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4章 絪缊谷 (第1/3页)
慕容万年并不理会王谟等人,他站起身来,走到殿中央,三向拱手,朗声说到: “诸位好,在下慕容皝,字万年,昌黎棘城人,今年14岁,家父是慕容鲜卑首领慕容奕落瑰,我在家中排行第三。家父常说,“没有知识的人,如同没有香味的杜鹃花”,于是,我在十二岁的时候,就千里跋涉来到洛阳开阳门外的太学求学。前天,太学举行乡射之礼,谯同,也就是那位死去的皓首皓髯的长者担任主持…”, “什么是乡射之礼?为什么是他主持呢?”张凤惊问? 慕容皝稍稍一怔,就转身面向张凤说到:“射礼,是将射箭比赛与礼仪融为一体的活动。它讲究谦和、礼让、庄重。倡导“发而不中,反求诸己”的道德自省。举行射礼,即能达到娱乐目的,又能引导人们立德正己、礼乐相和。射礼分为四种:“大射之礼”、“宾射之礼”是天子、诸侯和大臣们参加祭祀、聚会时举行的射礼;“燕射之礼”是朋友宴会时举行的射礼;“乡射之礼”是太学和民众一起举行的射礼,带有一定的举贤功能。乡射之礼自晋武帝以来,每年都举行两次,从未中断,时间固定在三月和九月。乡射之礼的主持人称为“宾”,需要的是德行卓著且未获官爵的隐士,前天的“宾”就是谯同”。 慕容皝话音刚落,羊林枫就鼓掌说到,“好!这分明是一个晋人的士子才能说出的话,慕容兄对晋文化的了解一点也不比晋人差。” “恩公谬赞了”,慕容皝转身抱拳说到,“我只是在太学中经历过,也听太学祭酒讲过。” 说完放下手,又往前走了两步,“那天,在六名参加射礼的学生中,我分在了“下耦”的下射位,而谯同是“主宾”组的上射位,因而,两轮比赛中我们均有过照面,在“罚酒”这个环节中,我们还有过交谈。因此,昨天我在东市街游玩,一眼就认出榕树下赤裸上身躺着的长者就是谯同。这样的贤者躺于街市,我如何能不管?于是急忙上前探个究竟。也怪我太大意,刚到他身边时只闻到了酒味,并没有察觉他已经死去。于是我大声的呼喊还试图扶他起来,都没有成功。这时,一个二十多岁的晋人上来感触了一下他的鼻息,就拉住我不放,说我杀人了。无论我怎么解释,他都有理由反驳,让我百口莫辩。这时,有四个路过的胡人听不下去了,就欲上前带我走,结果,引得一群晋人上来围攻,最终那四个胡人全被打死了,晋人也死了一个,之后,我就被抓进了廷尉府,但未曾用刑,狱卒说,我死罪已定,不必再审。” 慕容皝眼眶一红继续说到,“我从小到大都一帆风顺,从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这次天降灾祸于我,多亏恩公相救,否则,我是有百死而无一活了”,慕容皝说话间又举手抱拳, 羊林枫忙身体前倾,做一个扶的手势说,“切不要这样讲,举手之劳而已”。 慕容皝又到,“大恩之下,任何言语都是苍白的,但我还是要说:从今以后,无论世间万物如何变化,我对恩公的恩情将镂骨铭心、我对恩公的感激也将永如今日。今天,恩公给了我一条生命,今后,我会还恩公一颗真心。于我而言,今天是一个新的纪元…” 说到这里,慕容皝停了下来,似乎若有所思。 “慕容兄…”羊林枫疑惑的叫了一声, “哦”,慕容皝回应了一声,又接着说到,“有句谚语说的好,“枯树不结果子,空话没有价值”,现在,我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我的真心。” 大家一听都诧异了,齐齐的把目光看向他。 只见慕容皝说到,“从今以后,我再也不叫慕容万年,而叫慕容~元~真。我要让自己铭记今天这个新的纪元、也要让每一个认识我的人都来见证我的真心。”,说完他将右手放在左胸口,深情的颔了一首… 慕容皝这一习话,说的羊林枫心情澎湃、激动不已,连忙起身说到,“慕容兄千万不要这么说,以后也万万不可再叫我恩公,这件事也不要再提了,从今天起,我们大家都是兄弟,快坐下边吃饭边说话,别再站着了”。 同样心情激动的还有封奕,他竞然感动的眼圈有点红。 而李农,王谟,严震却都在心里暗骂,“这他娘的也真能装、真能说,说的人rou都麻了”。 朱三心中只是觉得这个慕容很会说话, 而夏南、张凤心中都有一震,“这孩子动真心了,看来真是个性情中人”。 金梅岺呢?思绪连篇后,正在为世事无常、人生不易而暗自神伤… “滴~~答…”,“…滴~~答…”,静寂的甬道里,水滴落在水潭中的声音,悠远、空灵、清哳而透彻。仿佛时空天人正在这里用心的记录着时间的痕迹。突然,它听到一些脚步和说话的声音,渐渐的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纷杂…纷杂到极限,在掩盖时间的那一刹那,空间豁然打开… “还有多久能到?”,“这个地道也太黑了,三个火把根本就不够用,还不如一直带着眼罩呢”,“那你现在带上也没人拉你呀”,“你们声音也太大了,小声点,别被外面人听到”,“小心!这儿有个水潭…” 三点火光在漆黑的甬道中摇曳出流光,映照着一行十一人在地道中快速前行,这时,前方一个水潭让他们放慢了脚步… “这个水潭的积水有点深,大家靠右边走”,走在最前面的羊林枫边说边提起长袍和长裤,踮起脚尖在水中踩了三下后一跃而过。 “岺姑娘小心,尽量靠右些”,看着金梅岺小心翼翼的样子,他不由得冒出了一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