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1章 新的出路 (第1/2页)
杭州距离江宁不远,本身来讲繁华也是相差不多的,当然从政治地位来讲,姑且杭州还是弱了些许,市井之间倒真是不差的。 王凝的云记在半年多以前就已经打入杭州,半年之后,在这边已经有了很大的规模,而后又以杭州为中心,向附近的闽粤等地发展,仿若一张大网铺了开来。 云记名下的产业已经有了很多种,作为起家的布业,倒也没有落下,反而衍生出了很多副业,从出产丝绸到成衣都有了很大规模的发展,同时在王凝的要求下,云记很注重高端市场的打造,使得眼下云记的服饰已经成了某种身份的象征。 基于此,也有很多人开始争相模仿云记的模式,关于版权的官司已经打过好几场。云记胜出之后,并也很注重在官府备案,在此前提之下,与各级官员算是混了个脸熟,姑且算得上真正有了一定底蕴。 另一方面,云记也注重自身产品的质量,渐渐的也算是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 其余与衣服业一同发展最好的当是酒楼了,云记在推出只有汴京少数大厨才掌握的炒菜之后,一时间声名大燥,迅速俘获了整个市场。而后与各家同行之间展开合作,推广炒菜的同时,依托自身强大的关系网再次迅速占领高端市场,因此这半年多对王凝来说,他已经是很成功的商人了。 涉及酒楼,云记名下渐渐也发展出一批副业,诸如酒水,炒菜用的配料等一大批从未出现过的东西都被鼓捣出来,可以说云记依托如此强大的“先天”因素,现在已经是江南数一数二的大商户。 云记发展迅速,倒也注意区域保护,是以这种模式下,王凝已经开始进账了,之前有出无进的局面也将打破,加之半年多的磨炼,他手下的那些人基本也了解怎么运作,可谓前途一片光明。 席文被苏筱妍派过来杭州的时候,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情愿。近段时间来,对他来说可以说是一种折磨。他出身算不上好,就连席文这个名字都只是隐约记得,他本身是个孤儿,亏得苏家曾经的救济他能够长大成人,并且有了今日这番成就。他对苏家打从心眼里感激,除此之外,他也有别的心思。只是这种心思不足为外人道,甚至一度因为所谓的门户之见,他羞于做那种想法。 而后随着长大,有些心思并也变得坚实起来。 他陪着苏筱妍长大,看着苏筱妍一步一步走上苏家掌权人的位置,他可谓是见证了苏筱妍的一切。在此过程中,他也是用心做着事情,把自己当了苏家人,费尽心思的做事的。 然而苏筱妍到底没注意到他,或者说对他也仅仅停留在“兄长”这样的程度上,确实,当年苏源确实提过收养他的,可后来想想,他到底是外人。 他从一个濒死的孤儿,走上苏家大掌柜的位子,都不足以让对方接受,甚至到得现在,他被“排斥”出中枢,到了杭州。事实上杭州苏家的生意已经走到了绝境了。 他的前面,也是绝境了。 尚且记得临行前薛琳与他说过,而后摇摇头,暂且压下了。 春晚楼,楼高五层,矗立在西湖边上,青山绿水的映衬之下,显得优雅而又富有古韵。 这座楼是新建起来的,来往的大多也是杭州城里有些地位的人,寻常百姓大抵是不好意进门的,大多都是选择不远处起名“又春晚”,“塞春晚”的小酒楼,幻想一下真正春晚楼里那些听起来就流口水的菜色。 至于春晚楼,实际上并不拒绝所谓的平头百姓,只要给得起钱的,来者不拒,当然过来这边就得按人家的规矩来,不然是要挨揍的。 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之儒雅气息,倒也吸引了大批的文人才子,这当中多少是有才学倒看不出来。这些人姑且也喜欢做些附庸风雅的事情,比如赋诗一首抵饭钱的,当然这种时候往往也是要被掌柜的请出去的。 基于此,春晚楼的名声并也有些差了,不过就是杭州知州老爷的诗词人家尚且都看不起,这些人心里有气也渐渐压了下去,何况春晚楼名声摆在那里,隐隐间似乎能在这里宴请宾客的才是正儿八经有些本事的人,并也没有人过多计较了。 王凝过来杭州,首先停留的地方就是这春晚楼,他打扮平常,与他身份明显是不相称的。 随意在一楼找了个地方坐着,从面前桌上抓了把瓜子,不紧不慢的嗑着,在他对面,则是已经到了杭州有几天,如今云记的几个大掌柜之一的吕融,吕融旁边则是春晚楼的掌柜,至于负责杭州业务的大掌柜大抵有事,并没有过来。 王凝听着吕融的话,笑了笑,并不在意:“原本是定了日子的,现在十月分了,这边事情还有很多没处理,大抵是回不去了。” 这里说的日子是他与苏筱妍成亲的日子,至于下聘的日子早已经过去了。 吕融眉头一皱,开口道:“东家,我看要不我这就回去,选个日子,先把聘礼送过去?” 王凝手上的动作停顿了一下,吕融一脸担惊受怕落在他的眼里,却显得有些小题大做,大抵是想打趣一下,他并也拧了拧眉,叹道:“本是叫你在那边看着的,你倒好,屁颠屁颠跑了过来。” 吕融面色微变,神色暗淡下来,对于王凝的话似乎很是赞同:“东家说的是。” 王凝抬手示意了一下,旁边侍候的掌柜退了下去,他看着吕融,咂嘴道:“你放心吧,她的性格我了解,这种时候,不会发生你说的那种事。” “何况,云记实际上的权柄都在你们几个大掌柜手里,她真要做什么,绕不开你们的。” 吕融神色微凝,大抵以为王凝这话是给他们的警告,于是肃容道:“东家说的是,我知道了。” 王凝虽然觉得他神色有些怪异,却也没有多想,点点头,而后问到:“你过来也有些日子了,有没有什么收获?” 吕融想了想:“云记的生意走的很稳,之前几场官司都已经解决,不过收购蚕丝时遇上了一些麻烦……似乎有人插手了。” 王凝哦了一声,而后道:“这些先放放,粮食的事,尽快落实。” 吕融点头应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