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墨菊盛放_第一百零七章 六指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七章 六指儿 (第2/2页)

家一看他指的是这个方向,都苦笑道:“看来这回六指儿不灵了。”

    王义和包爷都很不甘心,回身指着陡坡方向,问大川:“你是不是记错了?再好好想想,会不会是那边儿呢?”

    大川抓抓后脑勺,有些为难地说:“唉,我也记不清了,当时我根本没想起六指儿这茬儿,参已经挖出来了,现在我是真想不起来它的六指儿是指向哪边儿了……”

    王义无奈地叹道:“那算了吧,反正这片棒槌咱们找得仔细,应该不会漏掉大家伙的。再说没准儿它指的就是那棵六品叶的大货呢!现在咱们还是赶紧将没抬完的参都赶紧抬出来吧!”

    大家想想也是,遂都听他的吩咐,赶紧分头忙碌了起来。有在上风头打火堆熏蚊子的,有看着不让动物靠近的,也有开始抬参的。

    挖棒槌是很复杂的细活儿,一般都由把头来干。现在这里有一片,大的就由王义亲自动手,小的则由几个老参把式抬。幸亏他们的帮伙够大,人手充足。

    只见几个动手抬参的人用手扒去人参周围的乱草树叶,开出“盘子”,用鹿骨扦子仔细拔除人参周围的泥土,从人参秸杆下面的芦头开始捋着挖,直到人参全部根须露出,小心地不让任何细小的根须挖断。清理出来的每根人参须子还随时用原来的土掩埋上,防止刚挖出的人参水分流失。

    这鹿骨扦子是用鹿角削磨制成的六寸长的签子,用来拨土挖参,质地坚硬顺滑,不吸水不霉变,所以不会带霉菌,在不小心划伤人参时才能不使参体腐烂。

    放山人都自觉地遵守着一条重要的行规,即“抬大留小”。红榔头市的时候,抬棒槌时还要将成熟的参籽儿散播到土里,以便日后长出参来留给后人。挖参之后,还要把挖出参的坑用原来的土填平,并在上面插上树枝,铺好植被草皮,以利于恢复地貌,以后好让新的小苗拱出来。所以这一片的棒槌,二角子以下的大家遵照规矩一个都没动。

    又接连干了三天,总算是将这里能抬的全都拿好了堆儿。大家望着一包包的参包子,心情那叫一个舒畅啊!整理好后还不到正午,大家说说笑笑地一起往回走。

    和秦浩然一起走在后面的菊花,心情也很好。她和秦浩然俩人边说着话,边在后面随着大家慢慢走着。就在菊花将脸转向秦浩然想回答他的话时,突然发现草棵子里还有一棵棒槌。她下意识地喊道:“棒槌!”然后眼睛紧盯着那棵棒槌不放,纵身就向那里奔去。秦浩然反应过来后,立即紧随其后地跟了上去。

    众人一听,心都猛地一跳:难道真的是先前大川抬出的那棵六指儿指的大货现世了?!

    其实菊花也是这么想的,她的心也是激动又兴奋的。

    把头王义更是满心期盼地接道:“什么货?”他这边接着山,那边大家已经急不可耐地随着菊花扑过去的地方聚拢了过去。

    菊花到那后,蹲下一看,激动的心情立时低落了下去,可口中还是答道:“二角子!”

    正向这边跑来的众人不禁脚步一滞,都有些失望,奔向这边的脚步也不再那么急切。有人小声嘀咕道:“一个二角子,还不如我俩巴掌呢!”

    王义也是一脸失望,他一边安排大多数人继续往宿营地走,一边跟包爷说:“包爷你受点累,去把那棵二角子抬出来得了。”

    把头的吩咐包爷自是不会推辞的,何况菊花还对他有救命之恩,现在菊花看到的只是个二角子,有些下了她的脸面,他当然要维护一二的。于是他痛快地答应一声,脚下加紧了几步就过去了。

    这一过去不要紧,包爷一见到那株二角子,立即激动的大喊起来:“大货!快过来!把头,这是个两转的二角子!”

    “转”是行话,一转是六十年,两转就是一百二十年。传说棒槌长到六十年就会重新变回二角子,再从二角子慢慢长起,等再过六十年,不管已经是几匹叶,仍然会再次变回二角子,以此类推。这也是为什么冬子先前跟虎子嘀咕时会说“巴掌就不用喊山了,但二角子必须得喊。”的原因了。

    大家听到包爷这么一喊,还先回什么营地呀?个个都激动万分,撒腿就往菊花身边跑,边跑还边寻思:以前只听说过有转生这回事,从来没见过,难道这棵二角子真是两转的?一百二十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