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昏礼 (第1/2页)
按祖制,国丧为半年,半年内禁喜乐;然而燕昭却刻意延长了国丧,定为一年。不明真相的百姓纷纷赞誉皇上的孝顺,我却明白,他不过是在躲与我的昏礼罢了。不过既然他愿意守孝一年,我颇为乐见。这本就是他欠姑姑的。 然而无论燕昭如何逃避,时光好比白驹过隙,一眨眼,一年便过去了。如今已是来年初春。 恪守礼规的礼官年初就已上呈了礼部精挑细选的几个黄道吉日。大约恼恨被赶鸭子上架,燕昭愣是生生熬过了三个吉日,才不情不愿挑了最末的日子:三月十二。 并且扬言为了喜上加喜,大婚那日还要册立几名妃子,以呈众星捧月之势。 其实说白了,不过是为了膈应我,然而他算盘却是打错了,我要插手的是前朝,管他后院弱水三千? 大婚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过程十分繁复,幸而是帝后大婚,全由礼部负责。倒是爹爹和我落得清闲,有种旁观别人家嫁女儿的恍惚感。 三月初十,宋子君才从凤凰山上回来。 “在山上的日子可辛苦?”我拉着身子日渐挺拔的少年坐在了湖边的石凳上细细打量。山上的阳光似乎烈了一点,子君黑了一些。 子君面色平稳,轻轻摇了摇头。 宋家的人似乎都有一个少年老成的特点,爹爹和姑姑如是,子君和我亦是。 我一时动容,摸了摸他稚嫩的脸庞。 “你可怨生在了这宋家?” 子君不解的看了我一眼,快速摇头。 “子君既然生在了宋家,就当顺应天命,顺势而为,兴许在jiejie眼里,我在走爹爹的老路,可是在我眼里,我在走我自己的路,在这个世间,每一瞬都是不一样的,没有人的际遇会重合。jiejie,你不是在重复姑姑的人生,你会有你自己的辉煌。” 我倒是没有料到才十岁的子君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一时如醍醐灌顶。好半响,我才回过神来,笑着赞子君。 “子君年纪尚小,已是心胸豁达,来日不可限量。” 子君却是赧然一笑,摆了摆手。 “倒不是子君自己悟出来的,不过听先生如此提点过。” “唔?”我愣住:“先生何时有了这说闲话的习惯了?” “哦,对了,先生那边应是安排好了吧?” “是,先生说静待东风。” 东风来得很快,三月十二,春风和煦,阳光明媚,喜鹊在枝头叫叫渣渣,果真是个喜上添喜的日子。 事关国体,燕昭不敢造次,按时来了,规规矩矩祭了祖,耐着性子迎了我上花轿。 帝后大婚,几十年难得一见,整个都城的人都涌到了街上,听的车外十分热闹,只是这叽叽喳喳的议论声,似乎太大胆了一些。 “哦呦呦,这宋家果然是权势滔天财大气粗啊,听闻昨日里那嫁妆足足有三百来抬,愣是绵延十里,几近黄昏才全部送入了宫里。当年先太后出嫁都没有这气派呢。” “可不是可不是,皇上年纪尚轻,这圣世王朝是几乎握在了宋家手里啊!” “哼!” 肆意散发的怒气透过喜轿传了进来。 大喜的日子,就不能高兴点? 行至大半,前面人群里突然一片嘈杂,吵吵嚷嚷。 “求陛下做主…”后头却是听不清了,十分混乱。 “慢着!带过来!”燕昭突然发了话。 “陛下?”子君显然不想因为这个插曲耽误了吉时,担忧出声。 “无碍,你且说说,你有何冤情要呈给朕听?”燕昭的声音格外的柔和。 “陛下!”那人好似有天大的委屈,语气似气似怒,还带了哽咽:“草民徐世清,是淮安县的秀才,去年秋试,本来入围了殿试,却被户部侍郎的公子顶了草民的名额。还请皇上彻查,还草民公道。” “傅于坤?你从何得知名额被顶?”燕昭的声音明显多了许多兴致。 去年秋试是爹爹主持,若是事情属实,燕昭应是可以借题发挥。 “草民..”那徐世清有些犹豫:“草民走了偏门,打听到了一些。” “陛下,此人毫无证据却在此处信口胡诌,想必是要故意误了吉时,其心可诛。”子君策马上前劝阻。“不如…” “子君你年纪尚小,却满嘴阴谋论,与宋丞相一样,十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