们还真以为我食古不化? 找一家当地有实力的企业合作,借助对方的人脉和资源为我们打开市场,这是很多企业渴求都渴求不来的好事。 当然,协议是你代表远方签订的。 这些事,以后也由你们来主导。 以后消息曝光了,那也是你们的事,和我无关。 总之,有责任,你们背着,有骂名,你们背着,这也是你们的义务。 如今国内市场被我开发的差不多了,远方想寻求发展,只能从国际入手。 适当的妥协这是必然的事,我受不了这个气,所以我现在很少插手这些,真要让我去谈,最终谈崩的可能性很大。 这可能也是我现在不太上心的原因之一,我强势习惯了,一直高昂着脑袋。 现在让我去低头,我觉得我很难做到。 你们就没这些顾虑了,所以你们可以妥协,可以让步,而我不能,也不希望如此。” 这也是李东的真实想法,远方现在虽然名气不小,可进入国际市场,光有这点名气还不足够。 低头,妥协,让步,这些几乎都是必然的事。 换成几年前,李东愿意低头,愿意妥协。 可到了这一步,他不愿意了。 习惯了一直抬头,忽然让他低头,他不适应,也不会去做。 哪怕明知道,低头会让远方发展的更顺利。 所以,当国内市场被开拓的差不多的时候,国际开拓业务,李东就没怎么考虑自己去做。 袁成道微微点头,深吸一口气道:“您说的没错,我们可以低头,可以让步,您不能。” 不仅仅在于李东,更在于如今李东能代表大半个华夏商界。 职业经理人为了利益选择妥协让步,那是正常的。 可李东不单纯的是个商人,是个企业家。 到了李东这一步,他代表的也不仅仅是远方,他更是一种精神象征。 所以李东才说,他不会低头。 哪怕是掩耳盗铃,他也会保持他该有的尊严。 李东见状笑道:“你明白就好,现在既然已经迈入了国际扩张步伐,那我很快就要卸任董事局主席的位置。 当然,挂个名誉董事局主席还是要有的。 以后的对外扩张主张,也都是你们的决议,而不是我的。” 李东既然不想低头,或者说不愿意承认这一切是他的意思,那退出远方的决议体系,就是必要的。 虽然在企业家看来,这无伤大雅,甚至还是很多人想要获得的机会。 可普通人不见得会这么看,而李东,也希望他能一直保持自己的神话和强势。 大不了,到时候站出来拨乱反正,起码有个缓冲的机会。 袁成道听懂的李东的意思,不过他也不是太在意,他们和李东不一样,李东考虑的那些事,他们倒是没必要去考虑。 而且说到这个地步,说明李东离开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袁成道继续道:“那接下来,国际扩张部分,可能更多的还是采取合作模式,您觉得呢?” 李东笑道:“你们自己做决定就好,觉得可行,那就按照你们的方案来。 能在国外抢一些市场,赚取一些利益,在我看来都是额外赚的。 毕竟是人家的地盘,我们能抢口rou吃就不错了。” 这也是李东的真实想法,国内再怎么闹腾,关起门来都是一家人,地盘给谁都一样。 可到了外面,你就是外来户,强大如微软、谷歌这些企业,到了华夏,不也得装孙子。 国外在华夏能做大的企业,选择合资的居多。 单纯的外资,想扎根可以,想做大做强,难度就大了。 袁成道他们选择了相对简单的道路,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远方起步的晚,想吃独食难度也极大。 选择合作,这也成了远方未来在国际上发展的必要之路。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