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大家都在做戏! (第3/3页)
据说,苏氏护队有两千人,若能够征召过来,何愁萆山贼不死? 苏威的脸色更苦!
可是沮鹄既然开了口,他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拒绝。 毕竟,沮鹄的老爹沮授,是袁绍的心腹。而广平沮氏,乃冀州望族,即便是苏氏家财亿万计,也不敢和沮氏反目。更不要说,苏氏家主一直想要交好沮氏,眼前可是一个大好机会。 沉吟片刻之后,苏威叹了口气。 “既然县尊主意已定,草民焉敢拒绝? 只是这事情一结束,草民必须要尽快启程……到时候还请县尊予以通融。” “这个,简单!” 沮鹄笑容可掬,连连点头表示没有问题。 苏威走出县衙,上了马车。 脸上的苦色,突然间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古怪一笑。 反正大家都在做戏,只看谁做得更加逼真。 苏威不由得暗自感叹:皇叔帐下,果然是人才济济,一早就猜到沮鹄要动我商队心思……嘿嘿,家主正苦于没有门路和沮氏结交,如此一来,沮氏欠了我苏家一个人情,早晚必还。 只是,刘皇叔手下聚集如此多人才,虽然那辽西苦寒之地,却也不能小觑。 说不得日后刘皇叔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若这个时候能够和刘皇叔交好,我苏氏岂不有增添一个保障? 嗯,这次回家后,一定要把这件事与家主知晓。 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苏氏既然要行商天下,便要结交更多的朋友才是…… 真定城外,苏氏田庄。 军帐里传来一阵阵鼾声,一头小熊趴在刘闯身边,正睡得香甜。 刘闯坐在榻椅上,一手放在小熊的脑袋上轻轻抚摸,一手拿着一卷,正津津有味品读。 诸葛亮、司马懿、吴班、庞德、夏侯兰和赵云六个人,趴在一副地图前琢磨。 这副地图是临时绘制出来的萆山地图。 刘闯没有参与商讨,而是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诸葛亮和司马懿来安排。一个小小的萆山贼,用不得大费周章。但这是诸葛亮和司马懿首次独立指挥作战,也使得意义变得不同寻常。 诸葛亮和司马懿对此,也显得格外重视。 两人政见不同,但是对军事,却有着极为敏锐的洞察力,在很多方面,不谋而合。 吴班、庞德、夏侯兰和赵云四个人,则是在一旁辅佐。 其中,尤以赵云对萆山地势最为熟悉,不时给予诸葛亮和司马懿一些建议。而从司马懿和诸葛亮两人的争论来看,两个人的特点显露无疑。诸葛亮用兵谨慎,而司马懿略显急躁…… 对于如何全歼萆山贼,两人分歧不小。 刘闯在一旁看着书,但是却没有参与进去,而是饶有兴趣的一旁聆听。 “仲达以伏兵偷袭,我没有意见。 只是以你所言,未必能够竟全功,而且会使我等死伤惨重。萆山贼据萆山多年,精于在山中作战。而且南天门羊肠小径地形狭窄,根本不适宜交战。兄长所部,多为骑军,更不可能发挥出骑军的优势。所以,我建议在此设伏,不过并不是仲达所言的伏击,而是……” 诸葛亮说到这里,停顿一下。 “而今正值初夏,天气渐趋干燥。 到时候只要子龙能够把王当所部从山上引出来,而后我们在南天门两端设伏,堵住其退路和出口。辅以火攻,便可大功告成。到时候可令仲达所部在南天门内以弓箭袭杀溃军,至于从出口处逃出来的那些贼人,则以骑军攻击。出南天门,便是一马平川,两条腿又跑得过四条腿呢?” 火攻? 刘闯抬起头,向诸葛亮看去。 后世常言,诸葛亮最善用火…… 如今看起来,这家伙倒是对火攻颇有天赋。 萆山一把火,说不定就是他成长的开始。刘闯心里顿时有一种莫名的期待,想要看看诸葛亮,究竟能成长到什么地步。 至于司马懿…… 刘闯的目光落在他身上。 司马懿听完诸葛亮所言,露出沉思之色。 毫无疑问,诸葛亮的火攻之策,似乎更加稳妥,而且效果更好。 脸上露出一抹黯然之色,本以为来到刘闯身边可以很快站稳脚跟,却不想诸葛亮同样在成长。 只是,他没有留意到,刘闯看着他的目光,显得有些诡异。 司马懿这个家伙,别看年纪小,确是个心狠手辣之人。 而且他的心思也非常缜密,虽然不似诸葛亮那种步步为营的沉稳干练,却别有一番手段…… 该如何使用司马懿? 这也是刘闯一直在考虑的一件事。 司马懿若用的好,就是一口杀敌的宝刀;可若是用得不好,到头来很有可能会伤到自己! 想到这里,刘闯眉头不由得紧蹙。 他心中隐隐有一个念头,若使司马懿主持此事,说不得能够使他的能力获得充分发挥…… 只是,会不会太过超前了呢? 刘闯,犹豫不决……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