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辉煌_第四部 辉煌时代 第五十五章 重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部 辉煌时代 第五十五章 重逢 (第1/2页)

    第四部辉煌时代第五十五章重逢

    隔天的中午,春游的众人已经到达临杭,在香格里拉饭店安排下住宿。

    临杭西湖有着很多美丽传说,美景数不胜数。清晨的湖边,当地居民早锻炼的人不少,很多老年人带着热水瓶和茶杯,在湖边树荫下的石头桌椅旁就坐,喝着早茶聊着天,还有的摆开棋盘,聚精会神地对局。

    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也早早出门,沿着湖滨大道,开始一天的游览。

    成功、殷又海、高琴都带着照相机,不仅是拍摄亲人的身影,同时也记录下各地的风光。

    中午,楼外楼的西湖醋鱼、清炒虾仁等招牌美味菜肴,满足了大家的口腹,稍作休息,继续出发。

    柳成林在幼儿园学习了两年多的绘画,很有天赋,这几天旅游,他一直背着小包,里面放着速写本,每到一地,总是用碳素笔将见到的景色画下,厚厚的本子已经用去一半。

    在苏堤上漫步,赵宏从柳成林手里要过速写本,翻着看看,绘画功底不错,但还是局限在单景的描绘上,以完全写实为主。

    “姑父,你教教我。”柳成林知道赵宏书法很好,同时又崇拜赵睿的玉器雕琢。

    赵宏拉着他的小手,一面陪着慢慢前行,一面讲解道:“成林,你绘画基本功已经不错,但是总让人觉得有不足的地方,就是画面单薄。

    写实性的小景在绘画作品中被称为小品,通常是学习绘画的基础,可是有些绘画大师非常喜欢绘制这类作品,比如用多幅画面,来展现某处山水比较分散的经典场景,他们再小的作品,都分清层次,突出主题。

    而你画的呢?平铺直叙的场面,笔画轻重、浓淡都没有区分,就好像在喝白开水,看了一两页,后面的就没味道了。

    要想进步,你要尝试用深浅不同的颜色来反映出距离的远近,还可以尝试着将几段景色进行组合,形成长卷;对需要表现的主题进行精细一些的加工和美化,而它周围的陪衬就简单处理。”

    两人停了下来站在湖边,赵宏向柳成林要过一支木炭笔,蹲下与柳成林一样高,用手搭成方框,对着远处的景致比划了几下,教他如何取景,然后开始在速写本上作画,短短一两分钟,一幅三段相连的风景画在纸上。

    赵宏指着远处的景色,解释道:“成林你看,我从那边分别取了三段比较好的景色,把中间表现一般的舍去,这样的描绘,就将最精华的部分留了下来,接下来就是进行加工。

    你觉得最想画出的是房子,那就将房子的细部结构画清楚,不一定是那边看到了什么画什么,也可以将别的地方看到的,搬到这幅画里来,这样才能反应绘画者内心想要表达的,这样才能被称为创作。”

    接着,赵宏又在三段景致中的某些地方,进行加工、细化,使画面丰满起来,同时解释道:“这几个地方的添加,可能是你在别的地方看到的,可能是你心中所想要表达的,可能是你自己认为美的。懂了吗?”

    “谢谢姑父。”柳成林接过赵宏手里的速写本和画笔,飞快地去追赶远去的家人,等走到柳成祤身边时,将速写本交给她看。

    赵依善也伸头过来看着画作,拉了拉赵柔说道:“成林哥哥的图画画的真好。”

    “对啊,成林哥哥,帮我画一张吧?”

    柳成林一把抢过速写本,收进背包,说道:“赵柔meimei,这是你爸画的,我哪有这么好的水平。”

    “切!你个骗子。”两个女孩同时发出鄙视的眼光,粉拳朝他身上招呼,柳成祤也同样不帮自己的哥哥了,不诚实的孩子讨人厌。

    赵宏见柳成林高兴地飞奔而去,与小伙伴聚拢一起打闹,心里也有了一股青春的涌动。

    站在湖边,面对波光粼粼的湖面,看着湖心小岛上绿树白墙,水面流动的游船,远处湖岸边如织的人流,正构筑成一幅不断变幻的画面。

    每个路过的生命,都只是构成和谐美景的一个元素,每个人的人生轨迹在这里交汇,时间走过,轨迹又会分开,去其他地方、其他场景,与其他人构成另一幅画面。

    “mama,我们也坐船吧。”赵辉拉了拉母亲的衣角,提议道。

    “好,坐船。”柳爱琳立刻答应。

    孟国柱和殷又海走到堤岸,对着湖面空着的游船,挥着手大声呼喊。

    有两艘长约二十米的木制游船听到岸边的喊声,调转船头,船家嘴里高声答应着,向岸边驶来。在离岸边十米的样子,船速慢了下来,驾船的都是一男一女,他们改用竹篙,将船撑到岸边,喊道:“租金六百,两个小时。”

    “行,快靠过来。”

    离着岸边两三米的样子,赵柔、柳成祤、赵依善三个女孩,迫不及待地想跳上船去,船家连忙阻止:“别跳、别跳。”

    船头碰到岸上,男性船家用竹篙的钩子,勾住石块,稳住船身,孩子们高兴地冲进船舱,老人们相互搀扶着,依次上船。

    最后,柳爱琳的父亲上了船,伸手去搀扶夫人,在她抬手将自己的左手,握住对方时,引起岸边坐着的一位老者的注意。

    柳爱琳的母亲左手背上,有一个蝴蝶状的红色斑记,那位老者站起来,对着船上喊道:“钱巧英!”

    听到有人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