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返沙州的深意 (第1/2页)
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天宝八年的四月天色多变昨日还是阳光灿烂炎热得让人穿上短襟疑为夏日将临可第二天便淅淅沥沥下起了雨雨雾灰蒙蒙一片带来一丝寒意唐朝的气候要远比现在温暖湿润大小河流纵横岸边杨柳葱郁远方山青如黛颇有几分江山如画之感。 长安灞桥自古便是迎来送往之地一条笔直的官道东西向从驿亭下穿过往东是去河东洛阳中原繁盛之地而向西却是戈壁大漠胡杨落日。 这几日灞桥告别的外放官员络绎不绝一幕幕悲喜剧接连上演有踌躇满志胸怀万里;有痛哭流涕叹人生如梦;也有喝得酪酊大醉被同僚塞进马车而梦别长安。 此时驿亭里几个户部同僚正给李清送别一只小方桌置了几杯淡酒官员们大多革带青袍头戴笼冠各举酒杯向他饯行。 侍郎此去西域塞外征尘漫漫还望自己珍重来我先敬你一杯 户部尚书张筠将手中酒一饮而尽对身后各官员笑道:大家抓紧时间别误了侍郎的行程。 侍郎能重返沙州是皇上的体恤望一路保重 户部侍郎韦见素太府寺少卿张潜等一帮官员也一一上前告别这时一辆马车从远处疾驶而来不时溅起大片水花旁边有数百铁骑护卫气势夺人。 是李林甫来了众人都不约而同地向户部员外郎郑平怒目望去他是李林甫的女婿此事必然是他说出去的。 但李清却知道此事和郑平无关他使李林甫度过一劫。他此时岂能不来拉拢自己。 片刻。李林甫拉着白练裙大步走上山冈只见他精神抖擞面色红润和前几日被杨国忠紧逼之时的气息奄奄判若两人就在李清被封到西域的当天李清便如约送去了苏州案的部分证据包括庆王的亲笔手书和李俅的一些贴身之物晚上李林甫便拜访了庆王李琮在铁证地压力之下李琮被迫答应和李林甫合作。李林甫也答应杨暄杀人案可以不了了之在一系列地谈判和让步后杨国忠最终暂停了对李林甫的围剿从而使李隆基无可奈何地放弃了此次罢相。 李林甫还没上山冈便老远听见了他洪亮的笑声侍郎要走怎不告之老夫亭子里的官员纷纷走到亭外让出一条路来。 李清连忙迎了上去。亦笑道:相国公务繁忙李清怎敢打扰。 再忙也是要来送侍郎的。 李林甫笑着进了亭子却一眼看见了张筠不由拱手笑道:原来户部的一大家子都来了。我说尚书省今天怎么冷冷清清。 张筠忙回礼笑道:这两日都是外放官员离京的日子昨日送崔翘去岭南明天还要送杨慎矜去太原这种离别不舍想必相国也有同感吧 是了李林甫一指李清笑道:象李侍郎我就不舍放他走。可皇上钦点也无可奈何。 他走上前拍拍张筠的肩膀低声道:我想和侍郎单独说几句话张尚书可能行个方便 张筠瞥了李清一眼微微有些疑惑但脸上却没表露出来向大伙儿挥挥手道:时辰不早了我等先回去吧 众人见尚书话。便将手中的酒喝了上前和李清说几句后会有期地话。便告辞而去。 李林甫见众人都走远了这才命侍卫守住周围不得放任何人上来他拉着李清坐下从怀中取出一封信来笑了笑道:你可知老夫为何要将你放到安西去而不是陇右或者河西。 李清不知道他此话何意见他拿着信却又不给自己知道他必然有事便摇摇头道:李清不知请相国赐教 李林甫却不往下说了他背着手走到亭边眺望蒙蒙细雨中的景物几辆马车行驶在狭长的关中平原上沿着一条官道奔驰道路两旁树木葱茏田野笼罩在一片银灰色的雾气之中。 他忽然转身盯着李清苏州纵火案的所有证据你能否全部交给老夫 这句话和他地前一句话听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李清却知道李林甫手中拿的信里必然有一件和自己去西域赴任有关的大事他是想和自己交换呢 也包括李俅吗他微微笑道。 李林甫点了点头现在庆王对所有人都说李俅去江南替母还愿去了但老夫知道他必然还在你手中你既已调任他对你也没有什么作用不如交给老夫老夫用高仙芝的一些隐秘和你交换。 李林甫地坦言让李清陷入了沉思这几日他一直在考虑自己与李林甫的关系虽然这次结盟只是利益驱使但他在朝中确实需要一个实权派支持以抗衡杨国忠坐大后给自己穿小鞋张筠和自己私交虽不错但帮忙也是偶然为之不能时时提供支援而高力士只和自己大事上的合作对于日常的政务他并不干涉。 所以李林甫倒是一个很好的合作者只要没有什么相勾结的证据落下将来他一旦倒台时也连累不到自己。 他微微一笑道:相国言重了既已开口我给相国便是何谈交换二字不过人是活地不能久扣相国还是早一点放了的好。 李清知道李林甫要纵火案的证据是想长久控制庆王给他倒不妨但这些证据只能管一时苏州纵火案只是形势所需时间久了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尤其是李俅总不能一直扣留下去吧 但李清在苏州庆王的老巢里曾缴获了他的一批书信跨了十几个年度虽然书信的内容本身并没有什么大碍。但如果和写信当时生的一些事联系起来。就对庆王极为不利了比如有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