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临安风波 (第6/8页)
武功,他还不如那三个。不知此话可对?”血杀天接过冷牙的话头问道。 冷牙摇摇头道:“以前可能是,但我也没想到闻人豪,竟然也练成皇家密传身法,如果此身法配合他的‘鬼手搜魂’,相信可以让他进入第二位。” 血杀天闻言,笑了笑:“你们皇家护卫果然是藏龙卧虎,不能小觑,若非是你们自己内讧,恐怕江湖上没有那个门派能和你们相提并论。” 冷牙没有答这话,血杀天也没再问下去,双方的目光都放到青莲身上。 变故接二连三的发生,就算青莲胆子不小,但毕竟是个柔弱女子,也经不住这般的惊吓。看到他们的目光望向自己,青莲胆战心惊的回望着这些人,虽然相信他们不是来杀自己的,可是自己仍然很害怕,看到他们不说话的望着自己,青莲抱了抱怀中的琵琶,似乎是从中获得了勇气,开口询问道:“诸位大侠,不知小女子现在可不可以离开这里?” 青莲话才出口,就发现自己说错了话,那位被叫做冷总管的人望着自己说道:“淮王想请姑娘去做客,请姑娘收拾东西跟我们走!”语气冰冷,绝没有让自己拒绝的意思。 此人话才落地,青莲就听到一阵沉重的脚步声响起,一个神情儒雅的中年人推开门走了进来,手中还提着一个人。青莲仔细的一看,发现竟然就是那位要杀自己的闻人豪,不过此时他面色发紫,双目紧闭,一动不动,显是死了。 果然,来人将闻人豪随手丢到地上,如同丢弃一件货物一般,那么的漫不经心。 青莲虽然因为见到死人而被吓的够呛,但却更惊讶这些人,竟然可以毫无顾忌的杀死官家的人,他们到底是那路人?为什么胆子会这么大? 就在青莲惊疑不定中,就听到那个冷总管对这个人说道:“唐门主,辛苦你了!” 那个唐门主看了看自己,笑着说道:“为淮王办事,何来辛苦?到是这个家伙竟然会这么重,提他上来比杀他还费力气,到让唐某有些意外罢了。冷总管,是否今晚就动手?” 青莲见冷总管没有回答,反到望向自己,心中灵机一闪,想起对方几次提过的一个人,突然问道:“你们真的是建康淮王的部下?” 冷牙不知道她为什么会问这个,觉得反正她会知道,告诉她也没什么。想到这里,就对着她冷冷的点点头,表示她说的正确。 见到对方那位冷总管点头承认,青莲泛起一阵激动,赶紧说道:“那你们一定认识曲弄蝶,曲jiejie了?我上次见她的时候,她让我如果遇到困难和危险,就拿这个去找淮王,还说他一定会帮助我的。对了,就是这个,你们看!”
看到这个女子拿出一块像令牌的东西,冷牙走了过去接过看了看,才对青莲问道:“这是曲弄蝶送给你的吗?她什么时候送的?” 青莲见对方似乎有反应,连忙说道:“是啊,就是淮王攻占临安那会儿,曲jiejie来看我,然后送了我这个,让我有危险就将牌子挂在自己屋外,还说,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不要挂!” 冷牙将牌子还给她,淡然道:“原本还想弄昏你,看来用不着了,你快去收拾东西跟我们走,这里已经不能住了,还有,这间妓院的人都在楼下那间大房子中,你去看看,有没有要带走的人。” 青莲还想说什么,但是看到对方不容拒绝的神情,知道反对的话也会被强行带走,自己又何必要吃罚酒?看样子,他们也没什么恶意,先跟他们去,其他的以后再说吧。想到这里,青莲乖巧的点点头,走了出去。刚一出去,外面就出现两个年轻人,很有礼貌的说道:“青莲姑娘,请!” 青莲知道他们是来监视自己的,微笑着道谢之后,就动身去收拾东西。 见到青莲出去之后,唐天风才说道:“那个令牌真的和淮王有关吗?” 冷牙看了看他,摇摇头道:“不是淮王的令牌,而是梅大人特制的一面信物牌,主要是用来帮助那些有特殊技艺的青楼女子。估计是此女琵琶弹的好,才获得这样一块信物牌。” 唐天风没有再问下去,而是看看血杀天,才转过头来道:“我们还是按照原定计划动手吗?” 冷牙点点头:“淮王的意思是闹的越大越好,晚上在皇宫中,还要借重两位!” 血杀天点点头,晃身离去,唐天风笑了笑,说了句“天风去看看铺子里的生意就来找总管!”后,才转身离去。 他们两人都走了之后,花胜就出现在冷牙面前,低声问道:“冷总管,他们终归是江湖中人,让他们知道信物牌的事情没问题吗?” 冷牙摇摇头:“淮王让他们参加这次行动,就是想让他们多知道点秘密,然后找出江湖上谁才是真正可靠的盟友。再说,淮王的心思不是我等能猜测的,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成。那个女人弄完后你就将她送走。” 花胜点头答应之后,冷牙就抓起闻人豪的尸体离开。 临安,平章军国事府,一处守卫森严的院落中。 化装成一名普通富商的天闪看着面前的史弥远毫无答应的意思,心中不禁有些焦急。 这次蒙古人对这件事情极为重视,如果自己不能办妥,说不定蒙古人就会放弃自己,到时可真是天下虽大,却无自己容身之地。 当初淮王和金人谈和的时候,蒙古人一意孤行,硬是要破坏,结果损兵折将不说,自己还被博鲁来信训斥一顿,责怪自己办事不利。 就算他老子木华黎在的时候也不敢如此对待自己,可是这个家伙,能耐不大,却尽会将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当初被人所败,又不是自己的失误,完全是他无能造成的,现在竟然会说自己当初如果阻止了宋金结盟,他就不会有长安之败。 此人真是难于理喻,看来他到现在都没能了解到那个淮王的厉害,真是难于救药。 以现在的情况来看,难道自己投靠蒙古人真的做错了吗? 想到这里,天闪不禁想起自己当初因为年少气盛,以师兄弟们的一时戏言所惑,莽撞的改了名字去投军,成了宋军中一名普通的长枪兵。后来自己在一次和金人作战中立下大功,结果,却被上面当官的给强行霸占了去不说,还诬陷自己通敌, 自己一气之下杀了他,为了灭口,还杀死十多名士兵。后来自己就逃亡到金国,辗转又去了塞外。在那里放下一切的努力练功,有成之后,就到草原上去找人比试,杀了几个草原有名的所谓高手之后,自己觉得无趣,就想回到江南。 就是在这个时候,他找到了自己。 那种豪雄狂放,藐视一切的气魄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听到他论及当世之国,以宋最为无能的时候,自己还不服气的和他争辩了几句,却被他用一些事实反驳的毫无话说,想想当时自己的表现,现在想起来只是觉得好笑。 后来他又对自己说起了他的理想和抱负,那种坚信自己可以做到的自信,让自己觉得他一定可以做到,当他问起自己愿不愿意帮助他的时候,自己不知怎么的就答应了他。当时的他,还不过是草原部族中的一个族长而已。 接着自己亲眼目睹了他指挥的几场战争,虽然也失败过,可他那种永远相信自己的自信从来没有消失过,最后果然他战胜了敌人,最后杀死了他的义兄,成了草原上的霸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