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部 非凡业绩 第二十六章 卧虎藏龙 (第2/3页)
段装置的平行度、中心直线度,如何调正检测钢卷两侧线速度的一致性,以及电热偶加热器的温度与速度之间关系等重要的细节。 严晓光在一旁对夏立新和手下员工说道:“知道赵总为什么这么熟悉吗?这套流水线的总设计师就是他。” 其他人一下子明白了,怪不得严总这么着急地要赵宏来现场指导安装调试。 午饭时,应严晓光之邀,大家前往夏家港村的饭店。 周边几个村落拆迁后,夏家港村宅基地变得金贵起来,周围已有开发商建了十几幢五层商品房作为拆迁安置房,其他的还在建设中,而各村的渔船基本集中到了夏家港村的渔船码头,另外的码头政府征用后被改扩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五十万吨级的散货码头。 夏家港村位于太平山的西侧,山脚下仅有的几块平地,都建有蔬菜大棚,周围河道里被渔网分隔成一段一段,承包给村民养殖; 山上原有的梯田早就改种了果树;山背后保留着原来的竹林。初秋,中午的阳光直射山林和山下的民房,暖意nongnong。 大家步行进入,空气中传来了阵阵菜肴和米饭的香味,让人食欲大增。 有陌生人进村,几条土狗从人家钻出来,在远处冲着来人大声吠叫,前面引路的夏立新呵斥几声,又夹着尾巴溜进家门。 经过夏家祠堂,有位老者坐在门口的树荫下看报,夏立新连忙上前叫爷爷问好,并将赵宏等人介绍给老人家。 赵宏发现,老者六十多岁的外貌,脸色红润,精神饱满,而且有着化境巅峰的功力,与他师傅姚天权一样。 握着老者有力的手,问好道:“夏老好,晚年得福,有夏总接班,一定很欣慰。” 赵宏从夏立新33岁推断,这位老者绝对不止六十多,尊称一声夏老那是应该的。 “你也好,小小年纪文武全才,做了很多大事,立新要向你多请教才是。”老者拍拍赵宏的手背,赞道。 “夏老,借花献佛,我们一起喝一杯吧。” “好啊,立新,去家里拿好酒来。” 南江市周边的农村,都有种糯稻酿米酒的习俗,像赵丁乡种的血糯,酿的是血糯酒,考究一点会添加红枣,这酒甜度高,到了来年春季就会变酸,所以都是当年酿当年喝; 而夏家港村这一带酿的是双套酒,就是新酿的糯米酒与市场上购买的高度白酒混合,为了增加酒精度,加快糖分的分解,便于保存;而老者说的好酒,一定在勾兑时还泡进了珍贵药材。 果然,大家在小饭店坐下后,夏立新从家里抱来一只五升装的广口玻璃瓶,酒里面泡着一支完好的野山参,估计有几十年的年份。 每人倒了一小杯,饭店里顿时酒香扑鼻,如果细闻,中间还夹杂着丝丝药香。 不一会,厨师将白切鸡、羊肚、腰果等冷菜端上,而热菜以江鲜为主,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小地方的小饭店也有美味佳肴。 其他人喝完后,夏老劝他们喝其他酒,如果多喝了,估计要流鼻血,而赵宏倒了第二杯后也说下午还有工作,不能多喝,也就罢了。 不是不能喝,也不是觉得药酒珍贵,而是像赵宏这样的武者没有受过任何伤病,也没有在练武时留下暗伤,不需要这么滋补。 “小赵你是赵丁乡的,赵希文是我老友。看你的样子,武学一定不凡。”感情夏老也没看出赵宏的修为,关键是赵宏的精神力太强,很好地隐藏了自己。 “是吗?夏老,希文爷爷从未提到过您。我小时候学家传的武学才练了不到一个月,后来另外拜师的,与您老差不多。” 赵希文在赵氏一族中与赵忠勇、赵忠义等同辈,一直负责教导家族孩子练武,现在不像以前旧社会,逼着孩子练,如果孩子有兴趣、有毅力,那就多指导一点。 “现在的孩子不肯吃苦了,要么逼着苦读书,大了一心想着赚钱,我有立新接班,夏家也算后继有人。”夏老也没觉得惊讶,有些感叹地说道。 “其实他们都不会懂得练武之人身强体健的好处,大多数人的思维还停留在练武之人没什么前途的感念。” 赵宏侧身对严晓光说道:“严总,如果夏总不是合伙人而是一位保镖,你认为多少价钱才能请得起?” “一年十万二十万总可以吧。”被赵宏一问,严晓光无形中抬高了身价。 “严总,你那样的价钱,只能请到像孟大哥这样的身手,像夏总这样,一百个孟大哥绑在一起都不够,怎么孟大哥不信?练武到了一定境界,就算你有枪也没用。”赵宏的说法,除了夏老和夏立新外,其他都都面面相觑,难以置信。 “刀枪不入?赵总,太难令人信服了。”严晓光的说法,正是其他人的想法。 “谁这么傻啊,练武之人身手灵敏,一定要去硬抗?” “赵总说的有道理,其实关键是练到那样境界的人很少很少,不过练武第一要点是为了强身健体,我想赵总肯定没进过医院。”夏立新也出来证实赵宏的说法,而事实上,赵宏母亲生下他从医院出来,还真没进过,也从来没吃过药。 “好了,先吃饭,等会到祠堂后面坐坐,让你们见识一下。”夏老突然来了兴趣,也当作饭后休闲吧:“小赵,你父辈也练武?” “我爸那是三脚猫,对付一般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