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心有归意 (第2/5页)
吴武就有些急切的开口问道:“殿下,听说史弥远已经被殿下所擒关入天牢,属下以为此事做的极为不妥,还请殿下慎重!” 我微笑道:“哦,先生有什么高见?” 吴武站了起来,望着我道:“殿下,史弥远在朝中经营多年,党羽之众不做二人想,如果他逃出临安,以他的手段和声威不难号召南方各路支持赵远登基,如此殿下的计划就可以顺利实施,以得渔翁之利。如今殿下只擒他一人,却让赵远逃走,这样一来赵远必然无所依凭,预先制定的计划就难于实施,这对殿下今后极为不利。所以属下恳请殿下能够放了史弥远,只要做的巧妙,史弥远必定不会怀疑,这样我方仍然可以完成计划,还请殿下速下决定,迟则不及!” 我示意他坐下后,莫测高深的说道:“先生不用急,史弥远本王早就有所安排,暂且不提他,现在临安的情况如何?” 吴武看到我的样子后就闭上嘴巴,望着岳风显然要他来回答。 岳风站了起来:“回禀殿下,现在临安全城要害之地已经被属下们掌握,皇宫中除储妃宫外,所有的宫殿楼阁也被我们占领。因为我方将士只在皇宫中受到轻微的抵抗,所以临安城中的百姓和官员没有什么伤亡,只是因为一些将士心急行动做出些过火的行为,让他们有些惶恐不安,属下已经让人去安抚他们了。现在近卫军除了维持秩序的二万人外,其余的部队已经可以按照原定计划开始执行任务,不知殿下能给我们多少时间?” 我想了想:“八日,你们只有八日的时间,够用吗?” 岳风默然一会儿,点点头认可道:“那属下知道该如何办了。” 吴武看到岳风说完,也站了起来:“属下遵照殿下的吩咐囚禁了数十个朝廷中依附史弥远的官员,三省六部中大部分的官员都被我们俘获,但是除了投诚的工部和刑部两位尚书外,其余各部尚书都逃之夭夭。除此外,吴潜,吴大人要求见殿下被属下拒绝,他就在房中求死被将士所救,现在仍然昏迷。那些官员现在被集中软禁,下一步该如何做还请殿下示下!” 我马上道:“这还用说吗?将那些有用的并可以为本王所用的官员挑出来,其他的都给本王关到大牢里,本王又不是要占领临安毁灭朝廷,不需要他们投诚,不过了,那些现在想投诚的人你给本王记下来,将来也许会有点用。至于吴潜,不管怎么说,他曾经也帮助过本王,就让他在家待着吧,或者让他去见见皇后。官员的事情由你负责处理好了,反正本王要的效果就是临安城被搬空,但这些无能的官员还在。你知道该如何做了吧?” 吴武点点头表示明白后突然说道:“殿下,有一件事情属下必须要提醒殿下一声!” 我有些奇怪的问道:“是什么事情?” 吴武道:“殿下,如今临安这边的事情已经差不多了,剩下的事情岳风将军足以应付。殿下身为我方之主,应该是统帅全局,而不是在一地过多的停留。还请殿下斟酌!” 我默然下来,临安被下,我方的计划就要开始执行,现在建康想必是为了这个事情已经吵的不可开交。虽然我给了白女一定的权利,可是如果要依赖她完全清除掉那些和朝廷勾结出卖我的官员显然很困难。还有,我离开了几个月,建康又被朝廷大军攻击,就算我们取得胜利可是人心上的不稳也是必然的。 我突然明白吴武让我尽快回健康的用意,临安被下朝廷大乱,人心思变,有些事情平时可能不会发生但是在这种时刻就难说。 一个政权除非是有人篡权,主帅的作用是不能代替的,就算他下面的部下再能干也是一样,缺乏一个绝对的核心,有些事情就不好处理。还有,借着这次属下官员大量背叛的时机,我们可以名正言顺的将这些人解决掉,然后用此机会进行准备已久的改革,这些都不是梅或者司马风能够决定的。 而现在的临安只不过是一个被我用来推行我的计划的弃子,在它身上没有必要过多的浪费时间,搬运抢掠的事情近卫军足以应付,有我无我差别不大,看来我是该回去了。只是这样既没有弄清楚父皇死亡的详细情况,又没能抢回父皇的尸体,多少有些不甘心。 良久之后,我才对吴武开口道:“你的意思本王知道,本王明天就走,临安的事情由你和岳风全权负责,如果有争执发生以先生意见为准。对了,岳风,本王让你去找父皇被刺时在他身边当值的护卫太监的这个事情办的怎么样?” 岳风面色犹豫了一下,才说道:“这个事情属下已经叫人问了好几个被俘虏的宫中护卫,可是他们都说在皇上驾崩后不久这些人被皇后召见了一次,接着就都失踪了。属下为了得到确实的消息,还在让人去询问,只是殿下不准属下去sao扰皇后,这件事情所以到现在还没有得出结论!” 我心中明白岳风的言下之意就是说最清楚这个事情的肯定是皇后,那些人很有可能被人间蒸发,要想找到他们的下落恐怕是不行的。 摆摆手,道:“知道了,这个事情你不要管了,他们其实知道的也不多,你们去忙你们的事情去。” 听到我这么一说,吴武就和岳风告辞而去,现在外面有堆积如山的事情需要他们去处理,他们实在没有功夫陪我耗在这里。 等他们走后,鬼影就进来了。 “殿下,属下在殿下攻占临安这段时间中得到三个重要的情报,其中只有一个被证实,其余的两个现在还没有别的情报支持。” “先说证实的!” “西线岳雨将军率领的军团没有按照殿下的命令在七月初进攻川中,反而在利州两路进行大规模的清剿朝廷和金人残余行动,余介将军还率领二万人将困绕利州两路多年的几股被金人支持的顽匪剿灭,须丰洋已经开始在着手进行利州两路官府的重建。属下经过多方面情报分析,得出岳雨将军在近期内根本就没有入川的打算。” “岳雨竟然违背本王的命令?”我站了起来走了两步,“他有什么消息传给本王吗?” “没有,这些情报都是属下安插在岳雨将军军中和利州两路的人员汇报的,并没有通过岳雨将军!属下为了保险,还特意去查看了这段时间和岳雨将军的联系情报,发现最迟的是六月二十八日,岳雨将军要求近期内拨付他大量军粮的请求。属下又去查了后勤方面的情报,知道杨利部长在七月一日就将这批粮草起运,现在并没有这批粮草出问题的情报,估计这批粮草运送的很顺利。殿下这里应该有这份情报原文。” 那份岳雨的奏折我知道,是向我要求巨额的粮草,数量足够十万人用两个月。我原先以为是岳雨可能预先估计到攻打川中不会那么顺利,所以才向我要这么多的粮草,当时在还没有到达岳风军营的时候我就给杨利发了一封命令,让他优先供应岳雨军团以保证攻打川中的任务顺利完成。按照杨利的效率,这批粮草肯定已经发到京西南路,说不定已经进入利州西路了,也就是说岳雨绝对不是因为缺乏粮草而采取这样的行动,违背我命令的。 难道他有什么很重要的理由支持他这么做?就算是这样,可为什么他不对我说?难道他信不过我对他的信心,要给我来个既成事实让我只能承认吗?还是什么别的原因? 默默思虑了一会儿,我转移话题的说道:“其余两个未经证实的消息是什么?” 鬼影面色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