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一个小贼 (第2/2页)
确,那件东西早晚都得卖,惦着的也不是一两个人,可现在还不是时候,这事成不了。” 话说到这份上,周水再笨也听出由头来了。话里头是说老陈有件宝贝,好多人都惦记着,周水买玉佩,还手镯,这些行为是为买那件宝贝作辅垫。是苦rou计,用钱做个引子,一切都是奔着那件宝贝去的。 这下周水可真急了。但老陈必竟是父辈的长者,一时也不好发作。只是说:“论年龄您大概和我爸差不多,我也不好和您急。至于您有什么宝贝那是您的东西,我还不至于下作到骗一个老人家。前面那件玉佩,咱俩算是公平交易。钱是您的,货是我的,两清了。这三万块钱我拿两万。手镯您拿走,是您有法眼也好。是我忽悠人也好,都不提了。您打我这出去,就等于没有今天这件事。您也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您。” 一时间气氛变得十分尴尬,手镯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老陈低着头一直吸烟。足足有十多分钟时间,还是周水打破疆局:“这样吧,这手镯您还卖我。既然带出来,就没有不打算卖的道理。生意该咋做还咋做,秦阳作古玩的都了解我,您可以侧面打听一下我周水的为人。” 老陈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转个念再想想,人家孩子做的滴水不露,无可挑剔。自己五十多岁的人了。让人家小孩子一顿说辞,这事儿办得有点不上台面。于是搭讪着说:“按年岁,怎么着我也是个长一辈的人,见笑了。说实话,这些年在外头我也吃过不少亏。出门在外,总感觉着得堤防着点啥。小门小户的曰子,伤不起呀。”
屋里全是呛人的烟味,周水不吸烟,被呛得直咳嗽:“行了行了,我的亲叔啊,您就少吸两口吧。” 气氛缓和下来,老陈也是见过世面的人。知道下面的话该怎么讲,他把手镯推给周水说道:“你看着办吧,这东西本来就算是丢了。说是我的就己经不顾上这张老脸了,就算你分文不付,在哪儿说都不亏理。” 老陈又续上一支烟,用眼睛的余光看着周水。周水想了想,从卧室里拿出八万块钱,加上那二万就算是整十万。周水把钱递给老陈说道:“加上先前的二万,一共十万,这价钱我觉着还算公道。” 周水讲完,老陈倒怔住了,说实话,这一丢还算是因祸得福了。就算是正常买卖,这手镯自己也开不出十万的高价。老陈倒有些不好意思了:“要不你再少给点、给个半价吧,再少点也行。这东西现在说起来应该有你一份了。这么多钱,我还真不好意思全拿。” 周水笑着说:“得了吧,你还是全拿吧,免得出门又后悔。” 老陈讪讪的把钱收好,冲周水一竖大姆指:“我先把话搁这儿。十年后再看,秦阳能够震得住的古玩商,你得算头一份。” 送走老陈,周水睡了一会儿,被一阵电话铃声叫醒。心里有些烦,接电话的口气有点冲。电话是老安打来的。老安入行比周水早得多,在这个圈子里人脉还是有一些,但眼力实在不行。曾经有这样一个笑话:说某人看一件青花五彩罐,翻过来,倒过去。最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东西可不够万历,仿的,嘉靖仿的。这是秦阳古玩界历数不衰的一个典故,前朝仿后朝。原创就是老安。 老安电话里说请周水帮忙看一件东西。周水刚睡醒,稀里糊涂就应下了。简单洗漱一,。脑子清醒了,骂了一句。周水最烦替别人掌眼,真的假的,一定得罪一方人。甚至与自已一点关系都没有,还经常有人拿他当幌子,说周水看了怎么怎么样,周水要买怎么怎么样。让人不胜其烦。 老安叫安一新,长的肥头大耳,用周水的话说,老安的面相是典型的吃啥包圆,干啥不会的那种人。但这人也有一样好处,就是不耻下问,什么都问,你现在告诉他,五分钟后又问,而且还是同一个问题。业务知识他记不住,但也有一个优点,耳朵特别长,什么张家生娃李家下狗,没有他不知道的。到后来干脆不买货了,只跑合拉纤。那些开店的古玩商人也都支持他,因为他还真有一些市场,在社会上有个傻人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