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万户侯_第三百四十五章 江山如棋(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五章 江山如棋(十) (第1/3页)

    陛下杨相国来了高力士的低声禀报打断了李隆

    宣他进来李隆基定了定心神慢慢回到坐位上他望着高力士的背影消失在门口不禁轻轻摇了摇头最近的事情实在太多让他有一种凌空悬走的感觉他很想有一个人来帮助他解决这些难题本来这个高力士是最合适之人只可惜他与李清走得太近使他的忠诚度降低了。

    虽然在军国大事上李隆基不再信任高力士但在生活上他又离不开高力士几十年的伺候使他对高力士产生了深深的倚靠并日久弥深甚至离开高力士李隆基就有一种活不下去的感觉历史上李亨就是看出了这一点先将高力士流放再将李隆基迁宫很快李隆基便抑郁而终。

    而杨国忠虽然愚蠢但他毕竟是贵妃堂兄又是相国李隆基自信能驾驭住他至于他与李琮关系太密切李隆基是理解的这一年来几乎谁都认为李琮要继承大统甚至连张筠兄弟都是李琮的座上常客这是人之常情就恍如当年李亨为太子之时。

    不过现在既然大局已定李隆基便认为有必要点醒他让他知道自己的真实意图这涉及他与贵妃的关系不能让杨国忠走得太远。

    片刻高力士将杨国忠领了进来自从上一次在李琮府里密谋后一个多月来杨国忠一直生活在焦虑不安中假密旨送走了安庆宗杀掉了但安禄山却没有动静使本来就战战兢兢的杨国忠一下子陷入了绝境。宫廷政变他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做他的兵在哪里便糊里糊涂在效忠书上签了字一共五个人除去李琮兄弟实际上只有三个一个无职无权的宦官一个见风使舵的家伙事实上那份效忠书的份量就只有他杨国忠三个字。

    杨国忠悔恨不已。他这一生中所做地最大两件蠢事便是签了两次名。一次是栽在安禄山的手上而这一次竟然被李琮抓住了把柄。前一次是李隆基饶过他了而这一次呢李隆基还会再饶他吗杨国忠一阵阵胆寒他心里也明白这一次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告诉李隆基。

    其实让广平王为储对他的影响也并不大。他当时为何一听到他为储的消息便惊慌失措杨国忠想来想去说到底还是因为李清的缘故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恨李清这个人仿佛就是他命中的克星。让他害怕让他寝食不安让他刻骨仇恨。或许是李清知道他的老底太深了。或许在很多年前他就想踩李清在脚下。

    臣杨国忠参见陛下杨国忠必恭必敬地跪倒。向李隆基磕了三个头。

    赐坐

    李隆基也看出了杨国忠的局促他没有想到这是因为他这位舅子参与了一场企图推翻他的阴谋而是以为这些天自己铁腕撤兵权之事引起了这位右相对大局的不安。

    朕让你去查安庆宗离奇死亡地原因可有结果

    对于安庆宗之死李隆基并不是很放在心上他已调集了近四十万大军拱卫在长安周围还有在洛阳陈留一带也部署了重军对于河东安禄山所厌恶的三十二名中高层汉将他也赏赐有加得到了他们地效忠随着削藩的进展顺利他地信心开始渐渐恢复他已经不再惧怕安禄山造反至于安庆宗早晚也会被他杀掉。

    但李隆基想知道的是是谁杀了安庆宗他想知道是谁要逼安禄山造反这觉得这很可能是一个阴谋而在这个阴谋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一个秘密

    这个案子他交给了杨国忠在随后他的精力放在了削藩上也顾不上此事现在河西朔方剑南三个藩镇问题都已解决他又忽然想起了此事这件事说大不大但说小也不小虽然此事再没有后续展但对权谋异常敏感地李隆基还是觉得其中有问题。

    忽然听李隆基问起此事杨国忠心中一阵猛跳他喉咙干努力地咽了口唾沫颤声道:臣无能没有找到线索但臣以为以为.

    他想说出自己早准备好的托词可是看见李隆基严厉的目光仿佛已经将他的老底看透他一阵心虚竟说不出来。

    相国以为什么李隆基看出了杨国忠的不安目光立刻变得柔和起来他查不出也就算了。

    随着李隆基的眼光和语气变得温和杨国忠心中陡然一松压力顿消他立刻欠身道:臣猜想会不会是安禄山自己所为以寻找出兵地借口。

    胡扯安禄山只会将他儿子接走而不是杀死。李隆基听他说出这等低水平地话心中又好气又好笑他摆了摆手.不屑地道:此事相国就不要过问了朕有别地事交代于你。

    是杨国忠不知他的真实想法只得忐忑不安地应了。

    李隆基背着手走了两步回头看了看杨国忠忽然淡淡一笑道:最近十天之内你一共去了三次庆王府第一次呆了一个时辰第二次呆了半个时辰第三次也就是前天你竟呆了两个时辰难道你们地关系竟密切到这种程度吗

    这句话仿佛是晴天霹雳杨国忠惊呆了自己与李琮的关系皇上竟知道得清清楚楚他的腿一软扑通跪了下来额头上的汗珠滴下地来浑身战栗仿佛末日来临一般。

    李隆基见杨国忠被镇住这种效果就是他所希望见到的他脸上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徐徐道:相国你是百官之长也是百官的楷模要注意自己的身份你的一言一行对百官都是一种指示。要注意正确引导百官你明白吗

    李隆基的循循教诲使杨国忠忽然又看到了希望他立刻意识到李隆基只知道自己和李琮关系密切但并不知道他们之间地密谋应该还有机会就在这一霎时杨国忠毅然下定决心他要劝说李琮放弃那个荒唐的念头至于假传圣旨责任。就让吉温去承担谁让他未经自己同意。擅自出谋逆的主意。

    他立刻回道:陛下臣与庆王私交颇好。臣以为他既然要为东宫就应该多了解一些朝中例制多了解一些民生艰辛所以就多有往来。

    谁告诉你他要为东宫朕说过吗他是长子。为朕分忧是应当的难道这就意味他要为东宫吗

    李隆基先是轻言细语但说到后面他竟有些恼火起来盯着杨国忠道:天宝五年朕那样对待亨儿。李林甫尚不敢轻言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