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在前_第一百三十章 又是三百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章 又是三百年 (第2/4页)

束了?

    、、、、、

    悬浮岛事件,在经过八卦报刊的报道后,一直热度不减。

    为了海外悬浮岛,那灵米的有木有,阴谋论、无谋论,还有个大舆论,可谓是各抒己见,纵横捭阖,激情飞扬中,怎么看、、、都像是街头无聊的斗嘴和吵架。可就在此时,一股规模庞大的海盗,在某日的清晨时分,突袭悬浮岛。

    然后,打败驻军,抢走将所有的悬浮岛。

    此事一出,大陆震动。

    面对这极为严重的突然事件,大陆的顶级势力反应迅速。在极短的时间,就组成联军,然后,与那伙来自龙炎岛的强盗,展开惊天大战。

    龙炎岛,名为海盗,其实,却是无尽大海中,一个强大的海中王国。几百年前,就是这个龙炎岛,几乎以摧枯拉朽的姿态,将新大陆的人类世界,打了个底朝天。

    如今,这个龙炎岛又出兵,抢了天工大陆在海外的悬浮岛。

    面对此,天工大陆发扬一不怕苦,而不怕累的勇者大无畏精神,在无尽的大海中,与龙炎岛的军队,展开了残酷的拉锯战。

    、、、、、

    大海中的战斗,激烈而残酷。

    在大陆靠近沿海的大明王朝,在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后,一连串的战争,也让朝代更替,成了一种不可避免的现实。

    大明王朝建国之初,借鉴前朝的经验教训,采用了一种“制衡制度”。试图以此来解决,长久以来,困扰帝王的统治难题。

    历史上。

    武将权力过大,如果没有开疆拓土,来疏导武将的“激情”。很容易的,就会引发、、、以武将为核心,内部的暴力****。

    反之,如果文官权力过大。

    虽然文官过大,可以有效防止内部暴力,对国家的冲击。不过,武将阶层被严重打压,会造成国家的军队虚弱。

    而一个国家的军队,虚弱到不堪一击时,会形成一个巨大的隐患、、、当受到外部力量侵略时,军队的力量,不足以抵抗侵略。从而导致,国家的灭亡。

    比如被元朝灭掉的宋朝,虽然在经济、文化上,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可是军队的虚弱,还是没能抵抗住元朝的铁骑和军刀,最终,被暴力消灭。

    鉴于此。

    大明王朝在建国后,设置了一种制衡的国家制度。

    以“卫所制”为核心的军制。

    以文官为核心的“官僚体系”。

    以锦衣卫、东厂、西厂、内厂为核心,被皇帝直接管辖的“监察体系”。

    三个体系各自独立,但又互相监督和制衡。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卫所制的缺点,让大明王朝的军力逐渐衰退。到了最后,竟然出现大批军士,宁可逃跑,去当流民,去工坊打工,去边境做雇佣兵,也不愿意当兵的局面。

    而文官阶层。

    掌握着行政体系的文官阶层,却在几百年的时间,不但壮大。其茁壮成长的态势,很有一些使命在手,天下我有的姿态。

    当然,对于不断壮大的文官阶层,还有皇权,可以对其进行制衡。

    可惜。

    末代皇帝崇祯他爹,不理朝政,结果让太监魏忠贤独揽大权。虽然崇祯执政后,联合朝中重臣,将专权乱政的魏忠贤,一举干掉。

    可结果,却是过犹不及。

    一个“内臣非命不得出门”的诏令,让整个的、、、以锦衣卫,东厂、西厂、内厂为核心的监察系统,完全停转。

    尽管后来,崇祯发现局势不对,重新恢复监察体系的运转。可是,已经完胜,并且掌握国家权力的文官阶层,又怎能让这个监察体系,有效的运转。

    事情发展到此,文官阶层取得胜利。

    可是,随着文官阶层的胜利,大明王朝原有的三方制衡,也被彻底打破。

    军制的缺憾,让大明王朝的军力,虚弱到了极点。

    崇祯对监察系统的整治,过犹不及。

    这种过犹不及,就像一部机器,其中一个零件坏了,换个新的就好了。可刚刚即位的崇祯皇帝,不但把零件给换了。而且还一个冲动,将整部机器,砸了个粉碎。

    如此,文官阶层,一家独大。

    而文官阶层内部,派系众多,互相攻伐。

    如此,当农民起义军,就要打到京城的时候。掌握国家实际控制权的大臣们,面对崇祯提出的迁都要求,竟然无言以对。

    在战时,进行被迫的迁都,无论如何都要留下骂名。如此,在一个派系斗争,极其尖锐的文官内部,又有谁愿意担负这个责任,这个罪名?

    可怜啊,已经丧失控制权的崇祯,看着一众沉默的大臣,也只能仰天长叹“诸臣误我”。

    然后,大明王朝,灭。

    再然后、、、

    清军入关,一番大战之后,大明王朝一分为三。

    靠近沿海,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掌握巨大财富的商人们。组织民间力量,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建立了一个,包含大部分沿海地区的国家、、、大沿海联合王国,简称,大海国。

    另外,大明王朝的的内陆,被一分为二,分别建立了大清王朝,后明王朝。

    大海国,以商业为核心。所以,其国家体制效仿乌托帝国,实行议会制。

    大清王朝。

    占据一半内陆地区,以及少部分沿海地区。并且依照惯例,在建国之后,吸取前朝经验,建立了一套新的国家体制、、、

    皇帝设立军机处,直接控制军权。

    另外,在行政体系的设置上,同时扶持汉族、满族,让他们在互相合作的同时,又互相监督。

    如此,一个全新的国家制衡机制,出现了。

    而后明王朝。

    文官体系,处于绝对控制地位。

    如此,文官体系内部,在经过一系列的斗争、妥协之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统一核心”的强大组织。

    随着组织的强大,一个全新的国家制度,出现了。

    文人的信仰,是儒家。

    所以,在后明王朝,儒家被神话,成为儒教。

    以儒教为基础,成立了教廷。

    教廷独立于朝廷,但是,又高于朝廷。

    如此,在后明王朝,皇帝被剥夺了天子的称号。

    天子,是上天之子,在传统儒家社会中,拥有天子称号的皇帝,具有了“神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