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输诚 (第2/2页)
紧命亲卫进来,吩咐他说:“听我命令,传令手下太守县长于各地张贴告示使人求访名医来宛城,而后轻骑快马请蔡都督来我后将军府邸!” 待卫士离去之后,郭嘉以公务繁忙为由也要离开,袁术握住他的手一再的吩咐他要保重身体,不可cao劳过度,而后目送他渐渐远去。 黄祖住处,待手下众人全都离去其子黄射面有焦虑的问道:“父亲大人今日请见袁公可有收获?” “袁公威仪雄姿,有四海之量,又能礼贤下士,诚为明主。然吾若贸然请降即使其怀疑我等之居心叵测又让其人轻视于我等,不若暂代数日以观发展。” “父亲大人所虑甚为有理,若那袁公果为英主必亲来抚慰以获我等之忠心!” 三日后,蔡瑁一路兼程回到宛城,不及修饰打扮便直奔我的府邸。 “主公使人传唤所谓何事?”蔡瑁滴水未沾却先问我正事。 见蔡瑁如今竟能先公后私袁术不免点头赞许,语气也颇多的亲热:“德珪一路辛苦,今日请卿归来实则是因为黄祖一事。”见他一头雾水般疑惑不已,袁术补充说道,“前几日刘景升使黄文理领兵三千来到宛城,说是要与我等同伐董卓,文博以天下诸侯举动未明为由欲效法古人千金买马骨之典故力主厚待其人,然吾心中颇多怀疑,又知晓卿与黄文理相交甚厚,故而使人请卿来宛城为我探听虚实。” “原来如此,主公有所不知,昔日襄阳之战时我受刘表多方诘难却多亏了文理周旋,投奔主公那晚,文理也对主公颇有倾慕之意,只恨没有进身之阶恐不得重用耳,如今其领兵来助,吾或可一试说其来投!”听到黄祖领兵到来,蔡瑁那布满风霜的脸上写满了笑意,他心里高兴非常。自从他投效到袁术的帐下,在武将里面于黄忠,纪灵等大将不熟悉也没有过多的交情,而与魏延,陈孙等人更曾是生死对手虽然平常见面之时招呼周到但在内心中多少还是有些尴尬。而今终于有一个真正自己人也来到袁术的阵营,从此他将不会孤独了,一想此念,蔡瑁浑然不顾周身的疲惫,兴致盎然的等着袁术的回答。
“如此大好!今夜我设宴此地邀请黄祖到来,而后观卿如何以三寸不烂之舌说其来投。”没想到黄祖竟早就有投效于我的心思,我不免略微有些得意。 命人杀猪宰羊置办酒席,而后带着手下文臣武将静候黄祖的到来。不多久就看到黄祖带着其子黄射施施然走来,袁术带头起身迎接,给足了他们父子面子,而黄祖父子也颇知进退,赶紧上前向我躬身行礼。 “这位翩翩少年郎为何家子弟?怎生的如此伟岸雄壮,一看就是个天生的将才。”袁术看向黄祖身边的少年,明知故问道。 “回禀明公,此乃犬子黄射!”黄祖听袁术如此夸耀他的儿子,脸上不无得意之色,而黄射听袁术夸他是天生的将才,激动地浑身都战抖不已。 “哦,果然是虎父无犬子,一门全都是英雄人物!” 大笑着安排他们靠近蔡瑁的位置坐下,果不其然,黄祖一见到蔡瑁如见亲人般激动,二人很快热烈的交谈起来。而袁术举起酒爵对着他们说道:“文理父子深明大义,助我讨伐董卓,此恩此情不能言语尽述,只薄酒一杯聊表谢意!”言语之间丝毫不提及刘表。 “明公严重了,些许功劳不足挂齿!”听到袁术如此褒扬与他,黄祖站起身来,将酒杯举过头顶遥向回礼,而后掩面一饮而尽。 看到黄祖如此的豪爽,袁术也不能示弱,又敬他三杯,而后发动张范,黄忠等人前去敬酒,而黄祖不愧海量,知道这些人都是袁术手下重臣,他一一应对,却没有丝毫的醉意。 酒宴过后,待众人尽皆散去,袁术留下蔡瑁和黄祖父子。袁术握着黄祖的手,诚挚的说道:“文理大才,闻名久已,恨不能早相公事耳!刘景升不过一守护之犬,岂配文理辅佐?何不来我帐下,一起讨伐董卓立千秋功名?” “这,,,,,,,,,”听到袁术的招揽,黄祖回头看看其子,见黄射点头应许,他确故作矜持,面带犹豫的说道,“刘使君待某甚厚,实不忍相弃!” “文理何故如此?刘景升何人?气量狭小不能容人,君不见吾之前事乎?况且其趁文理未归之际,安插亲信把持江夏,而后不顾汝死战得脱,不仅不好言安慰反而强行将江夏据为己有?此等人物亦值得文理追随?吾主旷世雅量,知人善任,比之刘景升胜过百倍,文理何其谬也!” “父亲大人,蔡都督所言不错,刘景升何曾当我父子为心腹?其只宠信山阳旧人,我等何不就此归顺后将军?” 听到三人都劝说与他,黄祖似乎心有不甘的撩袍跪下:“今愿奉袁公为吾主,生死追随,终身不背!” “既得文理相助,荆楚之地再无可虑之人也!”袁术大笑着将黄祖扶起,褒扬他说。 “主公,吾有一事告知!”看到袁术兴致高昂,而黄祖也迈过心里那道坎,他不再矫情便将刘表的计划告诉于袁术,“刘表阴使我父子领兵前来欲麻痹主公心志,好让主公以为他宁愿坐困孤城而不对他加以堤防,以便他能趁着主公领兵外出之机攻略南郡。” “哦,此乃蒯异度之谋乎?”没想到刘表竟还跟自己玩这一手,只下意识的认为这种计谋策略应该是出自蒯越的手笔。 “非也,蒯异度自从被主公放回便不受重用,此等计谋或是出自伊伯机之口。”黄祖摇头说道。 听到蒯越竟不受刘表重用了,袁术高兴之下忘形的大笑,看到黄祖父子有些尴尬的模样,便出言解释道:“刘景升当我是什么人?我早已暗中派遣李严李文方领五千南阳兵秘密前往沙羡,今即然得文理之助窥破其计,来而不往非礼也,岂能不将计就计。必令其葬身沙羡城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