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古渡桥头恸高秋(一) (第2/2页)
后便被川兵的火铳与弓弩一轮打射,顿时人喊马嘶,冲在最前的红甲巴牙喇瞬间便倒下不少。 但这些红甲巴牙喇都是身经百战之辈,自不会被这阵势吓到,后面源源不断涌来的骑兵瞬间压上,那些倒地未伤的也起身继续冲了过来。 秦邦屏、秦邦翰和秦民屏三兄弟簇拥着立在阵中,眼看着鞑子骑兵冲到眼前,身后的营盘依然没有立稳,乃齐声大喊道:“细娃些莫要掉底子,各队见子打子(注:明代土家族方言),给老子杀呀。” 听到秦邦屏的命令,白杆兵开始聚集起来做了最后一次阵前调整。 然后前排沉稳稳跨出一步,杀气中升出一声大喊,“甩了!” 顿时如林长枪被挺了出来,朝着迎面而来的后金骑兵突刺而去。 那些战马到了近前,被枪头一晃,纷纷踌躇起来,然而哪怕背上披甲人尽力约束,总还是有人一头扎在枪林上,被捅成了刺猬。 ………… 西佛先看着眼前的大明官军,心中暗暗纳罕。 自随英明汗以七大恨起兵以来,他身经百战,才有了如今这个甲喇额真的身份。 但以往遇到的明军,最凶险的也不过是萨尔浒时,彼时他正统领一个牛录随四贝勒在尚间崖与英明汗一道布阵待战,杜松一路被正红旗击溃后,他随英明汗突击开原总兵马林一部,马林兵败后,又辗转扫荡杜松、刘梃残部,其间还阵斩了明军后营游击龚念遂,这才有了如今的前程。 他身上的这副铠甲还是当时从斩将身上扒来的。 那场战事明军三路人马损失惨重,但起先乃是因被大贝勒代善先攻,正白旗实际并未与明军几路人马正面交手,但即便如此,场面依然颇为惨烈。 自那以后,西佛先却诧异地发现,再经历与明军的战阵便忽然松快了起来。
如今沈阳城已陷,城中的粮食还有许多,这春荒便总算有了指望,看着粮食被一车车运回建州,想来族中部中的诸申便不用挨饿,若是再趁势拿下辽阳,尽收辽东之地,说不得自己又能更进一步。且即便大军暂不南下,光是沈阳的人口也够他们这些有功之人好好分上一分。 是以听到竟然有明军前来‘救援’,他自然是嗤之以鼻,援军要是有用,就不会拖到现在了。 然而这回看到眼前的这支明军,却让他心头又是一紧,那些比一般枪阵还要长上许多的白蜡枪杆,那枪头甚是锋锐,透着凶光。而且对面这些兵士,队伍严整,看得出来士气也颇高。 骑兵们感受到胯下坐骑的不安,纷纷勒住马,张弓搭箭,又射了一轮箭。 冲阵是冲不得了,对面的枪阵异常紧密,面对骑兵没有丝毫慌乱,看来只能下马步战了。 他对手下吩咐道:“席尔泰、格朗,你们两个牛录是甲喇中最能战的,给我把枪阵冲散。” 两位牛录额真得令后,当即召集本牛录人马,人人都是两层棉甲,螺声一起,便朝着那支装束奇怪的明军逼了过去。 零星的弓箭从白杆兵的阵列里射出,这是最先赶来增援白杆兵的川军雷安民部,但许多箭矢都被步兵巴牙喇用包着皮革的盾牌格开,即便没能被盾牌挡住的也很难射透两层棉甲。 很快,双方的距离便拉近到短兵相接的程度。 又是一声喊从白杆兵阵中传来,“甩了!” 大量长枪从战阵间透出,有些躲避不及的后金兵直接被捅了个对穿,白杆兵又发出一声喊,不退反进。 有几个勇猛的还想抓住一根枪杆往回硬拉,结果被枪头上的倒钩一回身又给挂倒在阵前,很快便被埋伏在阵中的刀手冲出来结果了性命。 只一合,这两个甲喇中最勇猛的牛录居然就被震慑住了。 格朗带着族人冲得最前,慌忙躲过刺来的长枪,却冷不防被枪尖旁的倒钩勾住了最外的棉甲,稍一停顿之下,胸口便被两支射自白杆兵阵中的弩箭透穿,即便他在棉甲中还衬着一领铁甲,依然只是勉强保命而已。 白杆兵见对方领兵首脑伤重,一个反冲上来就要将朗格困住,席尔泰见朗格受困,赶紧也领着自己的牛录冲上来,战事很快便进入胶着。 【参考文献】 1、《大明会典》 2、《明熹宗悊皇帝实录》 3、《晚明史》樊树志 4、《万历野获编》沈德符 5、《罪惟录经济诸臣列传》 6、《明史袁应泰传》 7、《贰臣传》 8、《明代木料计价和木材材积计算》何卫国 9、《明代辽阳碑志略探》李路华 10、《明代辽阳城主要建筑群平面结构与布局探析》杨馥榕、王飒 11、《石砫土司军事征调述略》李良品 12、《明代辽东镇防御体系之辽阳镇城研究》黄欢 13、《全辽志》 14、《播州土司和石砫土司的关系考证》葛镇亚 15、《建州考》陈继儒 16、《满文老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