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走上正轨 (第2/2页)
累死累活所得的收入。 每亩每年承包费三千元,加上每个月得到两千元的分红,一年下来一亩的收入就有将近三万块钱的收入。而要知道福山村一共有六百多户人家,平均每家每户至少有三亩田地。这样一年下来,哪怕什么事都不做,就有将近十万元的收入了。 每家每年可赚十万块钱!这对于已经穷惯了的福山村村民来说,简直犹如天上掉馅饼。 不怕不比较,一比之下,哪怕之前持观望态度的村民,都争先恐后地跟杨拓签订了承包合同。 签订承包合同之后,村民们纷纷感慨:“不得了啊!杨拓到底赚了多少钱才敢这么花钱?” “管他赚多少钱!”有村民很不在意,他只在意自己的所得收入,只见他兴奋道:“我们家有五亩田地承包给了杨拓,这样一年下来都能赚十五万了。” 有人无比感慨:“一年十五万啊!我的天哪!平均算下来就有一万块一个月了,现在哪里有什么工作能让我们这些泥腿子一个月赚上上万块钱?估计只有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的金领们才有勉强这个数吧!” 有人提醒道:“大家别高兴得太早了,杨拓在和我们签订合同的时候,可是跟我们说了。他可以确保我们每月每年都固定得到这么多钱,但是前提是要管好自己,不能因为有了钱之后,就花天酒地、到处赌钱、吸毒,做各种违法乱纪的事情。如果哪一家有人这么做,他会马上取消跟那一家的承包合同,到时候大家可就白高兴一场了。”
有村民对此十分赞同:“杨拓考虑的极是,咱们不能有了钱,便丧失了做人的本质。这些年咱们市市郊区的那些村屯的村民,就是因为征收土地一夜暴富。最后由于大家管不住自己的手脚,不但弄得一夜破产,而且还因此家破人亡了。这是个教训啊!杨拓立这个规矩,也是给我们提个醒啊!所以以后大家的钱要花在实处,不能因为有了钱就胡作非为、无法无天。” “嗯!是该好好计较的时候了!”村民们也纷纷表示赞同。 村民们在亦喜亦忧的状态中,都在期待着杨拓能够兑现承诺。现在他们都已经拿到了每年每亩田地三千元的承包费,所以唯一的期待就是杨拓所承诺的每个月每亩分红两千元的事情了。 对于后面的这个事情,由于这是杨拓的个人口头承诺,并不属于合同条款的范围,所以哪怕到时候杨拓做不到,大家也都无可奈何,毕竟这是一种个人意愿。 自从杨拓回村创业以来,村民们都已经从杨拓所做的事情上面,得到了许多好处。比如有田地承包费、山林承包费,旧屋项目改建、在菜地帮工所得工资、帮忙管理水库和山头的工资、还有杨拓成立公司村集体占据的10%的股份收益,以及出租田地每亩每月所得的两千元分红。 这一切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让所有人感到无比的期待和高兴。 看到村里出现的可喜的变化,杨拓感到心满意足,没有比这更让人感到骄傲和自豪了。他现在已经初步算是功成名就了。 杨拓是个容易满足的人,有车有房有钱有事业,所以哪怕现在的事业一直像这样按部就班的发展,用不了多久他也有成为亿万富豪的机会。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杨拓的各项事业已经走上了正轨,根基已经打牢。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哪怕有人有能量一举将他的事业摧毁,只要他还拥有山海洞天,那他很快就能卷土重来。 正是基于担心自己所做的事业可能会遭到外部势力的冲击,所以杨拓早就做好了准备。他现在已经将自己的利益跟村集体和村民的利益牢牢地捆绑在一起。 只要村里人都从自己的事业得到大的甜头,若是自己的事业遭受损害,杨拓相信第一个起来反抗的肯定是这些村民。 这年头,夺人钱财犹如杀人父母,夺人事业犹如要自己的性命。如果父母和自己的性命都受到威胁,哪怕对方神通广大犹如神明,都会被人给屠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