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第一节 神秘岩盘 (第4/4页)
上有临街窗户,光线充足。有一道小门通往另一房间,斜阳从天窗射入,照在屋内,交织成一幅生动有趣的画面。她向四周看看,四壁挂着兽头,兽皮,兽骨架,还挂着一幅‘舍身伺虎图’。这图是用佛教经典中的故事来绘成的。其余的几幅画是耕耘,打猎,挤奶,唱歌,跳舞,民俗杂技等,都是反应当时各阶层人们的生活情形的。 克拉拉轻步慢移,踩在阿拉伯地毯上,地板发出轻微的吱喳声。她轻手轻脚地走着,敏捷地绕过放着一支水烟袋和茶具的小桌,跨过几张坐垫,细心地欣赏着那些丰富多彩的图画。这些绚丽的画卷,给她提供了前人生产和生活等方面的形象资料。她觉得:在这里,自己见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自己不仅了解到一些佛教的真谛,了解了一些佛门宣扬的哲学,又学习了些历史知识,更是一次难得的艺术享受。 听到楼下门口传来,珠帘噼里啪啦的碰击声。她走到楼梯口,看到店主高嗓门地正呼喊着叫人送茶。 她懵懵懂懂地走到楼下,晕晕乎乎地来到一间很隐蔽的房间,无意拉开一点帷幔,往里窥视。她满脸惊异地看着,靠墙角摆放着的几件用厚麻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物体发愣。目光象是被磁石吸住了一般。听到身后有脚步声,她感觉到是店主回来了。于是,她装着在欣赏窗外的街景,含着令人难以觉察的眼光偷偷斜视那几件东西。那些物品突然之间在她的眼中神秘起来……。 克拉拉故意绕着弯子,赶快找到话题:“顾老板。楼上那幅舍身饲虎图,我怎么看不懂?” 店主:“你没仔细看那幅画。你头脑这么清楚的人会看不懂?” 克拉拉:“关于这幅图,你能给我讲里面的内容吗?” 店主:“你这纯洁无瑕的人,是上帝把你派到这里来,让你接受新的事物,新的思想。告诉你,我把你接到店里,算是办了一件最聪明不过的事。” 克拉拉:“象这样的话,正合我的心意。算了吧,别扯东道西了。快讲吧。也许里面的故事令我感兴趣,内容会让我感动。不过,我要弄清楚这幅画的真实目的?” 店主:“在这个地方,若是不怀着敬祖敬佛的话,那么肯定听到的是一些空谈烂调的言论。” 克拉拉:“我对佛祖是虔诚的,我的精神也贯注在他的身上。” 店主:“象这样的言语正合我的心意。好,光为这一点,我也必须把画中的故事讲清楚。” 克拉拉:“对这事儿,我不懂,只有封了口不说话。” 店主:“这也该轮到我说了。画说源头,敦煌千佛洞是中国著名的石窟艺术宝藏。璧画和塑像的洞窟多达四百九十二个,里面珍藏着中国古代艺术匠师们创制的彩塑两千多尊,璧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是世界艺术史上罕见的伟绩。” 克拉拉有些竟疑地说:“哎呀。我没想到,你到成了统计家了,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店主:“笑话,严重了,这顶贵冠我可不敢戴。这都是朋友在闲聊中,我听到的。谁让我记性好,有些东西过目不忘,嘴又好说。当然,我只对你这一肚子学问的人侃侃,外人,我是闭口不言,省得走漏了消息。” 克拉拉:“我应该听你的话,凡是不应该反驳乱说的,我决闭口不言。”她用希望和企求的目光望着对方:“往下讲啊?” 店主:“未说话之前我得细细想想……要不,我可说不清楚。” 克拉拉:“好呀。仔细想想,好好说说。我用心听着……” 店主:“想了千遍,不如用心口说一遍。石窟艺术都是以佛像,佛教故事为其内容,展杨于世的。古时候,曾在印度流行过一种石洞供奉佛像以修来生的造像活动,传入我国得到了蓬勃发展。佛教以宣扬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现世受难,来世幸福为主要内容。” 克拉拉:“你回答的很高明,但我也不懂。佛祖究竟是怎样的人?我不知道。不过,我猜想他是一个正人君子,你将他的真实情况,都照实说出来吧。我想,图中的内容会令我感动。你不停地宣讲一些关于佛教的事情,我很想听听,想弄清究竟是怎么回事?” 店主:“小姐,你有点太爱说话。有些规矩你一不懂,不管什么事你都要插进去,表示自己的意见。” 克拉拉:“我很敬重你,求知若渴,也爱听你说。但我对你,话未免说得太直率了一点。不过,我的脾气就是这样,心里想的,就得说出来。” 店主:“好吧。不知为什么,这些日子,我总是心神不宁,简直不和任何人来往,包括正正经经的朋友前来拜访,一律拒绝。为此,得罪了不少人。好吧,说这些干嘛。趁现在没生意,又没外人,你要不要让我把那图所描绘的故事,仔细说个清楚?” 克拉拉:“我早等不及啦。那幅舍设饲虎图生动有趣,就是讲的佛教故事吧?” 店主:“这是还不过刚刚露出一点苗头,你就立刻一把抓住不放,赶紧想听听故事内容。” 克拉拉:“你这番议论与本图毫不相干。人们都知道,佛祖过的是一种苦练修行的生活。我可不愿听你的废话连篇。” 店主:“在这个地方,若是不谈论佛祖佛教的话,那么所听到的必是一些陈词滥调的空谈。这种言论是我不能忍受的事情。” 克拉拉:“我明白了,象这胡言乱语不合你的心意。我们还是谈正经话题吧。” 店主:“在藏区着地方,人们的全部精神都贯注在佛祖身上。那幅画,中心思想就是,突出地宣扬佛教的舍身亡己,便可以进入西天极乐世界的思想。” 克拉拉:“在整幅画面中,我看到的就是这种舍身亡己的精神。这个榜样是否值得赞扬,我还搞不清其中的名堂?你还是给我讲一讲。” 店主:“这位佛祖可真是个大圣人。他过的可是一种严肃的虔诚的生活,坐在菩提树下苦练修行,普度众生。为了能让人们感受佛教的种中好处,他摆脱了繁华世界,甘愿吃苦受罪,不再享受人间乐趣。所以,他的头上才显现出一圈灿烂高尚的道教佛光,照耀世间。” 克拉拉:“说了半天话,你还是没讲那幅画?多说那么多干啥?” 店主:“你应当听我说话,凡是不应当斥责的话,你不该斥责的。不过,碰上我,你真运气。我告诉你。萨陲那太子和他哥哥在山中打猎,碰到一只母虎。恰好,母虎生了七只小虎,快要饿死了。母虎没办法,想要吞食自己的儿女充饥。太子见到此情,于心不忍,就用自己的身体去喂老虎。太子死后,他的父母非常痛心,修造七层宝塔,厚葬了他。” 克拉拉:“你一说他的这些,我听了都象是奇迹,是我崇拜的英雄。画面形象地描绘太子低着头,镇静地躺在虎群中间,毫无半点痛苦的神色。让我敬佩不已,激动不已,感慨不已。所以,请问你,这些话来自哪里,能透漏给我吗?” 店主:“你这番话颇有佛家思想的味道。倘若你想知道着幅画,实话说,原画在千佛洞中。我这里都是赝品,临摹画,全是假的。” 克拉拉:“若说千佛洞,我知道,还有一段不光彩的历史。据传闻,斯坦因在参观了石窟和塑佛后,在藏经洞中,从王道士手中骗走了许多画卷,文书。其中文书纸质精良,卷成辎卷,保存完好。更令人吃惊的是,有些竟然是玄奘从印度取回,经他译成汉文的佛经卷子,极其宝贵和研究价值。在展出中,我看到,藏经洞中的一部分画卷,有的画在纸上,有的画在绢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