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 启程 (第1/2页)
长安城今年的冬天来得早,还不到冬至便已是下了一场大雪。 慈恩寺的玄奘大师派了人过来送信,说是不日辩机便要启程去吐蕃,想请商商也一同去灞桥相送,商商犹豫了片刻,点头答应了。 横竖自己快要回九嵕了,在走之前看着辩机安全的离开长安,也算是彻底的放了心,不枉自己一番计算。 给玄奘大师写了封简短的回信,告知当日自己会前往,便将厨道的素点打包了两份,交由来人带回。 到了相送那日,天气倒放了晴,虽说仍是寒气逼人,但灞桥十里亭处却仍是人头攒动。 皇上此次安排的随行人员甚众,而且吐蕃山长水远,这一去也不知何年何月方能回转,再者,去往吐蕃途中也颇多变数,一个不好便是埋骨他乡。因此,送行之人,都是眼中含泪、殷殷叮嘱,更有家中女眷哭着来送行者,依依别情,令人闻之心酸。 商商一早便穿了身箭袖胡服出了门。 回长安的这段日子,因诸多原因,倒是有些日子没有再骑过马,正好这日天气好,商商一时兴起,便将自己从九嵕骑回的马儿牵了出来,亲手打理干净,骑在马上便出了马。 好在长安骑射之风盛行,她这般打扮倒也并不引人注意,只是那容貌着实太出挑,还是惹来不少人惊艳。 待到得灞桥,见到人头攒动,商商倒是着实吃了一惊,但回心一想,这出使之难,便也释然。自顾自坐在马上,居高临下的寻找着辩机的所在。 不过是扫了一圈,辩机那显眼的红色僧衣便跳进了商商眼中。 不知为何,辩机自从事后,便尤爱红色僧衣,原本温文儒雅的白衣僧现在竟有了些凛然之气,便是眉目间也多了一分往日没有的坚毅。 商商扯过马头,小心的从送行的人群中穿过,在辩机的面前停了下来。 “辩机师傅!” “商商姑娘!”辩机眼含笑意看着商商,似是毫不意外她的出现。 “玄奘大师还没来么?”商商跳下马,将马儿颈上的毛发顺了顺,随口问道。 “师父该是坐着马车,倒没有施主这般快捷。”辩机单掌竖立,向商商打了个稽首。 “嗯!”商商低头答应了一声,忽然发现无话可讲,顿时有些尴尬起来。 “若是施主方便,辩机有一事相托!”辩机似是看透了她的不自在,脸上的笑容渐渐扩大起来,透着些洞悉世情的宽容和理解。 “但说无妨,只要商商力所能及,定会竭尽全力。”商商暗暗松了口气。 她虽然同情辩机,可这并不意味着她会与他有太多话讲。尤其是佛理,对她来说,其难度不亚于天书,即便是唱经,也总是拣简单些的来,那些深奥的却是半分也不通了。 “施主身份超然,辩机所托施主定能办到。”辩机不以为意,接着说道:“辩机此去,山遥路远,也不知何年何月方能回转,她……却是个执拗的,以前贫僧在,还能劝上一二,日后……贫僧不在,只有请施主多多看顾了。” 辩机的笑容里泛起了苦涩的味道,原本清如朗月的眸子,此时也象是蒙上了一层雾气。 他将头昂起,似乎是尽力的克制着什么,过了好半天,才重重的吐了一口气。 商商怔怔看了他半晌,末了,也只能是轻叹了一声:“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商商尽力而为吧!” 两人身边的气氛顿时变得压抑起来,就在商商绞尽脑汁,想着该怎么转移话题的时候,只听着身边的人一阵喧哗,便听得有人高叫道:“慈恩寺的玄奘大师来了!” “快请玄奘大师为大人们祈福吧!也好保佑众位大人们平安归来!”人群中有人高声喊道。 不过片刻,玄奘坐着的马车便被人们围了起来,让原本还打算上前见礼的商商和辩机也只能远远站着苦笑。 赶车的小和尚与有荣焉的挺着胸口,撩开了帘子。 在玄奘大师一番劝慰,又以佛法慈悲,多番抚慰,众人这才渐渐散开了来,让出了路。 商商和辩机这才能凑上前来,两人向玄奘见了礼,玄奘又嘱咐了辩机一番弘扬佛法的主旨。 随着日头渐高,十里亭中的高香也燃了起来,由奉旨钦差在香案前宣读了大唐皇帝命刘大人等一众出使吐蕃的圣旨,一众出使人等便排成了一列长长的车队,由羽林军护卫着在送行众人殷切的目光中缓缓的启了程。 辩机骑在马上回头望来,眼中对商商充满了祈求,直到见商商肯定的点了点头,这才转过了身,一打马股,那马向前冲了两步,超过了落在身后送行的诸人,混入了前行的车队中。 玄奘轻叹一声,这个弟子可说是最可他心意的,原本他是有心让他历练一番,于世情上通达一些,将来好领慈恩寺住持之位,可哪曾想…… 商商见辩机行得远了,便回过头来,向玄奘拱手告辞,她骑着马,来去倒也方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