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辉煌_第四部 辉煌时代 第五十九章 收藏作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部 辉煌时代 第五十九章 收藏作品 (第1/2页)

    第四部辉煌时代第五十九章收藏作品

    这时,一直在旁边拍摄的揭阳电视台的记者过来问道:“赵大师,能冒昧地采访您吗?”

    “可以,请尽量简短一些。”赵睿难得点头同意了电视台的专访。

    “谢谢赵大师。我想请赵大师大致地谈谈对如今的玉器市场的看法。”

    “你这问题可太笼统了,我说下我的浅见。古语道:乱世黄金、盛世古董,如今玉器市场的繁荣也是我们华夏国力强盛、人民富裕的一种表现。

    其实从古至今,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玉石作为石中精灵,受到大家的追捧,也是理所当然的。不过在这浮华的表面下,还有更多的不尽人意。

    主要有两点:第一点,虽然我们华夏民族喜欢玉石由来已久,却从没有出台过一份像样的标准,如今的市场鱼龙混杂,以次充好,更有不法商家昧着良心坑害顾客,就是因为我们的大众没有标准可查、可依;

    第二点,大家看看如今市场上的挂件、饰品,貔貅、观音、弥勒佛等传统套路的东西几乎占了一半,貔貅的寓意是什么?观音的寓意是什么?大家都明白,这其实反映出人们内心的一种渴望,更深层的意思就是急功近利,以自我为主。

    我们有很多题材可以用来寄托美好的愿望,今天我雕琢的两件作品,一件是希望告诉大家,人生不必太过锋芒毕露,能够懂得收敛,更能品味人生价值;

    另一件希望告诉大家,人间母爱的伟大,你还记得小时候,母亲就是这样将你喂养大的,现在可能年事已高,作为子女的,应当抽空多陪陪自己的父母。”

    “赵大师说的太好了,那么您对传统的题材有什么看法呢?”

    “传统题材的作品肯定要继承,我也雕琢过两件熏香炉和几个手把件,还有那件双龙戏珠球其实也是传统题材,只不过在其中加入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更多的创新才能让玉器雕琢作品的市场更为广阔。”

    周围看着赵睿被采访的人很多,大家也想听听他对玉器市场的一些看法,现在听到对两件作品的解释,心中恍然大悟,原来还蕴藏着深刻的寓意。

    赵睿的采访被当天的揭阳新闻播放,后来广东电视台和央视相继转播,网络和报纸上也对赵睿的讲话进行了高度评价和赞许,引起大众热议。

    第二天的上午,赵睿在一个摊位前随意问问一块重达二百多公斤的闷头毛料,摊主开出了一千万的天价。看着他一脸的贪婪,可惜地摇摇头离开了。

    那位摊主立刻将这块毛料收起,自己到外面场地上去切割,结果从头到尾都是干青种的翡翠,本来标价八十多万的毛料,变成一堆学徒工练手的边角料,价值仅两三万,可谓血本无归,成为大家的笑柄。

    交易会的第三天,国家博物馆的郑龙熙馆长前来拜访,想从赵睿手里收取一件玉雕作品作为馆藏,最好是那件双龙戏珠玻璃种翡翠天珠。

    赵睿笑着摇摇头,没有同意,不过他答应,今天再去交易市场看看,如果能够开出好料,一定为国家博物馆专门制作一件,送给他们,郑馆长也欣然接受。

    一大帮人来到玉石交易中心,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昨天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要么是看走了眼,要么是故意作弄人,现在大家心里都没有底。

    在一个较大的摊位前,赵睿又看上一块巨大的毛料,这块毛料重约三百五十公斤,外形如同一只带着棱角的馒头,肯定是山料,毛料上有几条细小的绿色莽带,有两个切口,一处是花白中带着黑点,一处是颜色较深的豆青种。

    商家正是因为这样的表现,没敢过多地开窗,开价一百万,经过还价,最后以八十八万成交。

    用液压叉车将这块巨大的毛料运到切割机旁,周围的人“呼啦”围了过来,人群中议论纷纷,谁都知道,翡翠山料的质地不如水坑料,而且开出好料的几率非常低。

    看了五六分钟,赵睿在馒头形的弧面上画上几条线,让唐天放的员工放到机器上切割。由于毛料的形状不佳,大家七手八脚地找来几块木块垫着,才将毛料摆放到位。机器开动,在刺耳的噪声中,大家都在期待着。

    很快,一片石料被切割下来,用水擦洗后,大家发现是一种十分罕见的天青色,质地细腻,质感强烈。

    换个方位继续切割,在馒头形的毛料上出现了另外三种颜色,分别为浅阳绿色、火红色和浅紫色,用强光手电照射,透光性极佳,能够穿透几十厘米的翡翠,在另一面看到光线。

    人群沸腾了,一是从没见过这么多色彩的翡翠聚集在一块毛料上;二是从没见过这么大的一块多彩玻璃种翡翠,没人能够计算出它的价值。

    切割后的翡翠搬到桌子上,旁边坐着郑馆长等老一辈大师,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

    郑馆长看到赵睿即将动手,他知道这块翡翠玉料价值连城,站起来说道:“诸位,希望大家能够保持安静,谢谢大家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