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陈登 (第2/2页)
内众人上下一心,糜竺忍不住出声赞道:“久闻知人善任,宽人严己,有绛侯遗风,今乃得见果名不虚传。” 对于糜竺的夸赞,袁术不置可否的笑笑,牵着他的手领他坐于主位的右边空位,又让人在糜竺身后加上一空座,待陈登施施然坐下。袁术遍邀厅内众人向着他二人敬酒,以示亲热。 “不知子仲兄此次到来,陶徐州有何指令?”三巡过毕,杨弘代袁术问道。 “听闻将军与蔡氏之女大婚,吾主特命我等二人略备薄礼呈上,以示双方交好之意。”糜竺掏出怀中一本薄薄的账册,双手奉上。 接过账册一看,袁术不仅皱紧了眉头,里面全是金银珠玉,计有钱五百万东海明珠二十颗圭玉十副以及什么象牙,犀牛角等等洋洋洒洒一大篇。虽然没有他目前迫切急需的粮食,但想到他们千里迢迢赶来送礼,可见陶谦对于双方的结盟还是极为看重的。念及此处,袁术先是对陶徐州的心意表示感谢,又再次强调了两家盟友之义最后笑着问糜竺:“徐州富饶,今年又大获丰收,而我荆楚地广人稀,又连连大战消耗甚多,米粮不能自给,欲使人前往徐州购买粮食,不知陶徐州可许否?” “这!!!!!!”糜竺有些为难,犹豫着不知道应不应该答允毕竟天下有识之士皆能看出乱世将至,而粮食作为必需的战略物资往往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南阳富庶冠绝天下,将军岂能捂紧自家粮袋而往他处索取。”陈登见糜竺踌躇不语,不由得出言反讽,“既为盟友,何不将实情道来?” 袁术手下的一干文武见陈登这个身无功名的毛头小子竟对着自家主公出言讽刺,纷纷都怒目相视,而近来一直春风得意,以大舅哥自居的蔡和不等袁术说话就抢先冷笑着回应:“若不是看在你我双方同盟之谊,必治汝冒犯之罪。”
看到陈登涨红着脸正要出声反驳,袁术生怕二人起意气之争,伤及两家同盟便赶紧举起酒爵,遥对着陈登一饮而尽,略带歉意的说道:“元龙责怪的是两家即为同盟应当告知实情。然吾等非图徐州钱粮,实欲于明年征讨董贼,解救天子!怎奈荆州大乱方治士民疲困,素无存粮,所以才想要往徐州购买余粮以作军资。” “天下群雄畏惧董卓兵锋莫不避走,将军竟敢直缨其锋?壮哉!”糜竺听我购买粮食的目的是充作来年讨伐董卓的军资不由得击节赞道,“若为讨董之用,糜竺必定劝说州牧大人慷慨解囊助将军克尽全功。” “子仲大义,某代汉室谢过!” 一场欢宴及至深夜方休,待到众人尽兴散去,袁术留下陈登同塌而眠。 “今见元龙有国士风范,心折不已,欲与元龙结为兄弟,不知元龙意下如何?”袁术高兴的握着陈登的手,诚挚的说。 “将军名重海内掌一州之权,吾只区区一读书郎,岂敢高攀?且将军与家父有朋友之义,吾岂能不分上下长幼,再与将军称兄道弟?”陈登推却说。 “原以为元龙乃高才之士必是洒脱之人,不想竟是一腐儒!人生在世,得一知己此生足矣!今一见之下,知元龙实乃佐世良才,欲折节交往,不料元龙竟畏某如虎,心甚憾之。”言罢,口中唏嘘不已,失望之情流露在脸上。 “既得将军如此看重,若在推辞岂非不识时务?愿与将军结为忘年之交!”陈登见袁术情谊拳拳,想到他一个堂堂大汉后将军竟如此看重自己这个身无功名的毛头小子,不免有些感动,当下应承说道。 见得陈登终于答应了,袁术高兴的谈论起天下大势,又将他和杨弘郭嘉等人制定的战略和盘托出,听得陈登不时的点头称许。 “蒙将军如此信重,登愿效犬马之劳助将军完成大业!”陈登没想到与袁术只见过一面,竟将如此机密大事竞相告知于他,不由得心里激动非常,立即表示投效,“请主公许我回徐州为主公暗间,待到时事一到必令主公坐领徐州。” “元龙岂是一徐州可比?勿需刻意作为,一切以自身安危为重。”袁术不想陈登有任何闪失,赶紧出言阻止。 和陈登讨论起一些治国策略,不觉得天已早亮,见郭嘉前来,袁术拉着陈登的手向郭嘉介绍说:“元龙上马治军下马治国非乐毅,张良不可比也,今遍观天下唯卿可较!” 二人相视而笑,彼此有心心相惜的感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