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章 刺客(一) (第1/3页)
诸葛玲回到房间,心仍旧怦怦直跳。 长这么大,从没有被人如此亲密的接触过。当刘闯保住她的时候,着实把诸葛玲吓了一跳。 她当然知道,刘闯是无意之举。 可是……“jiejie,你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 诸葛亮带着诸葛均,来向诸葛玲请安,可是看诸葛玲魂不守舍的样子,诸葛亮顿时惊慌起来,连忙上前询问。 “孔明,我没事……快吃早食,待会儿还要去郑先生听讲,可不要晚了。” 诸葛亮一家,住在独立的跨院里。一间中堂,三间厢房,旁边还有一个菜园。 平时,一家人吃饭,都是由诸葛玲负责。 只是今天……“jiejie,咸了。” “啊?” “今天早食,有些咸了。” 诸葛玲顿时醒悟过来,连忙道歉。 她收拾着碗筷,脑海中仍不断浮现出刘闯的模样。 “孔明,你觉得刘公子这个人,究竟如何?” 当诸葛亮整理好衣装,准备出门的时候,诸葛玲终于还是忍不住,唤住诸葛亮,轻声问道。 诸葛亮一怔,疑惑看着诸葛玲。 半晌后,他回答道:“孟彦哥哥人很好,只是有时候略显霸道。 jiejie,何以有此问?” “这个……我只是在想,咱们以后的安排。 之前我想着,先跟随刘公子安顿下来,等联系上大姐或大兄之后,咱们就离开。可现在……孔明,我有些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你能拜入康成公门下求学,乃天大幸事。若这么走了,岂不是要平白错过了机缘?可是,咱们若这样留在这里,始终也不是长久之事,所以我今天,有些心烦意乱。” 嗯,这个理由,听上去很不错。 至少诸葛亮眼中的疑惑之色已经消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迷茫。 是啊,如果大姐他们派人前来接他们走的话,该如何选择? 是留下? 还是离开? 一个月前,如果让诸葛亮选择的话,一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离开。 可是现在,他对刘闯好感日益加深,而且很喜欢跟在刘闯身边,出谋划策的感觉。更不要说,刘闯为他寻得名师,让诸葛亮更是感激不已。能够在郑玄门下求学,多少人求之不得的事情。如果就这么放弃,岂不是可惜吗?想到这里,诸葛亮也不禁感到头疼,想不出答案来。 姐弟两人面对面坐着,各自怀着心事。 诸葛玲忍不住用力甩了甩头,把脑袋里乱七八糟的想法赶走。 “算了,不说这件事,孔明先去读书。 这些事情到时候再说……对了,中午我要和三娘子她们出去,你和刘公子就在府中自便吧。” 诸葛亮迷迷糊糊,就被诸葛玲赶出家门。 在前往郑玄府中的路上,他仍旧有些茫然。 突然间,心里面有一种期盼,期盼最好找不到大姐和大兄,这样的话,就不必离开这里。可是,jiejie说的也没有错。留在北海,举目无亲,没名没分的,又算是什么?总有一些尴尬的感觉。 如果,如果,如果孟彦哥哥是姐夫的话,就好了! 这念头一起,就再也无法抹去。 诸葛亮魂不守舍来到郑玄家门口,坐在课堂上的时候,脑海中仍旧在不断的,闪现这个念头。 “报!” 天将晚,刘闯正在家里制作沙盘。 他用糯米水混在泥土中,制作出黏土,来勾勒地形地貌。 就在这时,忽听门外有人叫喊。 紧跟着一名小校跑进来,单膝跪地,语带惊喜道:“启禀公子,黔陬六百里加急传报,太史将军在沽水河畔与东莱兵马交锋,大获全胜。壮武三千兵马,折损大半,长广校尉王营逃回壮武,已无力继续支援不其。太史将军说,最迟后日,定可以兵不刃血,将不其城拿下。” 刘闯闻听,顿时大喜。 他连忙问道:“薛文可曾到达?” “启禀公子,薛文公子已率一千六百青壮抵达不其城。 他还传信言:郁洲山十艘海船已在途中,将有三千余人最迟在明日登陆,请公子放心即可。” 郁洲山,终于开始行动了! 虽然只有两万八千人,但对于如今的刘闯而言,是一个恰到好处的补充。 单凭东武三县本地人口,加上高密夷安两地的人口,不过十几万。这人数听上去似乎不少,可如果分摊到几个县城,也是微不足道。一直以来,琅琊三足立鼎之势,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黔陬。那里人口稀少,发展空间不足。虽然黄珍已开始着手招募流民,同时也接受徐奕安排,准备在来年屯田。但相比东武和琅琊而言,黔陬的底子太差,算不得特别坚实……两万八千人口,若能安全抵达的话,无疑是对黔陬有力的补充。 如此一来,刘闯就可以彻底控制住胶州湾地区,而后迅速发展。两万八千人登陆,而后夺取壮武,就是第二个三足立鼎。由此迈出坚实的一步,便等于打开了东莱郡西南部的门户。 “传我命令,着子义加快夺取不其,无比要在惊蛰到来之前,完成安置计划。” “喏!” 小校立刻领命而去,刘闯则兴奋的在厅上徘徊。 这时候,诸葛亮正好从外面进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