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孽小村民_第八十四章 速度与激情(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四章 速度与激情(二) (第1/2页)

    在国内,飙车爱好者可以分为A、B、C、D四类。

    A类人群,大多是在国外读过几年书的“小海归”,由于在新西兰、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地地下飙车成风,改装车又比较方便,一旦他们回到国内,一时不能适应国内的交通政策法规,就继续飙车活动,他们是国内非法地下飙车的先锋!

    B类人群,一部分先富起来的私企老板或业主,因为工作压力大,又无其他爱好,无处张扬个性,宣泄情绪,因为身边会有一些A类人群,所以也加入了地下飙车的行列。

    C类人群,改装店老板及合伙人或员工,出于宣传自身、树立企业形象的目的,总是积极参与或积极组织类似的地下飙车活动。

    D类人群,真正的爱车一族,他们热爱赛车运动,但是因为没有赛车执照,无法参加去赛道参加正规比赛,从而只能加入地下飙车的行列当中来了。

    飞霞山地下车场,就是由这四类人组成。

    A类自然是那些驾驶超跑的富二代,而他们也是活动的策划人以及庄家。

    是的,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地下飙车都是要有彩头的!

    在没有主办方的介入和宣传,那么飙车的彩头自然是对飚者两方决定。但是有主办方的介入,那么主办方便是庄家,谁都可以押注。

    B类大多只参加高数额的飙车,至于平常的小打小闹,他们也有什么兴趣。

    C类和D类,自然属于小打小闹了,赌注几千上万不等。

    甚至有的对飚,只是一顿宵夜的赌注……

    不过,虽然他们属于小打小闹,不管是汽车还是技术都乏善可陈,但是他们却是地下赛车的生力军。

    毕竟,有钱人或者富二代不可能有事没事便跟人飙车玩。

    地下飙车是非法的,另外他还是“烧钱的”!

    所谓烧钱,自然是非法改装车辆的费用和保养的费用。

    在国外,改装车辆是被法律允许的,而地下飙车更是稀松平常。

    但是在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华夏,交通管制异常严格,至于非法改装车辆,那更是杀无赦。

    国内改装车辆,没有国外那么多的门道,更没有电影上放得那么夸张,比如《速度与激情》系列中的氮气加速系统(NOS),那无疑是天方夜谭。

    所谓氮气加速系统,他的英文全称为NITROUSOXIDESYSTEM,学名氮气加速系统,作用在于直线加速赛中为了取得瞬间的大马力。

    NOS的原理一氧化二氮(N2O),即俗称的笑气(LAUGHGAS)高压形成液态后装入钢瓶中,然后在引擎内与空气一道充当助燃剂与燃料混合燃烧,其可放出氧气和氮气,其中氧气就是关键的助燃气体,而氮气又可协助降温,降低引擎的使用负荷。(05年全面禁止车辆装载NOS)

    国内赛车改装一般都是烧电脑、改动力(涡轮)、进排气、换外观,当然也包括刹车泵、卡钳、刹车盘、刹车片等等零件……

    国内地下赛车百分之九十都是改装潜力很强的车,跑车也有,但是不多,大排量的多少有改一点点。(有个著名的例子就是:牛人爆改夏利VS凯迪拉克,其结果就是夏利直接秒杀凯迪拉克。)

    改装的车辆从名贵的法拉利、保时捷、奥迪TT到中等、大众的斯巴鲁、三菱EVO、宝来、高尔夫、POLO。

    因此只要是改装车,除了车身还是原车型的外观外,其内部零件已经全部更换,甚至搭载了比原车马力更大的发动机。至于改装费用4。5万是入门级别,十来万中等,四五十万那是土豪玩的。

    但是,不管哪一种车,只要你动了改装的心思,想玩飙车,那你便得松开你的钱袋子。

    比如一辆高尔夫GTI市价20多万,改装费可能就得花50万,甚至超原价三倍的钱去改装,所以说烧钱一点都不为过。

    在国外,改车是主流,因为法律允许。

    但是在国内,只要你改装了,就注定没法通过年检验车,没法给车上保险。

    当然,有关系有人脉的,不在此列。

    而没关系没人脉的,只能老老实实的花钱将车改回原来的形状。

    要不然只能将车放在家里,别上马路!

    秋名山地下车场,在平时聚集的都是C、D类的飙车爱好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