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军制改革 (第4/5页)
礼,其盔甲为特制,司令总部负责人就为这个级别,现在来说就是我。 为了表示这个地位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得到的,我还特意加了只有选定的帝国继承人才能担任这个军职,也就是说这个军职和皇帝一样都只有一个。配合我立下的升级军规,也就变相的规定帝国的继承人都是要懂的打仗的人,而且还不是一般的会打仗,让自古以来后世继承者都会是文人的弊端得以改正,以适合帝国扩张的需要。 因为岳雨他们以为这是为我自己制定的军职,他们就没有任何反对的都同意了,估计他们是以为自己反对会让我怀疑他们想造反。真实情况只有我自己知道,这是为我的后世继承人定的一个军规,让我的后世继承者可以延续我的脚步继续将这个民族推向强盛。 在这个职位下就是大元帅正一品上元帅正一品,此一级别的对应的军职就是军团长和大元帅府中的军官会成员。 后面依次就为骠骑大将军从一品辅国大将军正二品上镇国大将军正二品冠军大将军正三品上怀化大将军正三品云麾将军从三品上归德将军从三品忠武将军正四品上壮武将军正四品宣威将军从四品上明威将军从四品定远将军正五品上宁远将军正五品游骑将军从五品上游击将军从五品 如果想当一个千人长首先就要成为一个从五品的军官,在三品以上才可任命为万人长。 将军位后就是尉级的下级军官,这些是战斗的最基本的核心。 昭武校尉正六品上昭武副尉正六品振威校尉从六品上振威副尉从六品致果校尉正七品上致果副尉正七品翊麾校尉从七品上翊麾副尉从七品宣节校尉正八品上宣节副尉正八品御武校尉从八品上御武副尉从八品仁勇校尉正九品上仁勇副尉正九品陪戎校尉从九品上陪戎副卫从九品 百人长的级别至少要六品,五人夫长就为八品或以上,其下都可为十人长,五人长。 至于士兵,我用了一个比较简单的分编方式,就是分新兵和老兵两种。没有参加过正规部队战斗的不管他当了几年士兵都称做新兵,参加正规作战部队战斗一年以上就可称为老兵,在老兵上面就是陪戎副卫,这个最低级的军官。如果一个士兵在战斗中当了一年兵都不能升上这个位置,那这个士兵在战场上的表现就可想而知。 还特别规定军官一定是要有战功才能胜任。陪卫官可以不是五人长,但五人长就一定要是陪卫官,还具体的规定了许多军衔升迁的方法,最普通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按照你消灭的敌人数量来论军功。
打个比方,就是如果一个新兵想要提前晋升老兵的话,他就要在战场上杀死五个敌人才能提前晋级,这是士兵的升迁方法,如果是军官的升迁就要按他击败杀死敌人的数量来定,如果想要当上元帅,少说也要打败三十万人以上的敌人,这是在兵力相等的情况下,如果能以少胜多那当然是功劳加倍了。 战士杀死了敌人不仅会记功还会对其进行奖励,同级但不同军衔的军官待遇也是不一样的,同一军衔的人所得的军饷是相同的,如果是任职军官的话还会有职务补贴。 本来这个时代关于品级的军官有相应的军服,可我觉得很不好,我就想了个办法,借用了后世那种金属表示品级的方法,将军衔的名字铸造成单个的字,然后扣在肩章和领章上,摆成是什么军衔,并规定凡是拥有军衔的军官肩膀和领角上都要挂上代表其军衔的肩章和领章。为了这个我还特意的想到要去制作一套新的军服款式,和相应的盔甲,我老早就看现在宋军的那套军服不顺眼了。 此外还规定,低级军衔的军官见到高级军衔的军官要敬礼,军职同级但军衔高的人担当主力部队的军官。 其他的还有一些详细的规定,总之我的这个军队内部的改革就是想要在军队中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军事制度,为了下一步对整个军事制度的改革进行前期的计划准备工作,我相信只要我的这个设想能够实现,部队的战斗力将会有惊人的飞跃。 为了鼓励士气,我还决定将各个级别的军官军饷调的比文官略微高一点,表达我对于军队的重视,这更让他们三人非常高兴。不过对于这笔庞大的军饷从什么地方来,我心中却没有底,不过现在还是不用担心的。 将这些改革都最后敲定后,我也感到有些口干舌燥,估计他们这些人也差不多。将已经定好的文件稿都收拾起来后,我和他们一起出去,到了我书房外的客厅中坐了下来,让竹给我们弄了点茶水润了一下嗓子,菊这个时候也出现告诉我事情都办好了,让我心情更是舒泰,一时兴起就和这些人说起茶叶的好坏来。 这阵闲聊让彼此心中因为改革计划订立而带来的激动都慢慢的平复了下来,看到时间也差不多了,我才开口道:“和诸位商议的结果如今都已经出来,诸位觉得什么时候实施这个计划才能一举成功?” 岳雨想了一会儿道:“殿下这个改革涉及的方面非常多,朝廷可能不会容许,属下以为只有先解决朝廷这方面才是最大的问题。” 尚懿也同意道:“殿下的改革和朝廷现在的军制根本就是背道而驰,肯定会引起朝廷的激烈反对。不过以殿下的睿智肯定已经考虑到此一问题,现在最困绕殿下的是否是没有合适的人可以达到殿下的要求?” 我对着他点点头,望向杨利道:“你说说看!” 杨利语出惊人的道:“只要殿下可以消灭现在正在攻打襄阳的完颜讹可何愁改革不被人接受?” 看着他良久,我才缓缓点头道:“确实如此,本王现在虽然有些威望,可是要在军队中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却还有些不足。现在金人士气实力都比当初刚攻打我大宋时低落了不少,可是如今襄阳不稳,却也给了金人重振雄风的机会,一个不好,整个京西南路都可能被金人占据,不得不甚啊!” 屋中的人沉默了一会儿,岳雨才道:“只要孟宗政,孟留守不接朝廷调令襄阳想必不会有失。” 尚懿有些沉重的道:“小人蒙殿下信任可以参与如此机密之会议,原本小人是不该对诸位提议反对的,但是小人突然想到一事不得不提醒殿下,不知殿下愿意听否?” 我望着他诚恳的道:“本王既然叫来先生一起商讨就是想听听先生的意见,有话请说!” 尚懿这才道:“小人前些年因为无事曾经畅游过大宋和被金人占据的河山,并在一些兵家必争的险要之地流连了一些时日,其中襄阳就是小人尤为注重的地方。襄阳城城高墙厚,城中粮草兵甲储存丰富,如果紧守不出,凭里面的十万守军,和孟留守的威望才能,金人是不可能攻破襄阳城的。据小人推测,就算孟留守回京,只要襄阳守军不出城,襄阳也不一定有失。贾涉此人生性胆小,但是却不失机警,肯定会明白这个道理,如果他能顺利的当上襄阳留守到不一定是坏事!” 我们都认为贾涉当了襄阳留守一定会将襄阳放弃,可是他却不这么看,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根据,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意外。我隐隐感觉他是要提醒我什么,但是又一时抓不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