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劝人还是去学好歪门斜道长不了 (第2/2页)
发愁,突然姜斜三来找他,找他去投奔皇军,他先是一惊又一喜,惊的是天下掉下个大馅饼,喜的是明明是那些给皇军作事的人都平步青云抖了起来,想道:“自己不久以后也将要威风起来,再不用看老子的脸色吃饭,不假思索也就答应了姜斜三。 程三麻子,领着他的兵投南口日本的时候,郭家老二的儿子也就跟着去了。 程三麻子队伍中有一个“兵”,家老妈死了,回家为老妈办丧事,三天丧事办完了,出门上井台去挑水,有一个挑水的跟他说道:“人家都到南口关饷去了,没枪的发枪,有旧枪的换新枪,你怎么没去啊?” 这个挑水的“兵”,闻听此言,水桶“哐噹”一下子撂在了井台上,撒腿就往“南口”跑。 “南口”有个“大庙”,驻扎着日本宪兵队,他听人说,他们的人都到“大庙”关饷领枪去了,大庙已关上了大门,门口站着两个横眉立目的日本兵,日本兵拦着他不让他进,他对人嗑头作揖央告人家让他进去,站岗的后来知道了是怎么回事,把大庙大门打开,一把把他搡了进去,“咣噹”一下子把门关上了。 他进去一看傻了眼,他的同伴们一个个被小绳蘸凉水捆在了院子里,他再想往出跑,已经比登天还难了,他也被拉过去像捆猪一样被捆了起来,大庙南墙外已挖好了大坑,到了夜里,把他们赶到坑边,机枪一嘟嘟把他们都嘟嘟到坑里去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日本人,本也没想关他们什么饷,发他们什么枪,只是把他们蒙来,这样消灭得轻而易举罢了,从此后,程三麻子五、六十人的队伍就这样在地球上消失了。 在这被消灭的程三麻子队伍里,有两个人没被打着要害的地方,夜里醒来,磨断了手上的绳索,往自己家的方向爬去,爬了一里多地,爬到了铁道岗子,听见后面有响动,看见后面有亮光,由远而近,还听见了说话声,话声越来越近,听着像是家乡人的口音,爬在前面的人像是遇到了救星,他实在爬不动了,他想让来的人帮帮他忙,把他背回去,把他抬回去,他发出微弱的救命声,虽然微弱,但来的人还是听见了,来的人有三个,都打着灯笼,是工厂下夜班的,他们打着灯笼向声音走去,看见地上趴着一个人,像个“血葫芦”,把他们吓了一大跳,那个“血葫芦”说:“不要害怕,我是某某村的某某某,我被日本人打伤了,求你们救救我。”那走在前面下夜班的工人拿着灯笼到他跟前照了一照,言道:“你是哪哪村的吗?你是谁谁吗?”血葫芦说:“是。”工人言道:“你也有今天啊,你忘了,去年你上我们家‘砸明火’,我跪下来给你嗑头都不成,我今天不给你去报告日本鬼子就算便宜你了,想让我救你,除非日头从西边出来!救活了你,你还害祸人去啊!说完,一脚把这个“血葫芦”踹下了铁道岗子。“血葫芦”本来已经毫无力气,奄奄一息,被这一脚踹下了铁道岗子,虽然滚下去只有一丈多深,但他从此再也爬不上来了,在他后边爬着的他那个同伴,听见前边如此这般的动静,再也不敢出声,等下班的工人走远了,慢慢的爬,慢慢的爬,爬到了自己家。 人说程三麻子队伍‘一锅烩’,五、六十人的队伍最后只剩下一个爬了出来。 姜斜三也自然死在了里边,姜斜三虽然只有十七岁,死得太早,但他究竟耀武扬威过几天。而那最可怜的是被他新招进去的郭老二的儿子,头天刚参加了程三麻子的队伍,第二天就被日本人给打死了,实在可怜!实在可惜!但最可怜的不是他,是他那活着的父亲,是他那刚结婚的媳妇,就要守一辈子寡喽。 这里捡一脑袋好头发的是谁哪?是那姜老大,他总觉得程三麻子打了日本人,再上日本人那里去不保险,在程三麻子去投日本人的前一天就溜号了。 上面说的事儿是后来的话,说话那靳大爷,在土匪横行的年代,今天遭这个土匪抢,明天遭那个土匪劫,虽然兜里还剩几个子儿,但禁不住这么折腾,因詹天佑修京张铁路而养胖了的马,越来越瘦,越来越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