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邓九公奉命东征 土行孙为色显耀 (第2/2页)
邓九公压下心头怒火,见土行孙也确实有几份本领,正好遇到自己东征之事,也是一番机缘,便应允了下来,让他作了五军督粮使,随后军而行,这也是防他老缠着邓婵玉。 土行孙当了五军督粮使,方知大军要讨伐东伯侯姜恒楚,心头大定。只要不是去平西岐,便不算他违了师命,至于助纣为虐他却是不管的。土行孙心中只是想着等待大军获胜,自己讨得了美人,再去相助西岐也不迟。 不一日,大军来到游魂关前,安营扎寨,准备进攻。游魂关守城之将,乃是东伯侯大军副帅吴天展,领着大将荣锁真、李洪、黄鸿锦、马如龙及五万兵马守卫。天展见商纣大军兵马强盛,知是劲敌,忙派人前往姜侯处求救。 话说两方接战,三山关总兵正印先行太鸾和副先行邓秀先后连败游魂关四将,直到吴天展出马才胜得邓秀一阵,等到邓九公大军前来,吴天展眼看邓九公按五方结阵,进退舒徐,纪律严肃,井井有条,兵威甚整,知对手厉害,不敢出战,只是紧闭关门,严密防护。 游魂关外,邓九公整顿好兵马,方调大军攻关。只见大军布成五方队伍,砲声如雷,三军踊跃,军威大壮。攻关人马,四面架起云梯,用火砲攻打,一时之间,甚是危及。吴天展日夜巡城,设灰瓶,砲石,火箭,火弓,硬弩,长枪,与众将千方守御,日夜防备,只是希望东侯缓兵早来。 游魂关城高关严,守军拼死作战,邓九公攻打不下,昼夜不安。这一日,接到传报说有督粮官土行孙等令,九公想起土行孙异术,心头一动,传令让他进见。土行孙交令完毕,九公说起游魂关不能攻破,甚是烦闷,土行孙笑道:“区区小关,也能阻挡大军,定是不知死活。” 九公听土行孙有办法成功,大喜道:“将军若立此功,便是我大军的正印先行。”依着土行孙的本意,只是希望得胜之后能够迎娶美人,不过他也知自己寸功未立,此时开口,十有八九会遭拒绝,当上抖擞精神,准备立一奇功。
夜间,相同的情形在游魂关又一次上演,关内人马,再次遭到袭击。不同的是,此次威胁不是来自后方,而是出现在了地下。那土行孙施展地行奇术,夜入关门,落锁成功,邓九公大军如蚂蚁般潮涌而入,将吴天展打了个措手不及。 两军夜战一场,姜侯兵马大败,被土行孙连斩了荣锁真、李洪、黄鸿锦三将,只有马如龙护着主将吴天展冲出了关外,五万大军,出关者不足五千余众。 且言土行孙得了奇功,邓元帅治酒庆贺,连饮三日,土行孙酒后狂谈,自恃道术,夸张曰:“元帅若早用末将,鹏举已擒,姜伯早缚,成功多时矣。”引得众将齐齐侧目。 吴天展兵败百十余里,碰到了赶来相救的姜侯大军。姜侯缓兵,鹏举为主帅,姜武赫和黄天化为正负先行,另有四锋将及武赫新收的风雨雷电四将随营听令,至于武成王黄飞虎却是留守本营,护卫东伯侯。 鹏举闻游魂关已失,知攻守之势已易,让大军放慢速度,缓缓而行,十日之后,方来到游魂关前。这本是鹏举的一条骄兵之计,希望商纣大军出关追击,趁机胜得一阵。可惜邓九公用兵稳重,雄关在手,却害怕中了埋伏,并未出击。要说以鹏举的金仙修为,只他一人,强行攻关,也能取得胜利,不过却是违了逍遥山之本意,无论如何,他一个神仙,是不能主动对一群凡人出手的,当然斩将夺旗,可以例外。这也是五教封神共同遵守的一条准则,否则哪里有凡人的活路。 鹏举在关外扎下大营,十万大军,连绵数十里,兵威极盛。第二日,鹏举大军分八方排开,中间跃马拎锤,正是刚刚与家人团聚的副先行黄天化。在道言的一力主持之下,黄天化解开心结,奉父命拜入逍遥门下,成了鹏举的二弟子。 黄天化阵前挑战,恼了土行孙,提了宾铁棍出阵迎敌。天化也不多言,手中锤分顶门打来,土行孙左右来迎。一场恶战,只见得锤打棍,寒风凛凛;棍迸锤,杀气腾腾。战未及数十合,土行孙突然祭起了捆仙绳,天化措手不及,没有防备,大叫一声,竟然被土行孙拿了住,姜武赫见黄天化被捉,气得三尸神暴跳,直向土行孙杀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