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辉煌_第三部 非凡业绩 第七十八章 专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部 非凡业绩 第七十八章 专访 (第2/2页)

”白岩态度诚恳地说明来意。

    “那好吧,我们去书房里。”赵宏邀请白岩和助理到二楼的书房就坐。

    书房里有几个单人沙发,书桌上有台笔记本电脑,一角上放着几本书,四周除了几个塞满书籍的大书柜,墙上有两幅字画,但最吸引人眼球的是一支大口径狙击步枪,旁边还挂着一把精美的宝剑。

    赵宏泡了壶红茶,取了三只紫砂杯分别倒上,助理将摄像机架设好,白岩在打量装饰物,寻找谈话的切入口。

    “赵宏,你的诺贝尔奖证书和奖章能给我看一看吗?”白岩没找到,所以开口问道。

    从书桌底层的抽屉里,拿出一只盒子,里面有赵宏获得的各项奖励证书和奖章,摄像师赶紧拉近镜头给了个特写。

    “请坐,我没学茶艺,只会简单地冲泡。”赵宏请白岩坐下说话。

    “赵宏,你父亲是军人,这把枪是一种传承吗?可以拿下来看看吗?对还有宝剑。谢谢。”

    12.7毫米重型狙击步枪,因为是原型枪,所以有些粗糙。

    “这不是我父亲的。这是在大学里与几位同学一起设计的一款军用大口径狙击步枪,是当今世界上同口径射程最远、精度最好的狙击枪之一,就是造价有点高。

    我作为设计者,申请保存了这支原型枪。”赵宏道出了这支枪的来历。

    白岩一面听赵宏讲解,一面细细地观看枪的各部细节,以便摄像师的拍摄。

    放下狙击枪,白岩拿起了宝剑,没想到比那支枪还要重,按下暗簧,宝剑“呛”地弹出一截,白岩慢慢地抽出,寒意逼人。

    “赵宏,这宝剑上篆刻的是“重山”二字?”

    “这也是在大学期间自己打造的,剑名重山,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做学问、搞科研要越过千重山,二是指我们年轻人的责任重如山。”

    “好寓意。”白岩真心地夸赞道,他将宝剑小心地插入剑鞘,平放在茶几上。

    既然找到了话题,白岩端起茶杯,小小地喝了一口,又问道:“赵宏,作为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个人,你觉得身上的压力会更大吗?”

    “当然不会,我很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奖项,同时也按照自己的安排做事,自增压力那是庸人自扰。”赵宏非常坦然地回答道。

    “我想也是。常听他们说,搞科研的都是大心脏,能承受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赵宏,你屡次拒绝了我们的采访,是不是觉得我们的节目形式主义太重,太过于公式化?”

    “我明白你们做宣传的目的,想要对其他青年人起到教育意义,但是过于程式化的模式,空洞的内容,产生了两种后果,一种是口号式的,一种是偶像式的。我是搞科研的,不会喊口号,也不是明星需要人气和追捧。”

    白岩有点觉得被赵宏强大的气场给压住了,以前即使去采访国际上著名人士都没有过这样的感觉。

    “赵宏,你将自己的专利全部拿出来捐资给家乡建别墅、改造南江市城南区,是出于怎么样的考虑做出的决定?”

    “先不说出于什么目的,我给你讲述一些具体的事。

    我出生时可能被护士拍了几下屁股哭了一回,后来再也没有流过眼泪。

    但是,去年九月份城南改造区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与爱人一起去看看进度,那时,忠义广场上还没有竖立我爷爷和爷叔的铜像,只有两块碑文。我掀开盖着的油布,细细地阅读了他老人家的生平,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他当年十六岁,家园被毁,父亲和至亲被杀害,他们却在短短的悲伤后,毅然拿起武器,去找敌人报仇。

    以后又在党的指引下,加入抗战队伍,十年半的艰难征战岁月,与亲人聚少离多,面对的是敌人的枪林弹雨,他们没有来得及思考为什么,以后要得到什么,只是凭着一腔热血去拼杀,为的是将侵略者消灭,重建美好的家园,让亲人们能安享太平生活。

    我父亲从小没有了亲爹娘,由他大伯和大哥抚养下成长,十五岁入伍从军,从不叫苦叫累,做什么都带头在先。在十六岁时,已经是部队里的一名班长。

    我在十六岁那年还倔强着不愿去学校,在我的内心认为去和一群笨笨的小毛孩混日子没意思。

    老领导一封书信给我点明了方向,现在的社会已经不是独行侠闯天下的时候,而是应该广交天下朋友,齐心协力地创出一番事业。

    当年我凭着赌石赚到了钱,一下子就捐出了一千万,只是想改善一下家乡父老的生活条件。

    再看我们社会上十六岁的少年们,他们能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吗?他们能不怕苦不怕累地在军营里摸爬滚打吗?他们愿意将自己的成果与人分享吗?

    他们中大部分享受着父母长辈的宠爱,不少人挺关心歌星、影星的生日和爱好的,却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真正有自己人生目标的很少,而愿意为此付出努力的更是少之又少。

    我只想做一些有益的事,如果我能力一般,那就做少一点,如果有更大的能力,那就多帮一些人,仅此而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