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江陵 (第2/2页)
理。其或者束手就擒或者据一二郡县,领兵相抗。兵伐骤起,关东大乱已至,诸侯不足为虑也。而孙文台归于袁术麾下,正攻略豫州,时有进犯京畿之意。相国不如以天子之名令以袁术后将军之职持节,总揽荆州讨贼之事并以刘表副之。又同意孙坚为豫州刺史令其征讨黄巾余孽。如此即可分间于术坚,又可安二人之心,令其不能死战而相国正可遣重将专心讨伐韩马。”董卓听后并未答应,反而以征询的眼光看向刘艾。刘艾看看李儒,深思良久,才缓缓说道:“文优之言甚为有理。吾听闻袁术早已发兵进至新野,其欲得荆州而心甘之意已然可知,今上表朝廷不过形式耳,若相国不应其要求,以术及手下众谋士之能,未尝不会先斩而后奏,届时朝廷与董公之威严不能辖制关东诸侯矣,再若二袁合众,另立天子,恐大汉必东西分裂,实非社稷之福,不若准术之所请。但为显朝廷威仪,可令徐文礼领兵数万,驰援三关,震慑孙坚,若得隙可兵进豫州,破之。” 董卓听后,默然以对,乃许。 大军停驻在筑阳期间,共有宗贼首领三十余人各带着数千,几百人数不等,前来投降,袁术也遵守诺言,置酒办席招待,但在他们酒醉未醒之时,郭嘉却派刀斧手把三十个首领斩杀殆尽。 酒醒之后袁术责怪郭嘉让自己失信,郭嘉回道:“宗贼横行乡里,不尊礼法,士民深恨之,今斩之可得荆州民心,为主公计,不得不如此耳。” 袁术听后,感到很惭愧,对着郭嘉躬身不起,道歉说道:“奉孝一心为公,某定不会相疑有他。今愧对奉孝之情,乞望见谅。”郭嘉扶起我,笑着说:“早知主公之志,即晓主公不得为,而吾身为臣属,安能不为吾主考虑再三。”
让李登以两千军士押解着宗贼的近两万士卒返回新野,让李严训练,我带着大军马不停蹄的直奔江陵,正欲领黄忠,雷薄派兵强攻之际,只见城门大开,郡内一众官吏捧着太守银印,出城投降。 袁术和手下将士正高兴一矢未发而得其城,郭嘉驱马上前,悄悄地对他说:“今将军为贼寇而来,不可接受太守银印。可令大将领兵数千占据城池,而后分兵攻略周遭县城。” “将军名震中外,今提大兵到来,我等不敢抗拒,愿举郡归降,望将军纳之。”南郡太守拜服于地,双手奉上银印。 袁术拿起太守银印把玩一番,才扶起南郡太守把银印又还给了他,并告诉他自己此来只是奉天子诏令讨伐宗贼,没有强据郡县的意思,你还是安心的当你的太守。 那南郡太守眼光惊疑不定,看袁术真的没有占据南郡的意图,才松了一口气,赞叹道:“将军四世三公,忠义之心天下无双。”说完,便带着袁术的大军进城休息。 入得江陵,安顿好士卒,又陪着南郡的一种官吏一番吃喝,利用自己的声望对着南郡的一些官吏大加拉拢。不出数日,这些人都暗地里奉袁术为主。 但袁术却不能多着停留,急于奔赴襄阳讨伐陈生,张虎。在他离开之前,他笑嘻嘻的对着南郡太守说:“今观卿之南郡,军备废弛,若有贼寇进犯,旬日之间即可城破,吾欲令大将雷薄领兵五千驻守江陵,公意如何?” 看到袁术身后将士瞠目抚刀,南郡太守唯唯诺诺不敢反对。他哈哈一笑,又低声对南郡太守说道:“若平定荆楚,以卿之大功必有重赏。” 留下雷薄为郡都尉带领手下五千士卒驻守江陵,袁术带着原来的南郡都尉和两千郡国兵以及手下的两万余人,奔袭襄阳。 本来袁术是想先安顿好江陵的事情再赶赴襄阳以策应满宠等人的说降的,但探马来报说:刘表采纳蒯氏兄弟的策略,诱斩宗贼三十余人,受降其众,使兵势达到近三万余人。而且得到庞季的帮助,正和他派去的满宠等人争相劝说陈生,张虎。 得到这个消息,袁术不得不带着军队再次加快速度赶路,希望能在陈生他们做出决定之前,以兵势震慑住他们,至少也要让他们保持中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