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2章 偏向虎山行 (第1/2页)
皇帝曰:制诏北海相,扬武将军,灌亭侯刘孟彦闯。 将军本为宗室,自幼流落民间。今起于北海,平定盗患,甚欣慰之。诏即日还都,与新年行祭天大典,拜祭祖庙,钦此。 这是一份制诏,上有皇帝信玺和尚书令印。 是皇帝拟旨,而后通过三公下达,所使用的对象,也献于郡太守和将军以上的官员,普通人根本无法看到。 不过,而今曹cao奉天子以令诸侯,这皇帝制诏是否是由汉帝所拟,谁也不清楚。 至少在刘闯的记忆里,他此前授齐郡太守和扬武将军的时候,已经领受过这种制诏,所以对制诏上的皇帝信玺,并不陌生。 “孟彦,可看出端倪?” 钟繇颁布完了诏书之后,看着刘闯问道。 刘闯面色难看,“这是曹cao所出?” 钟繇点点头,“曹公不想徐州战事再持续下去,而且他认为,继续下去的话,已没有任何意义。到最后,无非两败俱伤的结果。所以他希望能够尽快停止战事,更诚意邀请你前往许都。” “钟先生,我并无得罪之意。 只是曹cao所为不想两败俱伤,乃是借口吧……据我所知,袁三公子屯兵黎阳,对许都虎视眈眈。而荆州刘表也蠢蠢欲动,所以曹cao才会这么说。去许都?若公子去了许都,恐怕是凶多吉少。” 不等刘闯开口,陈宫便抢先说话。 一旁张辽则露出不屑之色,好像是说:你曹cao怕了就是怕了,何必用这种借口? 事实上,这种借口说出,又有几人相信? 钟繇脸上露出一抹笑意,“这位,便是公台先生?” “正是陈宫。” “曹公曾言,公台先生才干出众,也非常可惜,当初你从他身边离开。” “非我要离开他,曹cao倒行逆施,残杀名士,非人主所为。我离开他,也不过是另寻明主耳。” 钟繇道:“公台先生,我并不是想要和你讨论谁对谁错。 只是我想问,你认为这份制诏,孟彦可有推辞的余地?” “这个……” “曹cao奉天子以令诸侯,也可以奉天子讨伐不臣。 此天子制诏!乃天子所拟,你以为孟彦能有其他选择?他若不接,便是抗旨不尊。抗旨不尊的结果是什么,我相信你非常清楚,那便是视为谋逆。孟彦本为皇叔,为天子所重,故而才能有今日的成就。可若他背上谋逆之名,那你以为,天底下还有多少人,会愿意跟随他?” “这……” 陈宫脸上,也露出纠结之色。 张辽则眉头紧蹙,半晌不语。 若刘闯没了天子的名头,情况肯定会变得非常糟糕。 别的不说,就算曹cao不讨伐他,他抗旨不遵已是事实,弄个不好就会变得和吕布之前的情况一样,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甚至连他的部曲,也会出现波动。这种情况,的确是很恶劣。 刘闯双眼微合,一直没有说话。 待钟繇说完之后,他突然冷笑道:“那依舅父所言,我便该伸着脖子,让那曹cao一刀砍下来吗?” 钟繇叹了口气,“我知孟彦和曹公误会颇深,然当今世上,能中兴汉室者,唯曹公一人。 孟彦你莫要不服气,我也知道你很有才干,短短数年间便有了而今的成就。可你要清楚,你有今日之成就,盖因你父余荫保护。若非你是陶兄之子,若非你得康成公支持,又怎可能如此迅速的站稳脚跟?你勇力无双,你才干过人,却终究少了些资历,也错失最佳时机。 若十年前你崛起青州,我必倾钟氏之力助你。 可现在…… 孟彦,大局已定,你难道就看不清楚吗?曹公得正统之名,即便是袁绍将来也未必是他对手。你心高气傲,未必愿意真的臣服于袁绍,如此便夹在两人之间,你以为能讨得便宜嘛? 孟彦,听我一言:放手吧!” 钟繇这番话,说的是情真意切。 刘闯也很清楚,钟繇是为他着想。 看起来,钟繇是坚定的曹cao拥趸! 只是,让刘闯放弃他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这番基业,而后向曹cao投降?他做不来…… 且不说他和曹cao已撕破面皮,就算是没有撕破,他做了这许多事情,又岂能和曹cao相处? “还有一件事我要告诉你,你莫以为曹公真就没有底气和你一战。 他渡过淮水,之所以一直不肯出兵,便是在着手安排。前日,江东孙策派遣使者在淮阴拜会曹公,已经同意,会出兵夹击广陵。你所依仗着,无非孙策那二十艘海船。可若是孙策夹击你,你认为又有多大把握?孙策之所以同意,便是因为曹公为正统,他又怎可能拒绝?” 刘闯脸色一变,心里顿时一冷。 人道三国铁马金戈,又怎知三国人心丑陋? 江东小霸王,一直是他前世喜爱的人物,本以为他交好孙策,更以二十万斛粮草换来海船,不使孙策为难。可谁又料想,孙策到头来,居然会同意和曹cao夹击自己?想想看,能为一方诸侯,哪一个又是真正的仁人君子?今日为敌,明日为友,说穿了,诸侯也不过一群*子。 谁给的钱多,就跟着谁。 孙策? 刘闯眼中闪过一抹戾芒,哼了一声之后,便不再言语。 县衙里的气氛,顿时变得有些沉闷。 张辽陈宫二人,更握紧了拳头,脸上杀意森然。 “孟彦你想回北海,却也非长久之计。 曹公难道就不知道你回北海,便如放虎归山吗?他这一道制诏,便是摆明了态度。 你遵旨,尚有一线生机;你若不遵,便是抗旨,便是谋逆……到时候,你以为袁绍会真个帮你不成?” 钟繇说罢,站起身来走到刘闯身边。 “孟彦,莫要怪舅父不帮你,而是如今局势,已无法帮到你。 这份制诏上,有尚书令印。尚书令是何人?我想你也清楚……文若将中兴汉室的希望,都托付于曹公身上,所以断然不会允许你这样的变数存在。这份制诏,依照曹公之意本不想发出。说穿了,诏你还都,一纸敕令即可。但文若还是发出这制诏来,也是向你保证,绝不会坏你性命。 制诏发出,天下人皆知。 你为天子所召,曹公即便要杀你,也要三思而行。 你可知道,我被曹公安排在下邳整整十日,直到你弃守淮阴,曹公才命我前来……公台方才说的不错,袁三公子的确是蠢蠢欲动。但又能如何?有文若坐镇许都,又有夏侯妙才和曹子孝留守,你以为袁尚能有几多胜券?若袁绍倾河北之力,曹公或许会为之担心。可袁尚……” 钟繇冷笑一声道:“非是我小看他,他绝非文若对手。 至于刘表,更不足为虑。张绣此前被曹公打得吓破了胆,而刘表手中,不过乌合之众,又能成得什么大事?孟彦,听我一句劝,罢了心思,随我回颍川。我和文若,保你一世富贵。” 这一句话,已经把钟繇的立场表现的非常清楚。 刘闯抬起头来,看着钟繇,目光中透着一抹森然。 而钟繇则毫无惧色,目光迎着刘闯,面露坦然之色。 他虽然是和刘闯第一次相见,但是这两年来,他对刘闯的了解,却颇为深刻。 他相信,刘闯会做出一个最正确的选择。 “舅父远道而来,想必已经累了,还是先去歇息吧。” 刘闯长身而起,大袖一甩,转身便离去。 钟繇在他身后道:“孟彦,我知道你心里或许对我不满,但我却是为你好,绝无半分私心杂念。曹公给你的时间不多,若初十你不予答复,他便会起兵来攻。而今广陵郡,早已人心惶惶,百姓思定。而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