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帝国风云_第一百一十章 崔氏危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章 崔氏危机 (第2/2页)

德太子之子越王杨侗的老师。太子父子均师从崔赜,这等荣耀当今世上也就崔赜一人享有,而这与崔氏的中土第一高门、第一簪缨经学世家有间接关系。

    正是因为崔赜有这个特殊的荣耀和灿烂的光环,他与皇统紧密联系到了一起。

    元德太子薨亡后,第一承继者就是元德太子的弟弟,过去的豫章王后改封齐王的杨暕。第二承继者就是今上幼子,赵王杨杲?”

    薛德音的回答让崔逊眼里的忧色更浓。明显,游元已经推衍出了局势的发展,为了保住河北权贵的利益,游元肯定在过去的几天里已经想好了对策,并致书河北各大世家。正因为他已经开始了布局,不想向崔氏做出妥协,所以才请崔逊上岸拜访故人,让崔逊知难而退,或者说,他有意请崔氏以河北权贵利益为重,服从他的决策,至于崔氏可能为此遭到的丧失,崔氏必须要有承担的准备。

    “舞阴公可曾对你说过甚?”

    薛德音摇头。他有足够把握肯定薛世雄没有参与这一谋划,但从他与薛世雄谈过之后,薛世雄就被“拖”了进来。

    “伽蓝与舞阴公一起进宫拜见了裴阁老,回来后,他可曾对你说过甚?”

    薛德音再次摇头。此事如果是裴世矩以至是皇帝所谋划,那伽蓝不过是个棋子,虽然这个棋子承担重任,一步步地推动着局势发展,并把各方势力拖进其中,但伽蓝一直是个棋子,尚没有资格接触到核心机密,所以即便裴阁老特地召见他,也不会透漏更多机密,最多就是安抚鼓励一番,然后让伽蓝继续沿着他所设定的轨迹一步不差地走下去。在今日这盘棋中,伽蓝现实上就是个支点,裴世矩利用这个支点,很轻松地撬起了各方势力,让各方势力在利益的驱动下,向着他所设想的目标奋勇杀进,最后不论各方势力能否实现各自的利益目标,裴世矩都是最后的赢家。

    崔逊悄然颔首,再问道,“伽蓝姓甚?”

    薛德音苦笑,“官奴婢出身,怎会无姓?他不说,某也无从查询。不过……”

    崔逊眉头微扬,十分期待。

    “不过某家七娘说,伽蓝的长相与她的大哥十分类似。当年司马大郎配发敦煌,不幸死于边乱,全家罹难。这事你应该有所耳闻。”

    崔逊迟疑着,踌躇良久,低声叹道,“河内司马,两晋皇族,好大一个姓。”

    “七娘曾当面质询,但伽蓝一口否决。”

    “裴阁老一定知道。”崔逊说道,“舞阴公也一定知道。”停了顷刻,他又补了一句,“陛下大概也知道。”

    薛德音愣了顷刻,旋即想到在爵位品秩上一向“吝啬”的皇帝竟然破天荒地打破常规,特授伽蓝从五品的朝散大夫,并让其所统的西北马军团为禁军**建制,还亲身授以龙卫番号,这其中恩宠之重远非一个来自西北蛮荒的戍卒所能享有。薛德音对此事不断心存疑惑,如今给崔逊一提示,这才意识到其中的隐情可能和伽蓝的姓氏有关。

    “这事重要吗?”薛德音问道。

    “非常重要。某会托人查询,只需知道他姓什么,也就知道他的出现对我们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但目前并不重要。”薛德音说道。

    “假如他姓司马,那即便是目前,也是非常重要。”

    河内司马氏虽然不是中土第一高门,其历史没有崔氏那等悠久,但其是两晋皇族,声名显赫。它与虏姓第一姓元氏,也就是过去的拓跋氏,因为都曾是掌握中土的皇族,所以地位非常尊崇,即便是中土顶级豪门王崔卢李郑五大世家对其也是恭敬有

    司马氏在南北朝后期依旧是人才辈出,其中辅佐高欢成就一带霸业的司马子如就是一个名扬史册的人物。他的儿子司马消难同样知名。司马消难起于山东高齐,娶高氏皇族公主为妻。后逃奔关中北周,遭到重用,为朝中四大辅弼大臣之一,北周末代皇帝的国丈。其与杨忠情同兄弟,先帝更是以子侄礼待之。但在北周末年,先帝以大丞相主政期间,司马消难与尉迟迥、王谦举兵叛乱。兵败后司马消难逃亡江左南陈,再受重用,为朝中三公之一的司空。

    帝国统一后,司马消难回归长安,先帝赦免其死罪,但削籍为乐户,极尽侮辱之能事。司马消难不久亡故,其子孙后代惨遭打击,先帝屡次借助杀戮山东和江左皇室宗亲的机会,将司马氏的宗亲子弟、门生故旧或诛杀,或流配,或除名为民。虽然有些人挣扎着幸存下来,但最窘迫的时候,司马氏的子弟以至沦落到在长安街头杀猪宰羊为生。

    薛道衡最后娶回家的七夫人就是司马消难的小女儿。这也是适逢司马氏家道中落,否则司马氏的女儿岂能给人做小?从另一层意思来说,这也是薛道衡仗义,在司马氏厄难之际,伸手相助。

    等到先帝的怨气**完了,司马氏的命运才逐步改善。流配子弟连续回归,当初在长安街头杀猪为生的司马德戡也从军征伐。

    这时候,司马氏的家族势力迅速恢复。司马氏的门生故旧本来就遍及中土,而司马消难又曾在山东、关中和江左三地辛苦运营,其强悍的人脉关系在司马氏的恢复中发挥了惊人作用。

    换句话说,今日的司马氏子弟,尤其是司马消难的直系子孙,在特殊情况下,就是有共同利益诉求的时候,能够得到山东、关陇和江左三大权贵集团中的很大一部分力量的支持和协助,而这种实力即便是中土第一高门崔氏也做不到。

    薛德音自然知道崔逊的意思,但他只能幽幽一叹,“伽蓝不会承认,即便他承认了,也没有意义。”

    的确,没有裴世矩和薛世雄的证明,没有皇帝的承认,就算伽蓝拍着**说自己姓司马,那也没有任何意义,无论对司马氏还是对其他人都没有任何协助。反之,就算伽蓝不承认,他也一定是司马氏的子弟,要认祖归宗,想逃都逃不掉。

    “某不需要他承认。”崔逊摇摇手,脸上显露一丝莫测高深的笑意,“某也不会对其他人说,伽蓝姓司马,某只需对别有用心的人做出小小的暗示,就能达到同样的目的。”

    薛德音懂了,但他家与司马氏关系密切,司马氏的荣辱兴衰会对其产生间接影响,他不能视而不见,任由崔氏拿伽蓝的姓氏大做文章,大取其利。

    “陛下如此器重一个西北戍卒,明显别有隐情,而你以薛氏三凤之尊,屈就于西北戍卒之下,更是别具用心。”崔逊说到这里笑了起来,“陛下以此子取利,你又何尝不是?”

    这句话大有深意,能够理解为崔逊有意利用伽蓝与裴世矩建立关系,继而获知一些皇帝的机密,也能够理解为崔逊有理由怀疑薛德音已经与裴世矩建立了关系,只需与伽蓝联手完成了裴世矩的企图,前途就是一片光明。

    薛德音沉默不语,暗自思量,良久方才出声问道,“能否需要某先与伽蓝谈谈,向其透漏一些崔氏的事?”

    崔逊颔首,“有劳了。”

    =

    =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