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6章 衣带诏泄密 (第1/3页)
建安四年,孙策跨江征讨广陵,为朱灵所阻。レレ 后又西征黄祖,但是在中途与周瑜汇合,偷袭皖城。 随后,又大败刘表从子刘虎,刘表部将韩晞,败严白虎等人,一统江东六郡,割据东南…… 至建安五年时,孙策在江东的威名,已无人可比,丝毫不逊se当年江东猛虎孙坚。 时值六月,江东好风景。 孙策邀周瑜张昭等人,泛舟于震泽。 只是,他看上去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愉悦,眉头紧蹙,似有心事。 周瑜觉察到孙策的情绪,便从舱中走出,来到孙策身旁站定。 “伯符,似有心事?” 孙策深吸一口气,扭头看是周瑜,便微微一笑道:“我就知道,瞒不过公瑾这一双眼睛。” 周瑜忍不住笑了,“大家都在饮酒高歌,唯有伯符你,一个人在这里沉思,若非有心事,岂能如此?” 周瑜和孙策,可谓交情极深。 所以说话的时候,也就没有那许多的顾虑。 两人不但是好友,更是连襟。仅凭这关系,其他人便无法相比。所以,哪怕是张昭等人看出了端倪,也会让周瑜出面询问。孙策倒也没有在意,他和周瑜随便惯了,说话便没有顾忌。 “昨ri我得到探子传来的消息…… 公瑾可还记得当初那刘闯刘孟彦?而今他已夺取辽东四郡,被封为征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周瑜听了一怔,旋即就明白了孙策的想法。 “是啊,说起来这厮倒是好运气……想当年神亭岭下和他第一次相遇,这家伙尚惶惶如丧家之犬,连个落脚之地都没有,还被人诬为背主家奴。可这一眨眼,却变成了大汉皇叔,如今更割据辽东,为一方诸侯,还做到了征北将军……想来确有些可笑,只能说他运道太好。 不过,这也说明一件事。 秦失其鹿,群雄共逐之……今天下大乱,正是我辈奋勇争先,建立功业的大好时机。那刘闯不过是走了好运,才有今ri的成就。伯符而今坐拥江东六郡,这根基更胜于那刘孟彦。” 孙策身子一颤,猛然抬头,向周瑜看去。 “公瑾的意思是……” 周瑜笑而不语,只点点头,便转身离去。 话到七分便已足,若说得再多,只怕会适得其反。 自有汉以来,朝廷对江东地区的控制力,一直比不得中原。江东多山民,固然是一个原因,江东士族的排外xing,以及长江天堑而形成的地域封锁,使得外来力量很难在江东立足。 孙氏立足江东多年,声望极高。 而孙策自建安元年杀入江东,更甚得江东百姓所爱,故而人称江东小霸王。 这‘霸王’二字,从某种程度上也表明了江东人的一种理念,他们对昔ri楚霸王项羽的尊崇。 周瑜相信,以孙策之聪明,一定明白他的意思。 秦失其鹿,群雄共逐之,而后汉室鼎立。如今这局势,与当年秦失其鹿何其相似。同样是诸侯崛起,同样是战乱不止。孙策若能凭借其江东的根基,未必不能成就一番事业。若说此前孙策和周瑜都只是有一个模糊的念头,而今刘闯的迅速崛起,让他们意识到机会已经来临。 刘闯,一个起于市井之中的小子,凭借一个汉室宗亲的名号,就可以在短短数年间崛起。 而孙策的根底,可是比刘闯强横百倍。 刘闯可以成一方诸侯,他孙策为何就不能成就大事? 想到这里,孙策的心神,有些乱了…… 从内心而言,孙策一直有些看不起刘闯,认为这家伙只是凭着运气,才有了今ri的成就。想当初他纵横江东的时候,刘闯什么都算不上。可现在,这家伙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孙策。 孙策内心里,不免产生出一丝嫉妒。 “主公,袁绍遣使,在府中等候。” 就在孙策刚拿定主意的时候,忽有小校前来通禀,说是袁绍派人前来。 孙策闻听一怔,连忙唤上张昭和周瑜,登上一艘小舟,返回府衙。 在回去的路上,他突然问道:“袁绍遣使来江东,子布公瑾以为,是何用意?” 周瑜和张昭相视一眼,同时笑了。 “主公,此事不难猜测。 袁绍而今正在和曹cao开战,突然遣使而来,必然是邀请主公出兵,夹击曹cao。想那袁绍,四世三公,雄踞河北,钱粮广盛。这次他和曹cao开战,也是主公最好的机会。若趁此能够夺取徐州,则主公便可以把江东与两淮连为一体。这对主公而言,是大好机会,且不可错过。” 张昭顿时兴致勃勃,向孙策建议。 “公瑾以为如何?” “子布所言极是,瑜亦以为袁绍遣使来,定是邀请主公出兵。 只是,而今中原战局尚不明朗,袁绍白马延津两次战败,士气低落。这个时候出兵,未必是最好的时机。我以为,还是再看一看情况,待袁曹真正开战以后,再伺机出兵也不为迟。” “莫非公瑾以为,袁绍不得获胜吗?” 张昭何等人物,哪能听不出来周瑜话里有话。 周瑜笑了笑,没有回答。 因为他也无法解释,总觉得袁绍未必能够胜得了曹cao。而今孙策方定江东六郡,尚未得喘息之机。而孙策xing情暴烈刚愎,与江东士族之间的关系,也算不得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