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 州牧 (第1/2页)
迫使刘表承认自己为荆州牧之后,袁术带着大军回到南阳,荀攸在他一再的邀请下顺路跟着他前往宛城。大军行来,每过一地都有当地的世家大族的代表组织起人数众多的百姓列于道路两旁,煮茶备酒犒慰三军将士。而袁术一边约束军纪以免有扰民的事情发生,一边带着郭嘉黄忠等人对着前来****的士民百姓躬身答礼。 荀攸见到沿途各地士民百姓对袁术军都是发自内心的拥护,他非但不感到欣喜,反而一路之上都脸带忧色。袁术虽然不知道他心里有何感想,但还是亲近问候:“朝露晚霜,公达是否身体有所不适?” 荀攸正在思想心事之际,不曾想到袁术竟然出言问候,当即收拾起情绪,对后者拱手一礼,答道:“多谢袁公关心,攸无事,只见荆楚之地风景怡人不觉看得有些痴了,万望恕罪!” 听出荀攸不想给自己说心事,当下也不勉强,随口附和他的话笑着说道:“既然公达喜爱荆楚风物,不若在荆州多待些时日,吾让奉孝陪同公达到各处游历一番。” “多谢袁公好意,然吾职责在身,恐不便久留,他日若有缘分必能再见!”荀攸“呵呵”一笑,轻声说道。 看到荀攸目视前方,一心赶路的样子,袁术知道他不想在和自己多说什么,于是也不在勉强,转过去头去和郭嘉闲扯起荆楚之地曾经发生过的大事以及曾有过著名的人物。两人天南地北从当朝太尉张温开始说起讲到光武皇帝,又说起秦楚平舆之战,吴楚郢城之战最后说到楚庄王的“一鸣惊人,称霸中原”袁术心中一动,偏过头去看向荀攸笑着问道:“公达可知楚庄王旧事?” 原以为荀攸对自己和郭嘉的交谈并不在意,却不料他一听袁术发问竟带着讥讽的语气立即回答:“不知袁公所言乃指何事?欲效法楚庄王问九鼎之轻重呼?” 一听荀攸竟暗指自己有悖逆之心,袁术赶紧辩解:“公达此言何意?吾袁氏四世三公,受汉恩之隆天下无出其右,岂敢心怀悖逆?吾意所指实乃昔日居于京洛之时任侠使气,怠慢将士所言所行多过狂悖,今欲效法楚庄王痛改前非,做汉家之屏助也!” “既然袁公有此心,何不推辞州牧之职散兵入朝,以免荆楚之地在起战火,百姓遭难?” “哈哈哈哈,公达所言何其缪矣?且不论当今之势董卓独掌朝堂,天子尚且畏其权势避让三分,吾与董卓势不两立,岂能共存?而天下诸侯心怀二心者多矣,吾意欲提举荆楚之兵扫灭群贼,复我大汉声威,岂能自解兵甲而为他人刀案之rou?然天下悠悠众口,周公尚且畏惧流言,吾才德不及周公岂能不惧?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只求问心无愧耳!” 听袁术这么一说荀攸方才正眼看他,拱起双手,抱拳施礼说道:“若将军有周公之志,天下幸甚!” 这时,郭嘉看着荀攸,笑着邀请:“公达经权达变,有吕张之谋,今既知吾主志向,何不与吾一同辅助吾主,成就万世美名!” 见后者满心期望的看着他,荀攸却对袁术炯炯的目光视若不见,他轻轻叹了一口气,幽幽回答道:“吾乃天子钦使,身负皇命岂有反投地方之理?” 闻听此话,失望之情溢于言表。一路行到宛城,荀攸再次对袁术的邀请婉转拒绝,无奈之下袁术只好带着郭嘉与他依依作别。 “如若他日公达不能如意,请来南阳,吾必扫榻相迎。”看着执意离去的荀攸,袁术惆怅若失,却不由得再三恳请道。 “袁公丰姿伟仪,有容山河之量,比若韩王之能。如他日攸穷困潦倒,还望不弃。”或许是感念袁术的诚意,又或许是荀攸觉得袁术能一张他的志愿,他终于答应日后若有机会一定前来辅助袁术。 袁术闻言欣喜若狂,与他击掌为誓,定下日后主从名分。 目送着荀攸渐行渐远,直到在也不见他的身影,袁术和郭嘉收拾起情怀,驱马赶回汇合着大军一路开赴宛城。还未进城就听到城门口那震天的锣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