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九章 有古怪! (第2/3页)
以防止太史慈偷袭。 可是太史慈,却根本没有把不其的动静放在眼中。 入夜之后,他命军中熄灯,远远看去,恍若一座死营。 “伯泉,随我来。” 太史慈命人唤来后钱,带着他走出大营。 “子义,我们这是去哪里?” 后钱出军营之后,就发现有些不太对劲。营中骑军,已悄然在不其城外的南山脚下集结。太史慈带着后钱,在一队骑军的陪同下,来到海边。海滩上,堆放着十数堆柴薪,随着太史慈一声令下,军卒上前把柴薪点起,顿时火光熊熊。 太史慈弃马,登上一座土丘,手搭凉棚向远处眺望。 海风阵阵,大约到了丑时,从海平线上,出现四艘大型海船,正缓缓向岸边靠拢过来。 “那是……” 太史慈微微一笑,轻声道:“伯泉别急,等过一会儿我自会向你解释。” 他从土丘上下来,便战在火堆旁边。 后钱看着远处越来越近的海船,不禁心中万分疑惑。 这海船,是从何而来? 大约半个时辰,海船已靠近海滩。 紧跟着,从海船后方,出现三四十搜艨艟小船,载着人,缓缓向海滩靠拢。又过了一会儿,艨艟登岸。薛文健步拧身从船上跳到海滩上。他举目看了看,待看清楚太史慈之后,连忙上前。 “太史将军,文奉公子之名,率部前来不其。 此次共四艘海船,载一千六百青壮登陆……家父已在海西、东海等地又购来十艘海船,预计明日便可抵达,约有一千青壮,并两千妇孺。家父说,此后会陆续将人迁来,共两万八千人。” “不是说,郁洲山有近四万人吗?” “还有一部分人不愿离开,家父也不好勉强。 不过大部分人,都还愿意随家父登陆,这样一来,就算是留在郁洲山的人,也不至于太过辛苦。” 太史慈闻听,点点头,也不再询问。 很正常的事情,不是所有人都愿意长途跋涉的迁徙,能有两万八千人前来不其,足以令他把整个不其的局势,扭转过来。 黔陬,终究是太小了,人口太少。 刘闯如今正忙于向高密和夷安开拔,同时在东武琅琊两县推行屯田之法。 他根本没有余力,来协助太史慈稳定胶州湾的局势。甚至连多余的兵马,都无法拨给太史慈。 在这种情况下,太史慈除了招募本地流民,便只能靠薛州这支力量。 只要人口充足,在加上黄珍辅佐,他可以迅速将胶州湾稳定下来。有时候,太史慈都觉得奇怪,刘闯是怎么知道,这里有这么一处海湾,可以供海船登陆。要知道,连他这个东莱人对此都不是特别清楚,刘闯从未来过东莱郡,他怎么就能够肯定,这胶州湾可以登陆呢? 也许,真的是有生而知之这样的人物吧! 后钱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 他咽了口唾沫,看着从海船上陆陆续续下来的人,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太史慈道:“元代,军营我已经为你们建好,营中留下足够的辎重和粮草,以及大量衣甲。 明日天亮之后,你就率部佯攻不其。 只需佯攻,不必真的攻打……让儿郎们好生休整,同时再修建营地……我最迟两日,必会返回。” 薛文愣了一下,顿时明白太史慈的意思。 “子义将军放心,文必让那不其城,片刻不得安宁。” 太史慈点点头,带着后钱上马,率骑兵疾驰离去。 薛文则在海滩上,指挥兵卒从海船上下来,而后带着人,迅速进入不其城外的军营之中……“那些是公子早在徐州时,联络的帮手。 他们原本是海贼,因厌倦在海上漂泊生活,故而想要登陆寻个好生活。公子占领不其,也正是因为他们。否则的话,公子大可不必这么急于进入东莱。只要这批人全部登陆,则大功告成。 用不了多久,整个胶州湾,必然为我们所掌控。” 胶州湾,是刘闯创造出来的一个名词。 其实在后世,这里也就是青岛市。 胶州湾之名,也是后世才有,在这个时期,这个海湾并不为人所知。之所以取名胶州湾,也是为整个东莱发展而考虑。在这个地区,一共三座县城。刘闯要依靠着胶州湾,谋划日后的发展。 “子义,那咱们现在……” “去沽水!” “啊?” “想来伯佐那边已经做好准备,咱们就在沽水河畔,与那王营,好生较量一番。” 高密,郑府别院。 这里原本是郑家的产业,后来随着郑家的衰落,便落入他人之手。 伴随着刘闯率部进驻高密之后,便用低价把这座别院复又买回来。这别院原来的主人,也清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刘闯将会成为高密的实际拥有者。所以,又怎敢用向刘闯讨要高价? 买下别院之后,麋缳等人便搬进来。 这原本显得有些空荡荡的别院,在刘闯等人住下之后,立刻焕发出勃勃生机。 天色已晚,刘闯站在书房里,带着诸葛亮,指挥武安国周仓几人,在一处平板上摆弄沙盘。 他让黄珍,弄出一副胶州湾的图画。 然后根据这副图画,进行沙盘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