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一章 曲江流饮(下) (第2/3页)
竟会在这里遇到李清 喜交集,一时间忘了周围的一切。 “郡主,你没有事情吧!” 谦恭的问候声将她惊醒,她看见一个让她厌恶的人正站在身旁,李惊雁本能地向后退了两步,不想和他并肩而立。 赵岳的脸刷地变成惨白色,猛地一回头,恶狠狠地盯着李清,太明显了,郡主看见到此人竟似完全变了一个人,他究竟是谁? 此刻李清的心中却冒出一股酸意,他没想到李惊雁竟然会陪另一个男人来,在李清看来,这就是约会,而且这个人他听说过的,去年的新科状元,才学极好,连岑参也在他之下,但他是相国党人,他觉得自己有义务立刻就告诉李惊雁,他父亲是中间派,她切不可和相国党人来往。 最后好容易将自己劝相信了,让她去跟赵岳约会吧!自己并不喜欢她,吃什么劳什子醋,多管人家闲事?全是帘儿和小雨不好,开玩笑开得自己心里有了鬼,自己已经结过婚了,怎么可能再娶她,再说都是姓李,是不可能有结果的。 话虽这样说,可见赵岳朝她走去,心中实在止不住那股儿酸涩,他忽然恨起李惊雁来,她怎么能答应跟别的男人单独出来,而且还是晚上。 “你是什么人?” 赵岳眼光斜视李清,口气傲慢,他职位低微,还上不得朝堂。并不认识李清。 李清却不睬他,只对王昌龄道:“玉壶兄不是要去换地方吗?我陪你去好了。” 此时李白负手站在几步外,笑吟吟地望着这几个年轻人,仿佛站在云端里悠悠哉哉看撕杀一般,王昌龄却一把抓住李清地胳膊,将他拖了回来,他是过来人,中间的微妙一看便知。更何况李惊雁见到李清时的表情变化,就算瞎子也看得出来,他才不管李清想什么,他是李清的朋友,更是他的大哥,既然郡主对自己的小兄弟有意。那又岂能便宜了赵岳。 赵岳碰了个钉子,心中恼怒,只得将李清的相貌牢记在心中,返身对李惊雁低声道:“郡主,别理他们,咱们到别处去。” 李惊雁却没有动,她目光低垂,坚定地摇了摇头,“对不起赵公子,我身体不好。我要回家了。” “郡主既然来了,那就一起参加我们的诗会吧!” 杜甫不知何时冒了出来。他身上衣服已经焕然一新,当真地是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虽然身子还是有些单薄,但神采奕奕,笑容里充满了喜悦和自信,他身后还跟着七、八个人,高适、岑参也在其中。 李惊雁忽然抬头凝视着李清,她的眼睛里充满了勇气、充满了期盼,所有的羞涩和胆怯都在这一刻通通消失了,她决然、缓缓地、一字一句地问道:“公子。你希望我留下来吗?” 她的眼睛已渐渐闪现出泪光,李清心中突然有些感动。这份情感的直白,对拥有特殊身份的她,又是需要多么大地勇气,他忽然想起多年前在中酒楼,那惊鸿一瞥,白云仙子裙琚轻旋,他记忆曾经模糊,可此时此刻又清清楚楚地重新回到他的脑海里。 这一瞬间,李清刚刚对她生出的一丝怨恨,仿佛夜雾见了朝阳,消散怠尽,一种男人特有的自豪充溢在他胸膛,他微微一笑,向她点了点头。 李清的点头,俨如浓烈的春意,立刻将李惊雁脸上、眼中的冷意驱逐得干干净净,她仿佛是童话中被施了魔法的冰女,而李清的微笑就是解除这魔法的咒语,也就从这一刻起,大唐冷郡主便从此消失了。 “郡主、你. 赵岳简直不相信自己地眼睛和耳朵,他霍地回头盯着李清,如果还能有一个词能形容他此时眼神,那就是‘仇恨!’ “你到底是谁!敢不敢报上你的名字。” “我若是你,就不会自取其辱,人家是堂堂地州刺史,豆卢军都督,你算什么!” 众人闪出了一条路,一名六十多岁的男子在一群人地簇拥下缓步而来,虽没有说过话,李清却认识他,前左相、知政事李适之,现被封为太子少保的闲职,张九龄死后,他便是大唐文坛领袖,在文人中享崇高的地位,他是岑参专程请来的贵宾,他的到来,无疑为今晚的诗会画上了浓重的一笔。 他冷冷瞥了一眼赵岳,掩饰不住眼中的厌恶,这个人曾是他最得意地门生,见自己失势,便毫不犹豫投向李林甫,当真是个小人。 “这里不是朝堂,赵大人,你走错地方了。” 赵岳见了他仿佛是鼠见了猫,连连后退几步,又不甘地狠盯了李清一眼,一转身便跑得无影无踪。 李适之上前,亲切地拍了李清的肩膀,由衷感激道:“今天若不是李都督,我此刻就会在大理寺冰冷地牢房中,哪有机会来曲江饮酒。” 李清苦笑一下,忙躬身向他见礼,“少保大人过奖了,李清的路还很长,请少保大人将来多多提携。” “你就不必我提携了,只要好好辅佐太子,你将来的成就将远在我之上。” 李适之忽然觉得此话不该在这里讲,便哈哈一笑,对众人道:“时候不早了,就开始吧!老夫的酒虫可忍不住了。”. 天空没有一片云,一轮圆月在青碧的曲江池里穿游,孤独地撒下一地清冷的光辉,地上、水面、树上都染了一层银白色,夜非常静。 远处,诗人们的笑声将夜宿的水鸟们惊得无家可归,杜甫的《望岳》正徐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