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非凡业绩 第七十七章 合作 (第2/2页)
超市的卸货场,蜷缩在驾驶室内打盹。 天色蒙蒙亮的时候,寒意逼人,李大海到早点摊上买了十几卷蒸饭卷和十几桶豆花,司机和押运香甜地吃过早餐。 熬到七点多给市场调查员打了电话,说是送货过来了。 七点半,仓库工作人员上班后过来对他说,市场调研员李龙已经与他联系过了,货物需要抽样检验,合格后才能卸车。 不一会,两名身穿白大褂的年轻人过来,随机在车上挑选了十颗大白菜和十个大蒜头,用刀子在大白菜的根部挖出一块,大蒜头也只剥开取了两瓣,然后说让李大海等一个小时。 李大海给仓库工作人员散了几支烟,问道:“大兄弟,你们的超市收货怎么与别的超市不一样?” “李老板,我问你,你这大白菜一车统货如果运到姑苏,能卖多少钱一斤?” “我们当地也就两三分,运到你们江南地区一般是六七分一斤。” “李老板,我们超市是按质论价,质量好,价格给的高,质量差,白送都不要,你到前面去看看,不好的东西要上榜公布的,名气一下子就臭了,以后别想在南江这片卖出去; 如果质量被评为特优,告诉你,那你可就发了,不仅价格高,而且还张榜公布向市民推荐。” 听了工作人员这么一说,李大海关照了一声,跑到前面去看看。 好家伙,人流如潮,全是来购物的顾客,进门的都围着公告墙上看,还有电视台的记者扛着摄像机在拍,心里不禁忐忑起来,要是也被检出不合格,那这脸面可丢大了。 八点半,曹建军握着对讲机,助理手里拿着一叠化验单,走进仓库。
“李老板,这是我们超市的曹总经理,这是仓库经理姚红。”仓库的工作人员给李大海介绍道。 “你好曹总,你好姚经理。”李大海掏出没开封的将军烟,要给大家发烟。 “不用。李大海,这次你么送来的大白菜和大蒜头都抽检了十个样品,其中九个为特优,一个为优等,根据我们超市的规定,只能给你优等的价格,白菜每公斤二毛五分,蒜头每公斤一块六,你觉得价格怎么样?”曹建军开门见山地与李大海说道。 “满意满意,就按您说的价格。”李大海真是喜出望外啊,不仅通过了检验,还给了个很好的价格,远远超出他的预期。 “李大海,我听李龙说过你们乡的情况,你也回去后好好宣传,请乡亲们种蔬菜的时候,尽量不要使用农药,肥料也要用农家肥。 看你这么散装,长途运输后底下肯定有压烂的,我们超市想与你建立长期的供货关系,免费送给你三百个高帮塑料周转筐,以后不仅减少损失,还便于卸车,可好?” 工作人员用叉车叉来几大摞的塑料筐,刚好是一颗白菜的高度。 “谢谢,谢谢。兄弟们,都过来卸车。” 大白菜先装在周转筐里在过磅,省事又方便,如果装车的时候就用这样的筐,那直接用叉车就能卸下,还要省力轻松。 对讲机里传来呼叫,请曹建军去大门口,准备迎接贵宾。 大白菜有压烂的叶子都要摘掉,很快地上就有了一大堆,这可都是钱呐。 李大海心中万分感激,风向标超市不像其他超市一样拼命压价,还为了他们送货着想,免费送了三百只塑料筐。 九十吨货一直卸到下午三点多,仓库工作人员和押运的都脱掉了棉衣,额头上全是汗水,腰都直不起来了。 李大海抱歉地说道:“对不住了,等会请大伙吃个便饭。” “别,李老板,虽然累了点,但我们是按照装卸吨位拿奖金的,你可别砸了我们的饭碗。”公司可是有明文规定的。 四点不到,财务会计通知他去取货款签合作协议,不一会,李大海拎着一只红色的马甲袋兴匆匆地下来,一分货款都不少,全部结清,真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好的公司,回家得好好地宣传宣传。 三百个蓝色的塑料筐分别装在三辆车上,用绳索绑紧,李大海等人再三感谢才上车,准备连夜赶回家,上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掏出手机,给家里的父亲打电话报喜。 总理一行的车队来到城南区,在风向标超市的门口停下,人流已经稀疏,有的还在超市里面转悠,大部分已经满载而归。 超市外的广场路口,赵伟、江唯一、曹建军正在等候总理一行的到来,双方见面后,相互握手问好,也引起了很多顾客围观,不时有热情的顾客放下手里的手推车挤进来与总理握手。 走进超市大门,迎面是一个三百多平米、用不锈钢支架和钢化玻璃搭建的食品检验室,里面有二十多位身穿白大褂的检验员正在工作。 回转身体,大门内两侧是公告栏,左边是警示榜,张贴白纸黑字的布告,已经贴了三张;右手边为优品榜,用红纸黑字,贴了二十多张。 还有零星的顾客在阅读布告的内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