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卷 战江陵 第三十节 权衡 (第1/3页)
建安十四年五月初,邺城,丞相府。全\本\小\说\网 曹植捧着锦盒,有些紧张的站在曹cao那间巨大的办公室前,等眼睛渐渐适应了屋内的昏暗,才看清里面的陈设。他张了张嘴,想要报名而入,却没出一点声音。他回过头,求助的看了一眼停在阶下的杨修。杨修鼓励的笑了笑,冲着他扬了扬手。 曹植重重的点了点头,挺直了身躯,长吸了一口气定了定神,这才朗声道:“父亲,孩儿前来拜见父亲。” “是子建啊,快进来吧。”里面传出曹cao苍老而略显喜悦的声音:“你来得正好,推我出去走走,天天闷在这屋子里,都快霉了。” 曹植欢快的应了一声,紧张感不翼而飞,立刻脱了鞋,飞快的跑了进去。不大一会儿,他推着曹cao从里面走出来,在檐下停住了脚步,让曹cao从脸以下的身体暴露在初夏的晨光里。正要抬起手遮挡眼光的曹cao见他停了,不觉得有些奇怪的笑道:“怎么不走了?” 曹植微笑着俯下身子说道:“孩儿听医匠说,刚出来的时候要在檐下停一停,以免一下子受了风,反而不妥。父亲莫急,稍等片刻,孩儿就带你出去逛逛,不知道父亲有没有兴趣去看坊?” 曹cao哈哈大笑起来,在膝上打开曹植给他带过来的那个锦盒,取出里面印刷精美的冬至诗集,翻开书页,第一篇就是他的那短歌行。他闻着淡淡的墨香,一下子想起了去年冬至那天的酒会,当时的自己是如何的意气风,一心想着春水一生就可以挥兵南下,一统江南,没想到后来一把火就形势大变,水军损失殆尽,步骑也折损不小。要不是曹冲以五百人的代价拼命阻击,他本人都差点被刘备烧死在郝**的崇山之中,不免黯然神伤。刚刚鼓起来的兴致有些淡了。 “唉----”曹cao沉默了好久,才叹了一口气。 曹植见他心情不好,连忙笑道:“父亲,我推你出去走走吧,这些天邺城全变样了,几天之间树就全绿了,花也开了,热闹得紧呢。” 曹cao点点头。由着曹植推着他前行,杨修跟在身后,许褚见状,带着二十个虎士散在周围。一时大家都没有说话。只有车轻微地吱吱声,象一浅吟低唱的小曲,虽然无人欣赏,却依然自得其乐的唱着。曹植听着听着,忽然笑了起来,他略俯了身子,在曹cao耳边说道:“父亲,仓舒专程送来地这个车还真是方便啊,这车里也不知道用了些什么,声音听起来倒是悦耳得很。” “方便个屁!”曹cao笑着骂了一句:“他真以为我不能再起来走路了?”曹植笑了。侧过脸看了一眼略低着头走路的杨修,又笑道:“父亲这可就怪错仓舒了,他来信说有彭城樊子陵在父亲身边,定然无碍。只要父亲好好将息几个月。一定能再活五十年,真正做到父亲诗里所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呢。他还说樊子陵会一种五禽戏,常习之可令人返老还童,要我劝父亲多加练习呢。” “狗屁。老而不死是为贼。再活五十年,我岂不成了老贼。”曹cao哈哈大笑。 两人说着到了花圃之前。许褚检查了周围的安全后,带着人远远的站开了,杨修也站了院门口,留下曹cao父子看着圃中几朵刚绽放的鲜花闲聊。曹cao脸上的笑容渐渐的淡了,他看着花,却好象心思并没有在花上,脸上的笑容也慢慢地淡了:“子建,你收到仓舒的信了?” “嗯,收到了,他说襄阳的书坊已经建好了,冬至诗集也印出来了,这不是先送了坊明明是我先做的,可我做了几个月,这印出来地书还是没有仓舒在襄阳做出来的漂亮,我怎么就没想到在里面加一些图呢。父亲你看这图文并茂的,煞是好看呢。” 曹cao翻开了手中诗集,笑了一声:“他花样百出,想法多得很,只是看起来好看,却不实用。就象江夏这仗打得虽是好看,却将自己陷入的包围之中,江陵之围没解,江夏又成了死局。” 曹植笑了:“父亲说得对,江夏的仗打得是有些不够完美,仓舒自己也说了,所谓看人挑担不吃力,自己挑担压破肩。现在他带兵打仗,才越对父亲的用兵有了更深的认识,深感不足。” “是吗?”曹cao笑了:“我还以为他打了几个胜仗就以为读了兵书就能打仗呢,这用兵之法,变化莫测,在于悟,不是说把兵书背熟了就能用的,他才打了几仗。” 曹植附合道:“父亲说的是,不过跟仓舒比起来,孩子就差得更远了,这仗要我打,只怕没有仓舒的一成精彩。仓舒虽然现在还不及父亲,不过他勤思好学,有父亲在旁边指点,我想不过十年二十年,父亲一定会以他为骄傲地。” 曹cao哈哈大笑起来,他抬起手拍了拍曹植扶在椅背上的手道:“子建,你是来替仓舒做说客的吗?” 曹植转到一侧,半蹲在曹cao面前,轻轻理顺他的衣摆,然后才站起身来笑道:“父子之间何须说客,我只是有一说一罢了。我们几个弟兄之间,子桓稳重,子文勇武,仓舒却是文武兼备,又生性洒脱,最似父亲,孩子以为,将来能将父亲地事业扬光大的,一定是仓舒。” 曹cao饶有兴趣的看着曹植,含笑问道:“子建,你将来想要如何?” 曹植面色不改,神情很自然的说道:“我嘛,充其量略有些文笔,也许能继承一点父亲的文采吧,就仗着父亲的恩德,做个不愁吃喝、逍遥自在的司马相如。” 曹cao看着曹植,半晌又问道:“你没想过带兵打仗,积点功劳,以后做点事业来,或是出仕做个太守之类地。将来也好进入朝堂,位列三公?” “孩儿也想过,不过后来一想。这治国地事有子桓、仓舒,打仗的事有子文和仓舒,我跟他们比都差得太远,唯有文事略有心得,还是做个游手好闲地文人好,有这么好的事,何必再辛苦呢。”曹植似乎有些不以为然,说着还摊了摊手。一副铁了心要当文人地样子。 “没出息。”曹cao笑骂了他一句:“你的文虽有才气,却很稚嫩,我看还差得太远。倒是仓舒对你很有信心,他说什么天下才共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