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八章 神亭岭(二)为盟主九彩叶贺,感谢! (第2/3页)
远处,刘闯五人并辔而立,刘勇目光凝视着孙策和太史慈二人,眼中透出一股兴奋之色。 看他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刘闯知道,如果今天不是有他在,恐怕刘勇就要冲过去切磋一番。 太史慈,三十五岁,炼神不足为奇。 可孙策不过二十一二,竟然也到了炼神境界,令刘闯暗自吃惊。 “公子,请助子升一臂之力。” 步骘虽然武艺不高,但也看出来,萧凌在程普三人围攻下,已渐渐呈现出不敌之像,枪法变得有些散乱。 萧凌? 刘闯眼睛一眯,脸上露出一抹诡异笑容。 他总算是想起来这萧凌是何人了……事实上,萧凌也是在史书上留过名的人,只是在后世,大多数人只知道太史慈,而忘记了演义中那个跟随太史慈,一同在神亭岭与孙策交手的曲阿小将。 没错,就是曲阿小将! 三国演义里有这样一段情节:孙策在神亭岭探查地形,有伏路小军飞报刘繇。 刘繇说:此必是孙策诱敌之计,不可追之。 太史慈踊跃曰:“此时不捉孙策,更待何时? 遂不待刘繇将令,径自披挂上马,绰枪出营,且大叫曰:有胆气者,都跟我来。“诸将不动,唯有一小将曰:太史慈真猛将也,吾可助之!于是拍马同行,众将皆笑之……可惜,神亭岭之战以后,曲阿小将不复出现。按照书中说法,那曲阿小将拦住了程普黄盖等十三人,方有太史慈死战孙策。可后来呢?曲阿小将生死不知,下落不明,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甚至连太史慈,也没有再谈及此人……后世许多人说,曲阿小将后来肯定是解甲归田。 可现在看来,未必如此……曲阿小将很可能是被程普等人所杀,太史慈心怀愧疚,一直未提及他的姓名。 应该就是这样子,否则又如何解释,萧凌的结局? 他是个心高气傲,而且一心想要建功立业的人,怎可能默默无闻,解甲归田? 哈,没想到自己在无意之间,还破解了这么一个历史谜案?听到步骘请求,刘闯二话不说,催马便冲入战场。 他的伤势,已经基本痊愈。 可是刘勇关心太甚,以至于不肯让他上阵。 这段时间来,刘闯真的是憋坏了!眼见刘勇的注意力,都已经集中在了孙策太史慈身上,他那还能按捺得住,催动象龙,便冲向黄盖。 “子升休要担惊,我来助你!” 象龙的爆发力极为惊人,更重要的是,它在奔跑过程中的变速能力,更不是普通战马可比。 黄盖眼见就要解决萧凌,忽听有马蹄声,回头看就见刘闯扑来,顿时大怒。 “何方宵小,也来送死。” 他说着,拍马舞刀,便拦住刘闯。 刘闯呵呵一笑,盘龙棍泰山压顶,嗡的就砸落下来。 黄盖举刀相迎,就听铛的一声响,刀棍交集,黄盖只觉手臂发麻,虎口迸裂,鲜血染红的双手。 “啊呀!” 黄盖一声大叫。 可不等他缓过劲儿来,就见刘闯第二棍已经砸落下来。 这段时间,刘闯虽然不能上阵搏杀,可是却经常向刘勇和管亥请教。 管亥的战斗经验,绝非刘闯可以相比,而论武力,刘勇更是足以担当他的老师。朐县一战之后,刘闯就发现了一个问题。他不是使枪的材料……而且,刘勇的枪法刚柔并济,讲的是一个劲力的运用。相比之下,这种枪法的技巧性太高,实在不太适合于刘闯的特点……刘闯,天生神力。 自幼练习龙蛇九变,在突破苍熊变之后,气力几近数千斤,力能扛鼎。 这种情况下,那些巧妙的招式对他用处不大,甚至会产生反作用。毕竟如果纯较量气力,就算是刘勇也要逊色许多。这样一来,刘勇以前教给刘闯的枪法,也就变得没了用处。神雕侠侣上说,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我手中盘龙棍比那玄铁重剑还重,又何必苦苦追求招式? 把想法与刘勇说过之后,刘勇也非常赞成。 而且盘龙棍的重量,本身也不适合灵巧的枪法……在一番琢磨后,刘勇索性把枪法改良,浓缩为三招。 刘闯打黄盖这一棍,有一个名堂,叫做:霸王一字摔枪式。 不过现在这一招应该叫做霸王一字甩棍式……没有太多技巧,纯粹是以力取胜。据说,这枪法最早出自西楚霸王项羽之手,凭借这一招,项羽在垓下之战时,杀出重围,竟无人能敌。 项羽力能扛鼎,刘闯的气力毫不逊色于项羽。 这霸王一字甩棍式可说是把刘闯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黄盖也是一员勇将,竟挡不住刘闯三招。一棍下去,他几乎就失去了再战之力。刘闯催马刚要再打,就见一员小将飞驰而来。 “小贼,休要张狂,看枪。” 又是一员小将! 看年纪,和刘闯萧凌相仿,只是和萧凌的清秀相比,这员小将的相貌却是极为古怪。身高大约在175公分靠上,赤目黄脸,身形魁梧而健壮。他拦住刘闯之后,拧枪恶狠狠刺来。 刘闯举棍向外一封,顺势一个梨花摆头,大棍扑棱一颤,棍头乱闪,竟幻出数十条棍影,朝着那小将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