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六章 兵分两路 (第1/2页)
第一百七十六章兵分两路 伽蓝目如利剑,杀气森然,其彪悍之气,让宋正本暗自惊骇,心懊悔不迭。(DANKAN赢Q币,他意识到自己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在明知道西北人骄横跋扈、恣意妄为的情况下,还寄希望于他们救出游元,纯粹是一厢情愿,但此时此刻,除了向西北人求助外,还能求助于谁? “你对黎阳仓为何如此清楚?” 伽蓝的质问暴露出他对宋正本的怀疑。 “国仓隶属户部。在度支改为户部之前,任公曾出任度支侍郎,奉旨数次巡察山东,而黎阳仓是必到之处。某陪侍任公左右,当然熟悉仓城。” 宋正本回答得滴水不漏。 “可有强攻之道?” “整个仓城划做九个储区,而九个储区虽然各自独立,但共用一道城门。”宋正本停了片刻,又补充道,“将军,黎阳仓实际上就是一座山,而攻山之难,不言而喻。” 伽蓝冷笑,问道,“可有智取之策?” 智取之策?宋正本苦笑,摊开双手,“若任公在,凭他手上的诏,可以进仓巡察。” “某只要进仓城,就必能拿下黎阳仓。”伽蓝追问道,“诏何在?” 宋正本望着伽蓝,抚须而叹,其意思很明显,你若想拿到诏进仓城,就必须先把游元救出来。 治侍御史游元,皇帝诏,两者俱齐,才能进仓城,缺一不可。但是,要救出游元,就必须杀进杨玄感的尚行辕,而战事一起,就算救出了游元,是否还有时间冲进仓城?一旦西北人受阻于仓城之下,与杨玄感的叛军展开厮杀,则必有全军覆没之灾。到了那一刻,就算给杨玄感以重创,阻碍了杨玄感的叛乱,但又有什么意义? “可知仓城的文武官长?” “去年底,陛下下旨,由礼部尚杨玄感坐镇黎阳督运东征粮草;仓部侍郎窦衍辅佐之,并兼领黎阳仓司仓,全权掌领仓城事务,而仓城防务,则由黎阳都尉贺拔威负责。” 窦衍?贺拔威?伽蓝对这两个人非常陌生,目露探究之色。 宋正本倒是爽快,也不矜持作态,详细告之。 = 窦衍出自关陇虏姓大族窦氏。 关陇窦氏自述是传承汉朝外戚第一家窦氏。大汉窦氏声名显赫,从窦太后、窦婴、窦融到汉末的窦武,无一不是扬名史册的人物。大汉窦氏本源自河北清河,后迁至关中扶风,并逐渐形成扶风、河南和清河三大房。比如窦建德就是出自清河房窦氏。 但今日的关陇窦氏实际上是由鲜卑大部落纥豆陵氏汉化而来。或许是为了表明自己的血脉里流淌着汉族的血液,窦氏告于天下,说汉大鸿胪窦章之子窦统,在汉灵帝时为雁门太守,因避“窦武之难”而亡奔匈奴,遂为部落大人,后附属鲜卑,从拓跋氏世居于代,并赐姓纥豆陵氏。窦氏子孙累世仕魏,皆至大官。 六镇大起义时,窦氏的窦炽在河北定州“举旗”,后投义军领袖葛荣。葛荣败,乃转投尔朱荣。后从魏孝武帝西进关中,就此加入宇文泰的武川系。 窦炽兄弟三人,上面是两个哥哥窦善和窦岳。窦善的儿子叫窦荣定,娶先帝的jiejie安成长公主为妻。其嗣子叫窦抗,是今上的姑表兄,因为牵扯到汉王杨谅谋反一案,被削爵罢职,除名为民。窦岳的儿子叫窦毅,娶了宇文泰的第五女襄阳公主为妻,生子窦贤,女儿则嫁给了唐国公李渊。窦炽有十三子,最为著名的就是窦威。窦氏一门皆以武勇著称,唯窦威好读,文章秀美,但因为直言进谏,得罪了皇帝,罢官归家。 贵为尚台民部仓部侍郎的窦衍就是窦抗的长子。 贺拔威同样出自鲜卑大族,他是武川系早年的领袖级人物贺拔岳的后代,是关陇武川系的核心力量之一。 皇帝把两个武川系的鲜卑贵族放在黎阳仓,把武川系的鲜卑外戚贵族独孤震放在魏郡,其用意一目了然,就是让武川系和本土系形成对峙,继而对杨玄感形成钳制。 然而,杨玄感还是不可阻止地“造反”了,此刻,安阳的独孤震也罢,黎阳仓的窦衍和贺拔威也罢,都面临艰难抉择,是支持还是反对?独孤震有条件冷眼旁观,静观其变,而窦衍和贺拔威却没有这样的条件,在杨玄感举旗之前,两人必须做出选择。 窦氏自今上继位后,遭到了全面打击,除了窦贤、窦庆等有限的出任地方官员的子弟外,余者基本上罢黜在家。由此可以证明,窦氏在政治上是保守派,是关陇贵族中坚定的反改革派,而今日关陇贵族集团中的反改革派包括了武川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