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辉煌时代 第七章 骨髓移植 (第2/2页)
始大化疗了,但他依然可以上上网,看看书,精神状态不错,只是那无菌舱的空调滤风器发出的声音,影响了晚上的睡眠。 可是在第四天,赵睿早晨醒来就觉得天旋地转,好不容易靠两只手支撑起自己的身体,妻子送早饭来,护工将进舱给病人吃的东西,一律在微波炉里转八分钟,做到充分消毒,才送给病人。 无力地吃了几口,嘴里全然吃不出什么味道,但心里还在鼓励自己:塞吧,不吃肯定不行的,好不容易吃完,按照要求必须用三种药物水漱口,可是就在喝第二种水时,赵睿将吃下去的早餐全部吐掉了。 那胃里就像翻江倒海一般,本来就无力的身体完全瘫了下来,趴在床沿上一动不动,高琴在走廊的双层隔音窗外,见此情形,眼泪又开始滑落。 护士和护工身穿全身无菌防护服,全副武装地进入舱室,将赵睿扶正劝他再吃点,不然等会的口服药就不能吃了。 于是请护工加热了几块饼干,就着开水,勉强地吃了下去,然后赶紧服药,由护士帮忙将病床摇起,在背后放上靠垫半躺着休息。 在四月七日,赵睿早晨的滴注改成了二十四小时连续不断,因为今天下午,他将接受来自他弟弟的骨髓血,清晨与送早饭来的妻子在电话里开玩笑地说,是不是今后将生日就改为四月七日。 高琴鼓励地说道:“只要你好起来,过两个生日也行,天天过生日也行。” 骨髓血移植就是在供体的造血骨髓里抽取2500毫升血液,加入药物后输入到需要移植者身体里,因为一次抽血的量太大,所以要预先储备血液准备回输。 而赵睿此时的体内,血液中的白细胞和血小板指数被化疗药打压得接近零,只保留了部分红细胞保障身体养分的输送。
近三千毫升的骨髓血和药物的混合液体被输入到体内,让赵睿感觉到有了点气力和精神,但医生说这是暂时的现象,关键是外来血液中的活性骨髓细胞能否在体内骨骼里着床存活。 每天仍然承受着无休止的输液,吃了吐,吐了再吃,赵睿麻木了,身体机能极具衰退,产生了严重的耳鸣,睡眠质量更差。 高琴每天都想尽办法,做好有滋味的菜肴,希望他能多吃点下去,有时还将水果切成小丁,做成水果羹给他调节口味。 朋友们依然时常来探望,隔着窗户给他鼓励,送上祝福的挂件挂在窗户上。(姑苏血液科无菌舱病房外的一道亮丽景色,窗户上挂满了各种漂亮的挂件,上面都是祝福的话语。) 看到妻子焦急的神情,看到来看望他的亲人和朋友期盼的表情和眼神,赵睿感到一阵阵的温暖,也为自己的不幸遭遇给家人和朋友们带来的巨大麻烦心痛。 突然,他好像明悟了,从现在开始,他的生命除了自己的名字,已经不是他个人的了,而是大家的,这样的想法让他思想变得开朗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不管有力或无力,他都愿意努力爬起床,捧着一捆输液管,早早地打开窗帘,隔着一条走廊,看看初升的太阳,看看窗户玻璃上挂满的带有各种祝福和鼓励语句的挂件。 不管谁从走廊走过,他都会主动抬起手来,带着笑意挥手与别人打招呼,同样那些走过的人,不管是否相识,都会竖起大拇指给予鼓励。 移植后的第十天,骨穿报告出来了,他弟弟的造血骨髓细胞已经在他体内存活,嵌合度达到了96.7%,移植很成功,现在就等骨髓自身繁殖生长,血象指数恢复正常,就可以出舱了。 这么好的消息,立刻被高琴告诉了所有关心他的人。 在进舱的第二十三天,高琴隔着玻璃窗,打电话告诉赵睿,比他早进舱一个星期的老庄顺利出舱了,而病友小王的移植也很成功。 赵睿看着在挂着的丙种球蛋白,心里在计算,这是第二十六次了,每次十一瓶,每瓶六百元,每次六千六,还有妻子购买的其他各种进口药物,都贵的离谱,也是不能享受医保的,这病真是烧钱啊。 难怪有很多来看病的人都不愿看,可能都是经济条件的约束,所以报纸上也在讲“因病致贫”的事。 在第二十五天,每天的滴注量减少了,医生来做了第三次骨穿,第二天报告出来了,嵌合度上升到97.8%,血象指数两天内就会回到正常,可以准备两天后出舱。 无聊、寂寞的二十八天! 无力、折磨的二十八天! 希望、期盼的二十八天! 95%以上的时间都是一个人面对这不到九平方的房间,长长的输液管经常是三根四根地捆在一起,24小时输液,根据最后排泄物称重统计,居然有三百多斤,输入体内的液体都可以洗澡了。 笔记本电脑也就开始几天有力气玩玩,以后根本就没有打开过。 即将出舱,不知自己应该庆幸还是埋怨。称体重发现竟然只有135斤了,比进舱时足足少了四十七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