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立志传_第二十一章 错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错认? (第2/2页)

的那样,其次,体内青丘九尾狐的精魄,似乎也隐隐有着即将苏醒的迹象。

    “它,有动静么?”张素素皱眉问道。

    “他?”

    “那只狐狸!”

    “哦,”张宁这才恍然大悟,一口将杯中的茶水饮下,淡淡说道,“我在注意着呢……眼下还没什么动静,不过,可莫要大意……”

    “你在担心我?”张素素有些惊愕地说道。

    “我只是担心我自己,还有你肚子里的,那原本属于我的孩子……”冷哼一声,张宁冷冷说道。

    说来有些可笑,当初你死我活的两姐妹,如今仿佛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显然,倘若那上古年间的妖兽青丘九尾狐当真苏醒,夺舍了张素素,那么张宁,自然也难逃形神俱灭的下场。

    “哼,此事不需你多嘴!——对了,他在哪?”

    不知为何,方才还与张素素有说有笑的张宁,突然间没了声音。

    不由得,张素素面上浮现出几分怒意,恼怒说道,“张宁,事到如今,你还不肯告诉我?——眼下你、我,唐姬俱在许都,留他一人在荆州,这算什么?再者那所谓的天道已准备出手对付你我二人,此事难免不会牵扯到他……”

    “你还好意思提唐姬?”张宁冷哼一声,随即长长叹了口气,摇头说道,“或许你是对的,但……如今我也不知他身在何处……”

    张素素这才回想起来,当初张宁已用妖术抹去了关于她带陈蓦到何处的记忆,心下更是恼怒。

    “既然如此,那我就慢慢找好了,即便翻遍荆州!倘若有谁胆敢阻我……”

    望着张素素那略带几分狠意的眼神,张宁默默叹了口气,随即放下了手中的茶盏,身躯化作一缕银光,仿佛水流般,回到了张素素体内。

    --与此同时,樊城--

    “把那根木头递过来……对,对,就是那个!”

    “那边的,加快速度!”

    “檑木全部搬到城上……没听到我说是城上么,蠢货!”

    鉴于张辽的大军已陆续攻下邓城、新野以及周边诸多城县,兵锋直指新野,整个樊城顿时忙碌起来,毕竟樊城是襄阳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樊城失陷,那就意味着长江以北的荆州北部已全部沦陷于张辽手中,难有再次夺回的机会。

    是故,无论是蔡瑁还是刘备,都不想这座城池有何不测。

    “赵将军,这是最后一批了……”

    在樊城的西南角,县尉刘封指着仓库里的粮食对赵云说道,此人本姓寇,后来被娘舅刘宓收留,改姓刘,担任樊城县尉一职,颇有武力。

    赵云闻言皱了皱眉,摇头说道,“虽不知具体,但这显然不够……”说着,他顿了顿,问道,“敢问刘县尉,援军……”

    说到此事,刘封脸上浮现出几分难色,犹豫了半响,说道,“援军,那蔡瑁派是派了,不过只派了三千来人,而且还是一些由各地守备军与乡勇所组成的兵卒,论战力……”他没有说下去,但是赵云已明白了他的意思。

    在大汉朝,各地境内的兵马一概分为三等,第一等便是用于攻略他处、或者防备他人进攻的正规军,这披士卒享受最精良的武器与最严格的训练,每日的日常只是训练,可以说是专门为战争而存在的军队。

    次一等的,便是守备军,这个档次的军队龙蛇混杂,有从一线正规军从退役的老兵,也有从未踏足战场的新兵,甚至还有一些出身地痞流氓的家伙,基本上只是充当境内各个城池维护治安的工作,要这些人上战场,未免有些强人所难。

    至于再次一等的,那就是所谓的民兵、乡勇,这些甚至称不上是享有军饷的士卒,大多数在各地牙门帮忙处理杂事,农务时甚至还要想民夫一样下地劳作,有些甚至连系统的训练都没有经历过,很难想象能起到什么作用。

    然而蔡瑁派来的援军,却是由守备军与各地乡勇所组成的军队,至于一线的正规军,荆州水军,却是被蔡瑁牢牢握在手中。

    “大敌当前,荆州却仍无法联合一致,实在叫人忧心……”长长叹了口气,赵云走向城墙方向,去视察樊城的防御设施。

    比起粮食与士卒的不足,最缺的,还是将领啊……

    一想到在新野时奇袭张辽大营无功而返,反而搭进去不少精锐将士,赵云暗暗叹了口气。

    一名万人敌,便足以抵近万精锐之士,而武神,更是胜过十万兵马,怪不得古人曾言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也不知主公与蔡瑁商议地如何了……

    想到这里,赵云眼中不禁又流露出几分忧愁,而这时,他身旁的刘封隐约发出一声惊讶的声音。

    “唔?”赵云抬起头来,顺着刘封的视线望去,却看到一个看似二十来岁的男子,扛着三根巨大的木头从自己身旁走过。

    好大的力气啊……

    要知道那三根木头,粗看便有不下四五百斤,然而那男子却仿佛浑然没有察觉到,轻轻松松将其抗在肩上,这份力气,恐怕整个樊城,也只有天赋异禀的张飞能够稳胜一筹。

    “那位兄弟请稍停片刻!”赵云喊住了那人。

    只见那男子转过头来,疑惑地望着赵云,很显然,有这份力气的,也只有流落在樊城的陈蓦了。

    赵……赵云、赵子龙?

    方才想着心事以至于没有注意到赵云的陈蓦,显然是吃了一惊。

    “赵、赵将军有何吩咐?”

    “你认识我?”赵云愣了愣。

    “呃,赵将军或许忘了,小的本是南阳之民,当初赵将军孤身前往南阳时,小的曾远远观瞧……”

    “哦!”赵云这才恍然大悟,随即暗自打量着陈蓦,不知为何,他隐隐感觉眼前的男子有种很不协调的感觉。

    在他看来,眼前的陈蓦显然没有任何戾气的存在,但是不知为何,隐隐有种无法言语的压迫力。

    能让自己也感到到压力的……

    武神?!

    又惊又疑的赵云,忍不住伸手一搭陈蓦肩膀,稍一用戾气刺激,后者当即痛地大叫起来。

    “哦,抱歉,抱歉……”见自己失态,赵云连忙致歉。

    本来,见赵云一见面便不知捏住了自己的肩膀,陈蓦不禁有些气愤,但是如今他如此诚恳地道歉,陈蓦倒也没放在心上,正要扛着木头走向城墙边,却听赵云身旁的刘封皱眉问道,“你……很眼熟啊,曾经是否居住在黄州?”

    原来这刘封,竟然是数月前与陈蓦照面过一次的那位青年人。

    “黄州?”陈蓦愣了愣,摇头说道,“大人认错人了吧,小的是南阳人……”

    “是么……”刘封将信将疑地点了点头,看得出来,他也不是那么确信。

    他认识我?

    在拒绝了赵云邀请他入伍当兵的推荐后,陈蓦扛着那三根木头来到了城墙处,正卸下肩上的木头,只见在那里督促的一名老兵忽然睁大了眼睛,惊愕地瞧着陈蓦。

    “陈……陈老弟?”

    “啊?”陈蓦愕然地抬起头,莫名其妙地望着那位穿着一身兵勇服饰的老兵,只见此人眼神炯炯,体魄刚健,发须虽略显苍白,但隐隐有股无法言喻的强大气势,正是当初在黄州与陈蓦有过照面的黄忠。

    “老人家你认错人了……”

    “老……老人家……”显然,黄忠受到了不轻的打击。

    在万般解释对方认错人后,陈蓦终于从又惊又喜的黄忠那逃了出来,却没想到没走过一个街道,忽然有个身强力壮的壮汉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惊喜连连喊道,“师傅!”

    陈蓦顿时愣住了。

    怎么回事?

    难道今天,是专门被人认错的日子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