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辉煌时代 第五十一章 讲解 (第2/2页)
作个比较。 “呵呵,又起好胜心了?你还是不要知道为好。每个人的资质不同,机遇和见解不同,只要做好自己就行。先天境界,知识刚刚迈入修行的门槛。”赵睿没有将自己的修为告诉他们。 真要算起来,一个在天飞行,一个还刚刚学会走路。但与师父赵宏相比,他同样也是刚刚起步的修行者。 怀着内心的激动和感慨,唐天放夫妇几乎一夜未睡。 安西城的碑林也是著名的名胜古迹,这里聚集了各种字体的碑文石刻,可以说是聚华夏书法之大成。每个文人学士来安西城,都会到此浏览一番。 徜徉在书法的海洋中,赵睿从赵宏传承的信息中整理出相关内容,给大家讲解着每种书法字体的特点和美感: “其实,我们华夏文字最核心的是韵律美,从单个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书法家的笔法和结构以稳为主,以力为辅,笔锋和结构的变化只是起到修饰的作用,所以初学书法,先练字体的骨架,要有重心,后练笔锋,要有力度,最后是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特点。 聚集在一起,每个字之间有着自然和谐的联系,形成一幅美妙的画卷,就像一组集体舞,有一个人跳错了,那就破坏了美感。 天放,其实你们做玉雕饰品也是参照着这种修饰手法。” “对啊,确实是这样,我这次回去后让设计人员想想,能否搞出些与文字有关的主题饰品,也算是开拓思路吧。” 时间还早,赵睿考虑到今后建设博物馆的事情,就再去陕省博物院观摩。 陕省博物院以青铜器、玉器和陶瓷器闻名,最有名的当属兵马俑出土的铜车马,这与地理位置和历史变迁有关,历史上华夏的权利中心不断地从西向东地迁徙,而安西作为六朝古都,都是历史上较早的时代,在它周边出土了大量的具有历史考古价值的青铜器和玉器,也有一些华夏早期的陶瓷制品。 在古陶瓷的展厅里,高琴看着橱窗里有些丑陋的陶器,问道:“老公,这些东西也太丑了,上面这些横七竖八的条纹哪有美感?” “老婆,这你可就不懂了,其实这是展品放置的位置不对,古代先人们都是席地而坐的,最多找块石头垫一下,而且也没有桌子,这些陶罐里面是煮的食物,也摆在地上,上面画的那些纹饰是要从上面斜着往下看的,这样才能看出它的美感。我抱你看一下。”
赵睿解释后,真就抱起高琴,让她换个观看的角度,欣赏那些纹饰。 高琴下来后,点点头,兴奋地说道:“真的耶,那上面画的是鱼草花纹,我看到了。” 赵睿的做法,引起了其他参观者的兴趣,纷纷仿效。 “赵哥,我看这些都是一些残器拼接成的,是吧?”唐天放的观察也是相当仔细。 赵睿点点头,说道:“确实是这样的,有些缺失的残片还是现在仿制后拼接上去的。其实文物考古中,有一项工作是非常繁琐的,就是修复还原。 刚才看到的铜车马,因为集中在一起,修复起来难度稍低;那些兵马俑也都是断裂件,有些更是与泥土风化混在一起了,因为断裂和残缺的部位不同,考古工作者就根据其他部件和经验,将残缺件修复成完整的形状,真正出土的完整器其实很少,陶瓷和青铜器的修复简单一些,最难的是漆器和竹简的修复还原。” 在宋代瓷器的展柜前,许多宋代名窑的瓷器闪耀着迷人的光泽,可惜很多是残件拼接而成的。 “古语道: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窑一片,这就是最著名的汝窑瓷器,真可惜,都是残次品。”唐天放不无感慨。 “天放,你也别小看残次品,其实残缺又是一种美,不说国外著名的维纳斯雕像,就是瓷器中哥窑的金丝铁线裂变釉也是古人的一种审美观。 我再问你个问题,就这汝窑瓷器上掰下一块跟你交换万贯家财,你肯吗?嘿嘿,不值吧,古代人也不是傻子,谁愿意用万贯家财来交换?” “先生,那为什么有那样的说法呢?”旁边的参观者插上来问道。 “在北宋,汝窑瓷器是真正的皇家用瓷,是官窑中的官窑,所以也是价值不菲,但是那种说法是以讹传讹。 在当时,最初的一片瓷,是指烧瓷工匠试验色釉配比的瓷片,每块瓷片都有数字,对应着瓷泥和釉料配比、烧造控火和保温时间的文字记录,拥有这样的瓷片和记录,那就拥有了烧造精美瓷器的方法,那才真正值钱了。 大家也知道,汝窑瓷器开始是没有底款的,后来为了区分,加上了“枢密”的字样,大多数的瓷器上却有数字,现在很多学者在考校宋代瓷器时,将这数字定为瓷器的大小,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这瓷器上的数字,代表的真正意思是瓷片的代号,这是便于瓷器的验收对比。” “汝窑一片”这个概念,原来不是指瓷器上的残片,而是如何配比制作的记录样本。 赵睿的一番说法让在场的人都信以为然,其实也并没有瞎说,在赵宏偷偷收集的宝物中,却是有这样的瓷片和记录,现在都传给了赵睿。 “天放,这些汝窑瓷器都是考古发掘了窑址后,在打碎的瓷器坑中拼接出来的,知道为什么现在存世的完整汝窑瓷器只有几十件吗?” “赵哥,你就给我讲讲。” “读过历史的都知道,北宋时期的徽钦二帝被金国俘虏到北方,后来有了南宋初年岳飞抗金的故事。 徽钦二帝当时面对强大的金国,一再屈膝投降,赔款割地,但是直到金国攻打东京汴梁时,为了求和,当时汴梁宫中和城内百姓家里的金银等物已经搜刮一空,交给金国了,可金国依然不满足。 为了守住皇都城池,皇帝于是下令将宫中以前收集的花石岗堆砌的假山拆除,用做守城的垒石,又下令将宫中所有瓷器敲碎,不留给可恶的金国人。 城池被攻破后,金国人进入宫中四处翻找抢掠,才找到几百件没来得及毁掉的,所以流传至今就极少了。 后来康王赵构在金陵建都,又迁往临安,构筑了南宋皇朝。因为汝窑的工匠已散,瓷片和记录流失,而且无法再取到需要的瓷土和釉料,所以汝窑的瓷器也成为绝唱。” 周围其他参观者都在听赵睿讲故事,仿佛又见证了历史变迁的必然和惨烈。在众人注视的眼光下,高琴挽紧赵睿的胳膊,骄傲而又自信地离开了。 晚餐时,秦焕苏和苏眉都来作陪,特意点了几道陕省特色面食,当然不是街面上大碗。其实都是用牛羊rou和香料辣椒吊味吊香,面是特别的劲道。对于南方人来说,难得吃上一次,确实美味,但要常年饮食,胃口也有些不适应。 第二天清早,与秦焕苏作别,四人乘飞机前往西疆省。在乌鲁木市没有停留,又转乘飞机,飞往和田,让唐天放异常期盼的昆仑山采玉之旅真正开始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