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墨菊盛放_第一百零六章 流鼻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六章 流鼻血 (第1/2页)

    在抬参的中间还发生了一件好笑的事情。

    原来,各位老参把式们分头负责抬参,那些新手们,有的像菊花和秦浩然一样在边上看着学习,还有的则耐不住性子,偷偷地在附近瞎转悠打发时间。虎子和冬子就是其中之一。

    铁头被蛇咬那天,他俩出去偷偷掏蜂蜜吃时,冬子还被蜂子给蜇了。晚上菊花给铁头换药的时候,发现冬子的手背肿胀得厉害,像是被蜜蜂蜇肿的。于是她小声地问道:“是蜜蜂还是马蜂?”

    冬子见自己瞎溜达的事被菊花发现了,迟疑了一下,说:“蜜蜂。”

    菊花了然地点点头说:“去找老李要点碱面子,兑成碱水,抹手上能消肿。”

    冬子红着脸,低低的应声道:“嗯,知道了。”

    结果第二天,他俩转悠时看到了两棵小小的“巴掌”,早就羡慕那些抬参的老参把式已久的二人,手痒地想要过一把抬参的瘾。

    他俩见附近没人,就正儿八经地给那两棵“巴掌”绑上了棒槌锁。近三尺长的红绳绑在只不过一寸高的小“巴掌”上,显得特别怪异。但他俩却兴高采烈得浑然不觉。

    两人三两下便把那两棵“巴掌”挖了出来,根儿果然小得出奇,竟然只有火柴杆般大小!

    冬子用手简单抹了一下小棒槌上面的泥土,说:“这么小,揣兜里恐怕都得漏出去,就算真能拿回去也不够泡参酒的,扔了吧?”

    虎子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坚定地说:“那多白瞎啊!这‘巴掌’再小它也是棒槌呀!大补的好东西,咱为什么不要?再说这可是咱俩头回抬出来的人参!我看咱俩不如直接吃了算了,还省得拿着让人看见。”

    说着他张口就吃掉了一棵,同时还把另一棵递给身边的冬子,笑道:“梁山好汉不是说了么,好兄弟要有福同享。我呢,绝对不会吃独食,咱俩就一人一棵,快吃吧!”

    冬子皱眉道:“你自己瞅瞅,上边儿全是泥,根本就没弄干净嘛!”

    虎子不由分说,直接把小棒槌塞进了他的嘴里,不耐烦地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你说你一个堂堂男子汉,咋那么穷干净啊?也不嫌丢人!”

    这放都被放进嘴里了,冬子想,就是脏这也只得认了,总不能吐出来呀。他只得把那棵小棒槌吃了下去。小棒槌初入口时有些苦苦的,慢慢细品起来还有点儿甜,但并不能算好吃。虽然东西不大,可那股子人参味儿特别重。这样吃生参的感觉怪怪的,跟喝参汤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太阳下山了,天色渐渐暗下来,连草叶子也越来越难以看清楚,没法再继续抬参。

    王义起身“啪啪啪”地用索拨棍在树上敲了三声,声音很清脆,中间还隐隐伴随着哗啦啦的桐钱声。这是把头用索拨棍敲击树干发出的声音,敲三下树干意为招呼大家一起下山回戗子。

    发现大参后,若是一天抬不出来,只要在人参周围插几根树枝,用树皮缠在树枝上将人参围起来,就可以回戗子休息,不必看护。即使来了别的帮伙,看到被树皮围着的人参,就知道此人参已有归属,会绕开离去,绝不会动。

    若是动了,就是干一锤子的绝户买卖,这叫“卖路”,以后再不能从事放山的行当了。因此众人可以放心的回去休息。

    大家听到信号后都向王义聚拢了过去,他清点了一下人数,看都到齐了,便一起下山去。因为索拨棍带到了山场子就不能再带回戗子,大家都照规矩将其往地上一插,留在山场子里。

    “索拨棍”是重要的放山工具,也叫索宝棍、索罗棍子,长五尺二十。顶端用红绳拴的两个铜钱意为“避邪”和“求财”。放山人认为索拨棍具有灵性,老放山人多年使用,上面的刻痕为采参的记录。整个放山活动中,索拨棍必须立在地上或拿在手中。

    回到宿营地时,饭还没做好,大家便聚在一起侃大山,等着拿饭。冬子说有点累先去拿一觉,便回戗子里去了。虎子跟海山坐在戗子门口,有一搭没一搭地闲扯着。

    自从海山的老羊皮袄被烧掉了之后,这两天晚上依然穿着白天单薄的布褂子睡觉,夜里常常被冻醒,有点伤风了,鼻涕总是流个不停。

    终于等到老李喊拿饭了,他对虎子说:“去叫一下你冬子哥吧。”虎子转身就向戗子里面喊道:“冬子哥,冬子哥,拿饭啦!快起来吧。”

    过了好一会儿,才听到冬子**了一声,重重地翻了个身,高声应道:“哎,知道了。”答应完还自言自语地嘀咕道,“真他娘的怪呀,怎么越睡越觉得乏啊?还出了一身虚汗。”然后就打起门帘子走了出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