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眼法源流 (第1/2页)
“眼法,盗门三法之首,通眼法者窥破天机。”这师父传授眼法时,对吴叶所述,但现在他还未领悟眼法的精髓,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道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吴叶找到师姐婷儿,婷儿手中正捧着一卷书,吴叶礼貌性地敲敲书房,婷儿放下手中的书,问道:“今天学眼法学得如何?”吴叶将今天所历回答,末了问道:“师姐,眼法就是这样吗?” 婷儿将书递给吴叶,问道:“这书你看过吗?” 吴叶接过书,看书名是《冰鉴》,在书店他看到过多遍,但究其内容,确实不甚了解,只知道是清朝名臣曾国藩写的,他正翻开书页。 婷儿打断道:“看目前这个情形,你恐怕是没有读过吧!” 吴叶心中不服小声道:“不就是曾国藩写的书嘛!” “对,确实是曾老先生写的,但也是我们盗门后人写的。”婷儿直接道。 “难道,难道……” “别那么多难道了,曾国藩却是盗门后人,世人多知道曾文正,少有人知竹亭先生,至于星冈师兄,那才称作鲜为人知。” 吴叶听得刚刚师姐的这段话,唯一知道的是曾文正,字国藩,那竹亭先生,星冈师兄听得他云里雾里的,读书那么多年的他,顿时深感老师说的那句话“书到用时方恨少”,他深呼吸了一下,准备聆听师姐的教诲。 婷儿脸上泛出浅浅笑意,心中无比自豪,自从有了这个师弟她也可以摆弄摆弄自己的学问。婷儿清了清嗓子,一派宗师的模样。吴叶虽然不太适应,但不得不耐着性子,等婷儿表演完这一套,吴叶看她端端正正抬起茶杯,呷了一口茶,觉得这个小女孩这般模样挺有趣的,好似小孩过家家她扮家长。 吴叶手捧书站在一旁,婷儿满足了自己小小的虚荣心,终于开口道:“竹亭是曾国藩父亲的号,星冈乃是曾国藩祖父的号。曾国藩之父,名曾麟书,其祖父,名曾玉屏。《大界墓表》中一段译文是这样的下葬时我曾私下观察先祖父,其威严仪表言论实在有雄伟非常之气概,而却终老于山林,平平淡淡,无奇遇重事;考其为人处事,于家于乡则都依乎中庸之道,没有什么峻绝可惊之行。” 吴叶觉得这段译文没有太大的意思,也不能证明他就是盗门中人,婷儿管不上吴叶想什么,接着道:“老于山林,正是当时我盗门中人最佳的选择,也就是从清朝末年,我们盗门中人逐渐不知所踪,剩下的盗门后人都自成一家,星冈师兄家便是这样,他年轻时好走马,喜游玩,前半生浪荡不羁,村中长辈还有说他是二流子,败家种,后半生星冈师兄渐悟,亲自耕犁,一生平淡。” 听婷儿说了半天,也没听出所以然,吴叶问道:“这和盗门有什么关系?又和眼法有什么关系?” 婷儿道:“你别急,星冈师兄是盗门之后,前半生游历,以胸中大志,本欲找到盗门门主,但自清入关以来与清政府发生了几次大战,人员凋零,时至清朝道光年间,盗门高手不足百人,反倒是各大盗门后人家族昌盛。曾国藩曾记,自己的家是从曾祖父开始昌盛,但直到其祖父是才拜托文化耻辱,其原因就是星冈师兄找到了部分盗门高手。虽不能重振盗门声威,但还是习得不少盗门艺能,心法、眼法便在其中,回家后苦修家风,终成气候。对于竹亭先生,星冈师兄是责之深爱之切,奈何他无法领会盗门艺能,只得寄托于其子,而孙辈中星冈师兄最看得上的便是曾国藩。最终曾国藩也如其所愿,成了大清一代名臣。” 吴叶听到这里,终于对盗门越感新奇,即使这段纯属无稽之谈,但它又符合情理,听得津津有味,不禁再问:“这是曾国藩与盗门的关系,那么眼法呢?” 婷儿呷了口茶,见吴叶来了兴趣,心中颇为得意,悠悠说道:“盗门三法中,曾国藩精于眼法,并且著述,这书便是你眼前的《冰鉴》。这部《冰鉴》集合了盗门中眼法的精髓,并集聚了他这一生的经验。” 婷儿说到这里,孙伏鹏进来道:“婷儿说的没错,《冰鉴》确实是盗门眼法之书,但曾国藩还总结了一个口诀,你应该听过的,‘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一个人无论再怎么掩饰,也无法掩饰不了他内心的想法,也掩饰不掉他的过去,就如一个人长时间抽烟,他就会不由自主地去比出拿烟的动作,这就是相由心生,如果你想看破这个人的一切,那么他的每一个细节,你都得注意。婷儿,你现在带着叶儿出去学习一下,为师今晚可能不回来了。” 孙伏鹏说最后这句话时,心中仿佛有千斤重石,说完,深深舒了一口气,他知道今天,也就是今晚,他已经准备好去见师兄了。并且他还深知,自己这一去定然回不来了,无论自己到时结果如何,他也打算不再回来了。孙伏鹏心中不由暗暗想道,这么多年为了一个“恩”字,带着婷儿东躲西藏,如今自己年事已高,也不得不休息一下了,自己的大部分本事都传给了婷儿,即使她未能全部领会,但吃喝还是不成问题的,况且她身边还有一个叶儿。叶儿入道不深,但有着较高的盗门天赋。正想到这里,孙伏鹏突然自语道:“老了,老了,长江后浪推前浪,想必师兄也同我差不多吧!” 婷儿带着吴叶来到市中心,吴叶心想,怎么又是市中心,这里真的有那么多要学的吗?婷儿环视一下四周道:“这里有七个乞丐,你去看看,谁是真的乞丐,谁要的钱多,再看看给钱的都是些什么人?看后把心得告诉我,我去那个榕树下吃一支雪糕,我雪糕吃完,你还没回来的话。你回来就得再给我买一支,行吗?” 吴叶心里暗自笑了一下,未敢在师姐面前表露,暗想,这个小女孩就是小女孩,这个要求确实不算过分,我姑且就答应吧,所以开口道:“没问题!只要不是哈根达斯就好。” 婷儿瞪了吴叶一眼,拗着鼻子道:“就你会省钱,多孝敬师姐一点,不行么?好了,快去吧,现在的雪糕,我自己会负责的,你就不用cao心,实在太cao心,你现在帮我买一支也可以,不过可不能抵消待会儿你要买的。”婷儿说完这番话,就坐在榕树下,不再挪动,看这个架势,明显是要让吴叶把雪糕买来。 吴叶知道刚刚说话得罪了师姐,现在只好赶忙跑过去买了一支北京大雪条塞给婷儿,算应付了事。现在可不是陪这个刁蛮师姐评理的时候,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眼法。吴叶不知道是什么力量驱动着他学习,那是一种他从未有过的快感,这可比什么《线性代数》、《微积分》有趣多了。自入盗门以来他多次感受到老师所说的,要我学与我要学的区别,起初他对盗门没有好感,经历那么多,又听了那么多的故事,现在的吴叶早把自己当成盗门中人。 市中心一共有七个乞丐,两个在KFC旁边,一个靠近珠宝大楼,一个在书店旁边,一个则在书店的正对面,旁边是一家服装店,一个在车站后面,一个在另一车站旁边。 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小男孩见吴叶走到他身旁,连忙冲上去抱住他的脚,对于男孩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行人多半避而远之,他在这里跪一天也未曾得到几个钱。吴叶没有忙着掏钱,既来之则安之,今天他就要仔细观察下这个小乞丐。他蹲下身来,看着男孩,男孩警觉地看了他一眼,连忙放开手道:“叔叔,行行好吧,我家里出了事。” 吴叶看了一眼地上的单子,说得是母亲生病,自己无钱读书,故而来乞讨,上面还写着几个错别字,看字体似是出自男孩之手。单子上最大几个字是“我想读书”,男孩盒子里已经有了一些零钱,吴叶随口问道:“你是哪个小学的?”男孩即刻回答道:“浦成小学的。” 吴叶努力观察男孩的一言一行,想要看出他是否真的是需要救助,为了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