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十一.阴谋 (第3/3页)
来那些贵族对南匈奴造成的危害更大,这一次他兵败如此之惨,说起来便是因为这些贵族。 看着沉默不语地屠特若尸逐就单于,曹cao虽然依旧脸上带着笑意,可是心底里已经将屠特若尸逐就单于归入了死人名单,帝国不需要太过有主见的单于。帝国需要的只是一个听话的傀儡。不过曹cao并不担心屠特若尸逐就单于会拒绝自己。因为在帝国和鲜卑之间,无疑帝国对南匈奴人更具吸引力。投靠鲜卑的话,先不说南匈奴人心理上不能接受,更重要的是鲜卑不能给南匈奴人实质上的好处。
“大单于慢慢静养,不必忙着答复。”曹cao最后离开了单于的王帐,对他来说,屠特若尸逐就单于并不重要,真正值得接触地人是现在地左贤王羌渠,这位屠特若尸逐就单于死后的继承,从密谍司地情报来看,这位左贤王大人无疑是个很识时务的人,当然最让曹cao欣赏的一点是,这位左贤王是个亲汉人士,他的两个儿子现在都在雒阳太学接受教导。 吞并南匈奴,确切地说是肢解南匈奴无疑需要南匈奴高层贵族的配合,而拉拢一批打击一批则是最有效的办法,只是选择的对象必须慎重,这是曹cao离开南匈奴前,从天子那里得到的指示,就目前整个南匈奴的情况来看,左贤王羌渠是最好的选择,第一他是名正言顺的单于继承,第二他在此前和鲜卑人的战争里表现的很差,换言之他在南匈奴各大贵族眼中威望还不如屠特若尸逐就,这样的一个人最适合拉拢。 当属下通禀朝廷派来的使节求见时,羌渠亲自出帐迎接了,和他的兄长屠特若尸逐就单于亲自带兵三千断后跟慕容家骑兵以及高柳军血战而重新博得各部的敬重不同,带领大军后撤却被鲜卑人击溃的他现在声望大跌,若不是眼下他手里的军队最多,恐怕他的左贤王位置也已经不保了。对羌渠来说,现在能保住他地位的就只有朝廷和天子。 看到羌渠,曹cao知道这位左贤王是个聪明人,当即便露出了笑脸,和羌渠有说有笑的进了帐篷,对于羌渠的试探,他直接说出了只有单于才应该知道的事情,包括帝国不愿意南匈奴保留太多的贵族。 “左贤王大人,您应该知道,一旦贵部迁入并州,天子肯定要对各部贵族进行赏赐,这可是笔不小的负担,而且贵部的一些贵族对于帝国并不是太友好。”曹cao和羌渠一边喝着酒,一边说道,接着他翻起了旧账,建宁元年以前,曾经侵扰过帝国边境的南匈奴几个大部都被曹cao点了名,事实上要在南匈奴里找出一支从未抢掠过帝国边境村庄的部落是不可能的。 羌渠对此当然心知肚明,他也明白朝廷其实是不愿那些大部落在迁入并州后继续存在,不过他倒是没有像屠特若尸逐就单于那般犹豫,直接擂着胸膛说这些人早就该给灭了,对羌渠而言,以他目前在南匈奴的威望势力,即使他当上了大单于,这些大部落的贵族也未必会对他有多少敬意,说起来现在的南匈奴不过是名义上单于统治,实际上威权大不如昔。 曹cao有心,羌渠有意,两人一拍即合,对曹cao来说,羌渠是帝国在南匈奴问题上最好的代理人,而对羌渠来说,有朝廷的支持,单于的位子非他莫数。很快两人便谈下了密约,当然这一切都是要在南匈奴迁入并州后才管用,不过两人并不担心屠特若尸逐就单于会拒绝迁入并州的建议。 在考虑再三之后,屠特若尸逐就单于决定内迁并州,和投靠鲜卑相比,归顺朝廷对南匈奴更为有利,至少朝廷有能力养活四十万族人,而鲜卑人则做不到这一点。至于朝廷要除去的那些贵族,他也只有牺牲他们了,而且在他心里,这些贵族对南匈奴来说未必是件好事,当然屠特若尸逐就单于也向曹cao提出了他的要求,他希望朝廷能支持他立自己的孙子做左贤王,他不打算让羌渠这个兄弟接任单于位,曹cao自然是答应了下来,不过转口就告诉了羌渠,使得羌渠也更加坚定了对付自己兄长的念头。 既然南匈奴同意内迁,那么接下来曹cao所要面对的问题便是压在南匈奴边境线上的六万鲜卑大军,并州的驻军只有一支军团可以抽调出来,加上南匈奴的五万大军倒也和鲜卑人势均力敌,不过曹cao知道若是檀石槐全力进攻的话,至少能让南匈奴在退入长城时损失十万人,对于已经把南匈奴看做帝国财产的曹cao来说,他绝不允许遭受到这样的损失,因此他劝说屠特若尸逐就单于将军队指挥权交给他。 面对曹cao的说辞,屠特若尸逐就单于犹豫了一会之后,便将目前单于庭五万大军的指挥权交给了曹cao,实际上他也无法信任单于庭内的将领有谁能跟檀石槐对抗,眼下他只有相信曹cao和朝廷军队能够挡住鲜卑人,让族人可以安全地撤入长城。 夜晚,曹cao的大帐内,易装而来的羌渠将他写好的军队名单交给了曹cao,对于某些亲自带兵的大贵族,在战场上除去他们是最好的办法。 “左贤王大人,我保证您会得到您应有的地位。”对于羌渠,曹cao并不吝惜自己的好话和安抚,这位左贤王的确帮了他很大的忙,至少他手里的这份军队里的贵族名单省了他很多事情,虽然不排除羌渠有公报私仇的嫌疑,不过他不在乎,若不是条件所限,他更希望能一举铲除南匈奴所有的贵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