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妙借东风,新品上架 (第2/2页)
案上,严明云卿是合法使用。 而且这事不仅福嘉县主知晓,就是温家和雍亲王爷也有份儿,你们确定要告? 几人灰溜溜地从大理寺回去了,陆大人听着下属如此说,没有什么反应,只是挑了挑眉。 这一事出后,再也没有人无事盯着红袖招了。 也有要剽窃店面创意,店门两边放了两块穿衣镜,把最好的作品展览着吸睛。 可是,竟然都忘了,最贵的是穿衣镜前的琉璃好吧,那可不是说能买到就能买到的。 所以红袖招成衣店,虽然是新起之秀,倒也凭借着完美设计、质量保障获得超高人气,短时间就在汗里博得一席之地,站稳脚跟。 云卿听闻,也只是付之一笑。 店不在多在如何经营,之前是试水,现在还不好好经营,那吟岫居的姑娘们等着喝西北风啊。 “主子,三娘来了。” 采薇注意到云卿一直盯着壁上等人画出神,不觉出声唤着。 “县主。” 说话间,扈三娘已经进来了,福了福身。 云卿见着她满面春色的样子,知道红袖招的生意定是不错了,但也不至于—— “县主,今天露华台的玉堂姑娘来了。还带来了这个。” 扈三娘把一个小匣子打了开来,里面是一些银锭子还有数张面额一百两的银票。 云卿没有言语,留意着她的神情动作,如果她没记错的话,露华台应该是家青楼。 “玉堂姑娘说,这是定金。契约就不用了,她相信红袖招的招牌,但她有一个要求。” 扈三娘继续说。 “说来听听。”
云卿极有兴趣地坐了下来,便有着了紫丁香齐腰襦裙的丫鬟上茶。 “就是衣裙款式,一定要与众不同。到时候了,她会亲自让人来取。依您看——” 这桩生意要不要应下来?毕竟是桩大买卖。 论女子的消费市场,当然是女子最多,挥手便可一掷千金的地方了。 扈三娘在心里暗暗补充。 云卿淡笑着,“三娘,你不是连定金都收了吗?” 扈三娘俏笑嫣然,这么桩生意,县主一定不会错过,所以她就自己应了。 从她眼角眉梢中,云卿就知道她的想法。 看来,自己的形象树立得不错,肯定不止扈三娘,八成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想的。 这样也挺好,正中心意,合套路。无利不起早不正是商人本性么,但,那不代表,下面的人可以替她做决策。 “这件事,你去办就好了。一切按章程来就是。” 扈三娘略显激动地答应着退下了,云卿一一看在眼里没有说什么。 等人走了许久,采蘩进来看着云卿在书房里临着字,桌上已经堆了厚厚的一沓。 “主子,是露华台有什么问题吗?” 采蘩拾掇着地上的纸张,疑惑地问,露华台的事她听在店里的小丫鬟说了。 “没有,你先出去吧。”云卿头了不抬地吩咐。 云卿在练字时,是不想要别人打扰地,采蘩捂着嘴,点了点头,退了出去。 想不出什么思绪,云卿把字帖放在了一边,用着剩下的油墨,画起油画来。 日渐西斜时,云卿才从屋子里出来,正打开门时,一群小丫鬟正围着庭院石桌。 “主子。” 几个花字丫鬟看到云卿已走到身后,反应着,旁边的人才让出来。 芍药坐在正中,不知道在捣弄什么,许许多多的东西堆了一桌子。 “姑姑又在做什么有意思的,瞧把她们乐的?” 云卿拾起了一张方子,上面列了许多药材。 “这是那日不知道在哪里寻到的古方,说是可以驱蚊,老奴就试试。” 芍药竟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自己也是闲得,说着又放了一味药。 “姑姑,这上面说的辟寒香只有三钱,您这些会不会少了?”云卿凝视着芍药手里的金丝小秤说。 旁边的丫鬟倒是只觉香的很,没有觉着有什么参差。 而芍药手里的动作没有因为云卿的纠正而停下,而是继续研磨。 “主子不知,这张古方是前人抄录的,因为缺乏考究往往都是取最大值。” 顿了顿又道: “这古人也是人,又怎么会完美到没有差错?要知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水满则盈。而且这些东西都是药材,自然不能一板一眼地来。” 云卿没有接话,想着申嬷嬷说的话出了神儿。几个小丫鬟感兴趣地扎到了一起。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豁然开朗时,云卿转头就唤来了非攻等人。芍药留心着,似有似无地微微一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