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三三章声名鹊起 (第1/2页)
133 白芷并不知道汾阳的医术大家,然而赵fèng麟却皱了皱眉头。【】 汾阳,除了一个灭门的刘家,只剩下一个阮家,也曾做过一点儿医药生意。 这个阮家,倒是和凌家谷有些来往。 如果说汾阳的这种黑色轻粉被大夏的人给弄到手了,这说明什么? 说明汾阳里也出了jianian细。 因为大梁和西夏敌对着,所以有些关键的药品,都是管控的。 西夏的医药并不如大梁,就连民间医术,都落后大梁一截。赵fèng麟心里动了动。 这说明,凌家谷,并不满足于一个大梁。 当然了,这都需要后续的查探。 现在白芷并不打算轻易放走完颜宇直。 不过,现在并不是好时候。 赵fèng麟知道白芷的心结:“放心,不会让他逍遥自在的。” 这话若是从前的赵fèng麟,只怕是不会轻易出口的。 然而因为站在白芷的身旁,见到她的神情似乎有短暂的落寞,脱口而出。 白芷难得地回了个笑脸给赵fèng麟。 虽然只是个程式化的微笑,赵fèng麟看的也有些呆了。 夕阳西下,一层金光洒在她的脸上,给她蒙上了一层金色面纱,笑容虽然并不带多少真心,到底是格外地吸引人。 === 完颜宇直带来的风波是暂时停了。 这些水军,也都在青蒿素的注射液治疗下,大部分都痊愈了。 张营医也是叹为观止,没想到白芷竟然真的能够将这些人全部治愈,这可是疟疾啊,疟疾。 检校病儿所不过是初初草创,唯一医术高明的是张营医,他终于意识到,白芷所说的改变这个时代的医术,是什么意思了。 如果她有这样的神器在手,不是所有的瘟疫都能治好么? 这种神器,威力该有多大,他在这一次的水军风波里也是体会到了。 等到他回到朝廷中,面对太医院的垂询,他也只能回答说不清楚,不明白。 他带回了一个白芷制作的吊瓶,只不过那已经空了。 太医院所有人都拿着这个东西左右传递着看来看去,都想不通,这是什么东西。 但是这消息却传了出去。 在宝芝堂的凌三也听说了这个消息,白芷用一种奇怪的竹器,针头插进了人体,就能治好已经产生抗药性的疟疾? 这不可能。 凌三的当务之急,就是让白芷没有立足之地。 这让他再次方寸乱了,上次的刊印风波,白芷却用凌一名早年医案中的谬误来反击,这一次又拿出了实打实的干货。 这可是平瘟疫的大功劳。 如果在这个关键时刻不打击她,如何能够将白芷压下? 凌三冷哼一声,不可能,必然要在她腾飞之际阻止她。 知道这个消息的,还有毕方的秦大夫。 他们这个组织本来就是研究人体,听到白芷将药水输入人体的静脉,就能治好瘟疫和其他的病,这瘟疫还是大规模的疟疾,这,这岂不是正对他的胃口。 甚至他还花费重金,偷偷从那些参与大规模治疗的游方郎中那里,运了一个竹子吊瓶出来。 若说识货,没有人比他更加识货,哪怕是张天师,到底还是在这方面逊色了一筹。 张天师只不过早年剖过几具人体,但,毕方可是一直在进行着活动,对于人体的认知,也是有着更深刻的认识。 这个竹子吊瓶,利用了中空的软管,和前面的针头,肯定是运送到血管中去的。 血管里,难道真的能用药? 这到底是为甚么? 他迫不及待想要找到白芷,和她面对面地谈一谈。 但是白芷的医馆,如今正门庭若市。 疟疾无声无息席卷了一个水师营,白芷又破天荒第一次打出了玲珑医馆的广告。 “玲珑医馆,首推出经脉注射治疗法,大小病,皆可医治,其中,风寒,咳嗽,痨病,疟疾,狐惑,更为有效。” 这个广告一出,可谓是全京城轰动。 所谓的广告,自然就是那种传单,也有一些童谣,四处传唱的那种。 虽然玲珑医馆也一向也有点儿名气,但那到底也不过是医术稍微高明一些罢了,但这广告里玲珑医馆,口气却这样的大,其中疟疾,痨病,狐惑,更是中医难起沉疴的几种难症。 在这个当口,却无人怀疑。 因为,正是这个时候,庄妃替她打通了关节,张天师的两卷医书,全部刊行了出来。 这两卷医书,又在杏坛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其中一卷书写了白芷的医案,另外一卷书中,则是介绍的白芷新观点。 温病论疏。 这一卷才是真正的温病论疏,之前被凌三篡改过的温病论疏,将其改的面目全非,但是在张天师出的这两卷医书中,这一卷温病论疏,却没有这么浅薄,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在解释病理的时候,并没有出现什么致命的错误。甚至还附上了好几例医案。 用来证明。 温病这一个概念,本来就没有人提出来过。 这两卷医书,一旦刊行,立刻就被广为刊印,所有的杏林世家,几乎都是人手一本。 毕竟是张天师晚年之作。 说起来,张天师是很久没有为后辈背书过了,更别说对方是个女医了。 凌家谷。 两卷藏蓝色封皮纸包好的医书被狠狠丢到了桌子上,此人正是凌家谷除开凌家老祖外,排行第二的凌天放。 他正是凌七的父亲。 凌天放早就翻看了这两本医书,尤其是看到温病论疏的时候,更是气得把书丢到了桌子上,大骂:“大放厥词。” 本来是不想去京城触动伤心事的,但是上次老祖的早年谬误都被她指了出来,再加上凌三这个没用的家伙,竟然连一个区区白芷都搞不定。 他将医书丢在了桌上之后,正好凌家老祖的药童来问他要最近发行的医书。 他想了想,也就将除开张天师的这两卷医书,交给了药童。 老祖常有读医书的习惯,这些糟心事,他自然不会让他知道。 皇宫。 有个姑姑也翻看着这两本医书,不敢作声,却又听到太后从帘子后问了一句:“你作何感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