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求保底月票 (第1/3页)
常山之名,最早见于,不过其范围不明。 始皇帝统一六国后,设恒山郡。 后因避讳汉代文帝名讳,该恒山郡为常山郡,范围随之扩大。在汉武帝元鼎四年,分郡治真定四县为真定国,常山郡的郡治随之迁移至元氏,统十八县,隶属于冀州刺史部治下。 汉光武帝建武十三年,也就是公元37年”“。 真定国并入常山郡,但常山郡又改名为常山国,其治下又因为zhōuwéi的中山国、赵国和巨鹿郡之间的辖境而发生变化,所统县城从十八县减少为十三县,其王都依旧设立于元氏县城。 “皇叔,从前方山口出向东北大约八十里,就是真定。 待过滹沱河到下曲阳之后,咱们恐怕就要分道扬镳。皇叔去渤海,需往东走,过安平与河间,就是渤海郡。小人则要回中山向家主复命,到shíhòu要往正北方向走,便无法再照拂皇叔。” 一支商队浩浩荡荡自井陉山走出,沿着官道前行。 这商队的规模极为庞大,共有二百余车仗,护队便达两千余人。 商队里,装满货物,使得商队行进速度,非常缓慢。 在商队最后方,是一支约有六百人规模的骑队。不过整个骑队看上去,俨然分为两部。一部骑队,队列松散,约三百余人。而另一部骑队,人数在两百出头,不过仅马匹就有三百之多。这部骑队,队列整齐。军纪森严。透着一股子肃杀之气。与另一部骑队。截然是两副面貌。 苏威身形矮胖,170公分的个头,体重却在二百斤上下。 他年纪在三十上下,圆乎乎一张胖脸,总带着一抹笑容,恍若弥勒佛一般。 一双小眼睛,虽然不是很大,却透出精干之色。他骑着马来到一个青年马前。神色恭敬说道。 青年身高九尺,膀阔腰圆。 二十岁zuǒyòu的年纪,却有一种莫名威严,使得苏威心惊rou跳。 在这青年面前,他说话非常小心,害怕触怒对方。 因为他非常qīngchǔ,眼前这青年虽然衣着看上去非常朴素,也长者一张圆乎乎胖脸,笑起来给人一种憨厚感受。可是在那笑脸背后,确是心狠手辣。这一路上。他更领教过青年血腥手段。在从太原郡通行时,曾有一支马贼来打秋风。却不想只几个回合。三百余马贼被屠杀殆尽。 青年甚至méiyǒu出手,只在一旁观战。 而他手下两员大将便杀得马贼尸横遍野,无一人幸免。 青年的目的地,是渤海郡。 而且他这次是秘密前往渤海,苏威有些担心,万一对方想要灭口,说不得zìjǐ这些人根本不够对方屠杀。 “仲达,这里便是常山郡?” 青年并méiyǒu理睬苏威,头一扭,向身边一个和他年纪相仿的华服青年看去。 “是啊,咱们过了上艾,便进入常山辖境。由此向南,就是元氏;向北,则为中山国。 表兄你自从进入常山郡,似乎便有些魂不守舍,莫非这常山郡治下,有shíme值得表现牵挂吗?” 青年闻听一笑,“衡若!” “末将在。” 一个魁梧青年策mǎshàng前,来到青年面前。 “想不想回家看看?” 苏威闻听一怔,诧异向那魁梧青年看去。 他zhīdào这青年名叫夏侯兰,是一员大将……可是却没想到,这青年居然是常山本地人氏…… “离家多年,自然有些挂念。 不过咱们仍身处险境,最好不要在这里逗留。他日若有机会,再回家探望也不迟,还是赶路要紧。” “诶,既然来到常山,怎可过家门而不入?” 雄魁青年笑道:“从太原过来后,大家都很辛苦。 不如在真定休整两日,想来苏管事也不会拒绝……苏管事,你怎么说?” 苏威闻听,连忙道:“但凭皇叔吩咐。” “既然苏管事méiyǒu异议,咱们就在真定休整两天。” “喏!” 夏侯兰闻听也不再坚持,mǎshàng欠身一礼,恭声应命。 这雄魁青年,正是刘闯。 李城田庄,他从司马懿口中弄qīngchǔ了自家老子和司马氏之间的那笔糊涂账之后,不禁感慨万千。 该怎么说才好呢? 自家老子……在母亲这件事情上,做得似乎的确是不太地道。 rúguǒ按照辈分来算,母亲应该是刘陶的晚辈……老夫少妻,莫说在这个时代,就算是后世所谓的文明shìjiè,也算不得shíme大事。关键是在于,刘陶和母亲的生父,也就是刘闯的外公称兄道弟,到头来却和母亲走在一起。若晚一百年,在那魏晋时代,或许可称之为魏晋名士风范。但是在东汉末年,这种事情传扬出去,始终不是一件好事,怪不得两家都秘而不宣。 不过,司马懿竟然要来辅佐zìjǐ…… 刘闯当时听罢,也非常吃惊。 司马懿的才干如何?似乎不必赘言。 一个能耗死曹cao,耗死曹丕,耗死刘备,耗死诸葛亮之后,把持朝堂的家伙,又岂是易与之辈? 只是…… 诸葛亮、司马懿,同归zìjǐ帐下。 刘闯这心里面,难免有一种非常奇妙的违和感。 历史上,这两人可是不死不休的对头guānxì。可现在,两个人都在zìjǐ手下效力,而且和刘闯的guānxì,也极为奇特。司马懿是刘闯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