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拿去拍卖的母爱 (第1/2页)
江州市雁门区西子文博园,人声鼎沸。 “大型综艺类《鉴宝》节目走进江州,我们下面有请鉴宝专家入座。”主持人热情洋溢,邀请后台专家入场。 与此同时,舞台的周围喷出了云雾,云雾两端一位身着汉服的女孩轻抚着古琴与对面持萧的少年相视一笑。 琴瑟起,笙箫默。一位舞步轻盈的少女,缓缓走向舞台中央。 少女长袖曼舞,缓缓轻唱: “梨花树下卷丝轮,随风纷纷。 谁裁木鹊一缕魂,落别村。 风影无心惊扰了,对棋人。 幔里和诗,怕春雨成盆。 玉指揽风风不住,茜纱窗昏。 舟上摇波波不停,渡影重温。 错认庭前过马人,醉几分。 一抹笙香,吹梦成真。 风筝误,误了梨花花又开。 风筝误,捂了金钗雪里埋。 风筝误,悟满相思挂苍苔。 听雨声,数几声,风会来。。。” 舞者艳惊四座,现场观众们鸦雀无声,生怕惊动了“仙子”。这段开场视频在网上被转载了五万余次,网友们却始终找不到关于舞者的任何消息。 江州是两汉文化发源地,所以现场鉴定的藏品大都是以汉代瓷器,青铜器为主,都是市场上比较常见的藏品。 最后,作为协办方的江州收藏家协会会长爱恒剑也应节目组邀请,展示了一件自己收藏的古画,画卷展开的一刻,现场鉴宝人的眼睛里不由发出了异样的光芒。 “这幅八大山人的《竹石鸳鸯》是八大山人去世之年所画,代表他风格最成熟圆融的阶段。八大山人用墨笔作于明代灰纸上,在构图上采取了对角倚斜之势,上留天头,下着斜坡,图左下角两鸳鸯依偎于巨石之上,右上则是巨石芙蓉,看起来两相呼应,颇有野趣。市场上八大山人的赝品很多,这件是真品。我给的市场估价是七千六百万。”郑教授意犹未尽的给出了近乎天价的估值,现场掌声经久不息。 “由请本期节目最后一位藏宝人登场。”主持人请出最后一位嘉宾。 这时,一个八岁的女孩穿着一条十分褶皱的连衣裙,抱着一件用红布包裹的非常严实的藏品走上了舞台。 大家注意到女孩的小手虽然已经很认真的洗过,但是指甲里却依然满是黑泥,一开始大家以为她脚上穿的是一双凉鞋,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竟是一双已经开裂的体cao鞋。 专家们小心翼翼的打开了红布,发现里面包裹着一个泥坛。 “小姑娘,告诉几位爷爷,你的罐子是从哪里来的?”主持人在女孩的身旁缓缓的蹲了下来。 “这是mama生病以前收废品时一百元买回来的一件古董。。。”女孩一直低着头,喃喃自语。 “你今天为什么要把这个罐子拿给爷爷们看呢?”主持人轻声问到。 “我mama生病动手术需要很多钱,我想把它卖了。。。”女孩在医院走廊的电视里看到了鉴宝节目的宣传片,所以她想把家里的“宝贝”卖掉给mama治病。 “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金教授微笑着问女孩。 “我叫李蓉蓉。。。”女孩一直低着头,并不停的用衣袖擦着自己的脸。 “蓉蓉别哭,告诉爷爷,你mama得的什么病?”郑教授安慰着女孩。 “肾衰竭。。。”女孩终于抬起了头,向大家证明她并没有哭,大家都在思索女孩为何总是低着头擦自己的脸。 “你爸爸呢?”金教授的声音变得十分低沉。 “不知道。。。”女孩再次低下了头。 “手术一共需要多少费用?”坐在讲台左侧的丘教授关切的问到。 “十三万。”女孩默默的回答。 “你现在有多少了?”郑教授将面前女孩带来的罐子放到了一旁。 “两千。。。”女孩的语气就像是在课堂上答错问题的学生。 这是,舞台的大屏幕上投射出一张照片,看着自己和mama的合影突然出现在屏幕上,女孩急忙解释:“这是我mama的照片,我mama长得特别漂亮。。。” 所有人的眼睛湿润了,照片上女孩的母亲瘦骨嶙峋,左脸重度烧伤,此刻正躺在一间自己搭起的简易板床上,床头上放着一本《睡前童话故事》,周围堆满了已经没有力气送去回收的废铁,这就是蓉蓉的漂亮mama。现场的观众终于明白女孩为什么总是在不停的擦拭自己的脸。节目组在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女孩刚刚从废品回收站卖完废品回来,穿着自己平时穿的破旧的衣服,脸上很脏。由于紧张,她忘记了今天早晨,节目组的叔叔阿姨已经很仔细的给自己洗过了脸,所以她一直觉得自己的脸和往常一样脏。 “恭喜你小姑娘,你这个坛子是一件古董,你愿意五万块卖给我吗?”郑教授红着眼睛,微笑的问道。 “真的吗??”女孩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这位头发已经花白的老爷爷。 “我出六万。”一个声音从观众席上传来。 “我出七万!”又一个声音响起。 “十万!”又有人加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