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大战前夕(4) (第2/2页)
孰好孰坏都是不能一言界定的。他决定暂时不理会韩煜是否谋反的事情,反正宁远一城孤立无援,面对十三万大军,能否顺利渡过这一关已经成为奢望,就算北海镇心怀谋反,但就眼前看来也绝不是与建奴勾结,就算是想谋取复州那也总比落在满足鞑子手里要好。 “只不过,宁远孤城,前有劲敌,后无援军,单凭北海四千人屯守营口,也不见得能够拖延多久呀。”袁崇焕语气唏嘘的说道,神态露出了一丝疲惫。 林忠微微笑了笑道:“袁大人放心,本次北海发出的四千人马都是悄然的行进,从海上抵达了营口,料想这一支奇军定然能让建奴措手不及。” 袁崇焕问:“只是,韩煜能够将不泄露这一点做到滴水不漏吗?” “是的,袁大人,这一点您就放心吧,在营口的无论是商人还是百姓,都已经考虑周全了,决计不会有丝毫的差池。”林忠很是自信的说道。 袁崇焕略略的点了点头,思索了一番后,又问:“那么,我宁远城除了死守之外,还有其他的行事计划吗?” “暂时没了!”林忠摇了摇头。 “没了?就这样?”袁崇焕显得有些愕然。“如果单是如此,你即便不能通知,我们也将会据城一战,何必还要冒着这番危险和麻烦,来通知我等呢?” 林忠愣了愣,不管怎么说,韩煜交代的就只是这些了,他也不知道还能说一些什么。 “只是,韩大人担心到时候袁大人分布清楚敌友,误伤了我北海军而已。”在纠结了半天之后,他想到了一个说辞。
“好吧,希望一切能顺利!”最终,袁崇焕不想在多说什么,如今有这一部援兵总兵孤军守城的好,最起码还能利用这一点来鼓舞城中将士的士气。 ———————————————————————————————————————————————————————————————————— 就在林忠出使宁远的这一天,韩煜在金州卫花去了十多天的时间,终于整顿完毕大军。此番出征,他任命了孟宏远、陈士龙和黄得功带领了北海行营及一个火炮团、一个全副装备的骑兵团,一共四千多兵力在营口登陆,而自己则亲自统帅金州行营、两个火炮团以及剩下的全部骁骑行营兵力,一共八千兵力,号称两万,准备向复州发动进攻。 复州是海湾地区,与金州卫遥遥相望,一共一州八个县。在出征之前,韩煜派出了训练依旧的斥候团潜入了复州八个县城之中,开始散播谣言,称满洲奴酋率领大部队向宁远城进攻去了,而复州守兵不足五千,北海总兵即日就会率两万大军来进攻收复此地。散播这样的谣言,很显然并不是为了打击复州建奴军队的士气,而是鼓动本地的汉民积极的组织地下力量,主动sao扰建奴军队,甚至在韩煜发兵进攻的时候,积极响应和支援。 事实证明,韩煜派出的斥候团做得非常不错,这一举动立刻在复州的汉民当中掀起了巨大的波动,虽然说这些平头百姓要想拿起棍子和棒子像二战时期敌后特工队那样搞破坏,是比较不现实的,但是他们重返汉疆的心变得积极起来,为建奴贡献劳动力的方面则相对的消极起来,同时还造成了强大的谣言压力,令复州的满足守将大感头疼。 北海镇派出的斥候团很显然获得了良好的训练,韩煜将二十一世纪侦查、破坏、伪装等特工技巧在日常训练之中全部传授了给他们。虽然说在二十一世纪花半年的确能够紧急训练处一个合格的特工,但是那是在相当强大的技术和人力资源情况下才能获得的成果,而对于眼前这样的状况,很明显是绝对不可能的。半年的时间,北海镇的斥候团虽然还是一个半成品、甚至是残疾品的状态,但是相对于更为落后、不思进取的建奴,这些技巧还是够用了。斥候团在散播谣言的同时,还想方设法破坏了一些城镇建奴军队据点的粮草,起码防火烧掉了两个据点的粮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朋友的书《我的战神女奴》《洛丹伦的黄昏》!!!希望各位读者大大不要太见怪,对于历史我确实是一知半解,只不过写本书来娱乐娱乐。呵呵,大家也权且娱乐娱乐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